分享

石拐地名的神话传说

 石河轩 2018-03-11

相传乾隆年间,河北石家庄上石员外,祖上行善积德却三代单传。到了他这一代上,也看年近花甲,大妻小妾娶了一房又一房,就是不生男丁,若大家产,断了承嗣香火。

那年,河北大旱三年,饿殍遍地,石员外开粮仓,施舍粥棚,广济穷人,三年从未间断,救下人命千万。



忽一日,老员外的爱妾,夜梦一道金星入怀,自此怀孕十月,生下一个胖敦敦的儿子。石员外高兴极了,十里搭长棚,放官饭三日,以石家庄人共贺。只是这孩子生来古怪,日夜啼哭不止,任什么人也哄他不住。看看到了满月,门外来了一位道士,石员外求卦问道,道士说,无妨无妨,小道略作法即可。



道士抚摩儿头顶,念念有词:长庚长庚莫悲恸,功满德圆就归程。说来也怪,那孩儿当下就不哭了。道士又说,我赐他一名,叫石长庚,日后他若再哭,只唤长庚长庚就是了,自此无恙。



这孩子天生聪慧,说话间长大成人,娶妻生子,成家立业; 18岁就敢走西口,在土默川组建骆驼队,过草地、去北国,经营皮草丝绸生意创办石家商号。

石员外知他生的奇巧家业又大,放马由缰任他折腾去。不几年,石家资产又增万贯,石长庚也成为丝绸路上的名贾大亨。


有一年,在西伯利亚黑山口,骆驼队和路匪遭遇,为救同伙,石长庚三次杀入重围,腿部受了重伤,从此落下个瘸腿。



当我老了,我希望我还能生活自理,有时我会在阳光下晒太阳,或在炉火旁打盹,微闭双眼,回忆我一生走过的路,会想起我的亲人、朋友,有时我会微笑,有时会叹息。



石长庚经验多见识广,人彪悍,又行侠仗仪,在丝绸路上很有名望,道上的人,又称他叫石拐子。查河北山西一些县志,有石家商号的记载。老年人们说,石拐子骆驼队是当时丝绸路上十分庞大的最有名的商队。

话说这年,石拐子已是位霜染两鬓的老人,他领着一支骆驼队,从遥远的中亚细亚归来。



大黑河水从那遥远的达尔罕草原大戈壁明流暗渡,到了五当召地界,穿山过峡,哗哗地流过来,河水收容着山洪,几千年日夜流淌不息。冲涮着绵绵千里的大青山,啃咬着青山的脊骨,于是,每流过一座山,便留下豁豁涯涯百丈陡岸和无数个明镜儿似的河湾淖尔湖泊,蓝幽幽的嵌在草原上。

石拐子老人走到这里,看见青山脚下,召河两岸水草丰茂,就再也走不动,支起帐篷打间歇息。



忽见一位漂亮的白衣娘子飘然而至,放肆坐怀,百般挑逗,石拐子燥火骤起,宽衣去带,正欲行苟且之事,忽又有一位白须老人突兀出现,手持一定白花花的大元宝,说,要发财随我来。言罢即走。

色与财之间,石拐子犹豫了片刻,他毕竟是商家出身,犹豫间还是追着白须老人出了帐篷,但是紧追慢追,老人化作一股黑烟,不知去向。返回头再寻白衣娘子,娘子微微一笑说,你原来也不过是一个凡夫俗子,可惜了我的一番心意。言罢,也飘然而去,石拐子跟踪追行,只见沿路虎狼成群,猛地一下惊醒,原来是午休间白日一梦。



石拐子好生奇怪,自已想,许是长久在外想念家人了,就冲着黑烟方向,沿着河沟牧驼散步。无意间发现了河岸下被河水冲刷出来的煤块,燃烧起来,炽热有劲,还微微散发着香味。

石拐子脑里亮起个闪,顿有所悟。石拐子老人是个走南闯北,广经见识的人,当下率人沿着露头煤挖掘,越掘煤质越好,他把骆驼垛子变成驮煤队。这就是后来驰名塞外的大青山柴煤。不几年,石拐子就成为塞外煤炭大富贾。后来,人们以石拐子老人名望,称作石拐子煤,石拐子也以此叫开。

“子”字丢开,叫石拐,是解放后1954年政府行政命名,大概是因为“子”字的儿化音意简舍去的。追述之前有文字记载的资料和当地人至今的口语,都还把石拐,儿化为石拐子。这与有人把“石拐”谐音为蒙语“石贵图”,译为有森林的地方,就是另一层意思了,很值得商榷。



老年人传说,石拐子开的第一座窑口在今天的五当沟古城塔对面山根下。

召河在这里拐个湾,把大青山矿区拦腰切成两段,右边留下一片河滩湖泊,左边留下坑坑驳驳窑洞和参差不齐的黄泥马架小屋。裸露着半节烟囱的地窑子宿眼处,这便是古老的石拐子矿区。

