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脊柱功能解剖

 12mian 2018-03-11

一、椎体间的连结

椎体之间藉椎间盘及前、后纵韧带相连。

    1.椎间盘:是连结相邻两个椎体的纤维软骨盘(第l及第2颈椎之间除外),成人有23个椎间盘。椎间盘由两部分构成,中央部为髓核,是柔软而富有弹性的胶状物质,为胚胎时脊索的残留物。周围部为纤维环,由多层纤维软骨环按同心圆排列组成,富于坚韧性,牢固连结各椎体上、下面,保护髓核并限制髓核向周围膨出。椎间盘既坚韧,又富弹性,承受压力时被压缩,除去压力后又复原,具有“弹性垫”样作用,可缓冲外力对脊柱的震动,也可增加脊柱的运动幅度。23个椎间盘的厚薄各不相同,以中胸部较薄,颈部较厚,而腰部最厚,所以颈、腰椎的活动度较大。颈、腰部的椎间盘前厚后薄,胸部的则与此相反。其厚薄和大小可随年龄而有差异。当纤维环破裂时,髓核容易向后外侧脱出,突人椎管或椎间孔,压迫相邻的脊髓或神经根引起牵涉性痛,临床称为椎间盘脱出症。

    2.前纵韧带:是椎体前面延伸的一束坚固的纤维束,宽而坚韧,上自枕骨大孔前缘,下达第1或第2骶椎椎体。其纵行的纤维牢固地附于椎体和椎间盘,有防止脊柱过度后伸和椎间盘向前脱出的作用。

3.后纵韧带:位于椎管内椎体的后面,窄而坚韧。起自枢椎并与覆盖枢椎椎体的覆膜相续,下达骶骨。与椎间盘纤维环及椎体上下缘紧密连结,而与椎体结合较为疏松,有限制脊柱过度前屈的作用。

二、椎弓间的连结

包括椎弓板、棘突、横突间的韧带连结和上、下关节突间的膜关节连结。

    1.黄韧带:位于椎管内,连结相邻两椎弓和椎板间的韧带,由黄色的弹性纤维构成。黄韧带协助围成椎管,井有限制脊柱过度前屈的作用。

    2.棘间韧带:连结相邻棘突间的薄层纤维,附于棘突根部到棘突尖。向前与黄韧带、向后与棘上韧带相移行。

    3.棘上韧带和项韧带:棘上韧带是连结胸、腰、骶椎各棘突尖之间的纵行韧带,前方与棘间韧带相融合,都有限制脊柱前屈的作用。而在颈部,从颈椎棘突尖向后扩展成三角形板状的弹性膜层,称为项韧带。项韧带常被认为与棘上韧带和颈椎棘突间韧带同源,向上附于枕外隆凸及枕外嵴,向下达第7颈椎棘突并续于棘上韧带,是颈部肌肉附着的双层致密弹性纤维隔。

    4.横突间韧带:位于相邻椎骨横突间的纤维索,部分与横突间肌混合。

    5.关节突关节:由相邻椎骨上下关节突的关节面构成,只能作轻微滑动。

三、寰椎与枕骨及枢椎的关节

    1.寰枕关节:为两侧枕骨髁与寰椎侧块的上关节凹构成的联合关节,属双轴性椭圆关节。两侧关节同时活动,可使头作俯仰和侧屈运动。关节囊和寰枕前,后膜相连结。寰枕前膜是前纵韧带的最上部分,连结枕骨大孔前缘与衰椎前弓上缘之间。寰枕后膜位于枕骨大孔后缘与寰椎后弓上缘之间。

    2.寰枢关节:包括3个滑膜关节,2个在寰椎侧块,1个在正中复合体,分别称为寰枢外侧关节和寰枢正中关节。

    寰枢外侧关节,由寰椎侧块的下关节面与枢椎上关节面构成,关节囊的后部及内侧均有韧带加强;寰枢正中关节,由齿突与寰椎前弓后关节面和寰椎横韧带构成。

    寰枢关节沿齿突垂直轴运动,使头连同寰椎进行旋转。寰枕、寰枢关节的联合活动能使头作俯仰、侧屈和旋转运动。寰枢关节还由下列韧带增强:齿突尖韧带,由齿突尖延到枕骨大孔前缘;翼状韧带,由齿突尖向外上方延至枕髁内