后来,有人在河滩处建了水磨作坊,河滩湖泊畔矿区盖起了房屋,修路架桥、商贩云集,石拐子这地方才一年一年地繁华起来,有了今天的规模。



老年人传说,当年石拐子开发煤窑,惹怒了土地山神,一个月黑夜,召河发大水,眨眼间淹没煤窑口,灌死几百矿工,十里矿工街,卖断了棺材铺,停满了棂柩,呼爹喊娘,哭声动地惊天。惊动了玉帝,派二郎神查巡,原来是东海龙王御膳宫私跑出来的烧火丫头小黑龙和土地山神幽会偷情,嘻笑间泛起召河水淹了百姓。

玉帝大怒,降旨惩罚小黑龙永卧召河岸,降水保一方太平。这就是五当沟前的大山,当地人称作卧龙山。




从飞机上鸟瞰,龙头在白狐沟矿脑包沟,脑即头也。龙尾在当铺窑村,卧龙山逶迤腾转几十里,很是壮观。年复一年,矿工们的后代子孙,渐渐地淡忘了祖上先人的仇恨,看看僵卧的黑龙可怜,夏天在她身旁插柳栽松遮凉,冬天在她身上复土御寒,年代久了,树活了,土填厚了,郁郁葱葱延绵几十里,黑龙坝挡住了召河水泛滥。但是,小黑龙并不甘心受罚。老人们说:每隔十几年,它就摇头摆尾,骚情一回,召河水就泛滥一次。后来,天神旨差活佛,在黑龙身边修了五当召庙,这才镇住了黑龙。石拐矿得以开采几百年太平。

老年间窑道里也有传说,石拐子大青山藏里有一条地河,地河一头连着西天瑶池,一头连着东海龙宫,月落夜静时,耳朵贴在石壁上,会听见地河波涛汹涌的声音。

相传光绪年间,走窑汉掘通地河,二百多个矿工全被东海龙王鱼鳖虾蟹掳走了,一个也没出来。



笔者年轻时当矿工,多少回好奇地耳朵贴在巷壁上谛听,只有悄悄的蹿巷风和石壁上渗水细流的潺潺声。

传说石拐子99岁无疾而终,也有说他活了300岁、500岁的。临终那天,他坐在古城塔煤窑口边,喝酒吃饭,说话间双目微闭,手下人以为他年事高午困,坐着睡着了,待到觉得不对劲时,听得空中车铃马嘶,再见一片祥云飘然而去,石拐子老人已仙逝。

民间西游记后转评书说,长庚星天上练丹炉,清理灰烬时,不小心拂尘一甩,将灰烬甩下凡尘,天烬下界,烧得四海顿时沸腾,长庚星急用土掩压,冷却摆平了事态,这事就成了大青山下的煤田。



玉皇大帝罚他下界,收取天烬。长庚星洒泪投胎,石员外家几代行善积德,长庚星就择了这石家,功成了这段美缘。仙家变凡人,长庚星一百个不意,凡胎生下来哭个不止,天庭执事的官差,巡夜见得,化作道士,念咒语的安抚他。

天上一日,地上百年,也有人说,天上一昼夜,地上五百年,石拐子原是长庚星宿下凡走罪,地界上才演义了这番苍桑故事。

乾清年间,长汉沟叫长庚沟,是后人们纪念石长庚的。到现在,当地人也有叫长汉沟为长庚沟的。据传说,石拐子死后葬在脑包坡,墓为一座青砖八楞塔,地址即现在的五当沟古城塔村,这个村老早之前叫古墓湾,1956年有盗墓贼古塔下掘洞开棺,见棺尸竟如活人熟睡一样,吓得神魂出窍,尖叫逃走。



那时考古工作意识淡薄,人们发现盗洞,有胆大的人进去,寻取出些锈渍斑斑的青铜器和瓷盆瓷碗器,当作喂猫喂狗的食具,将盗洞掩埋了事。

那时,古塔墓已坍塌的只是一个地基。1958年修筑石拐到白狐沟矿铁路,开路基时,古城塔就彻底毁坏消失了。1971年笔者采访当年修筑铁路的民兵连长孙交运,其时他是白狐沟矿采煤队副队长。孙讲述,他们那个连开挖的古城塔,五尺长石条,一尺大的青砖,有破碎的柏木棺板,石条砌了五当沟铁道大涵洞,青砖多叫当地农民盖了鸡笼狗窝。当地人有风俗讲究,柏木棺雕成符扣戴挂,可避邪,他说自己拣了好大一块,什么也没做,还问我要不要。

石拐子是长庚星座,民间神话就是这么传说的,信不信由你。

 

 


2013.11.15于青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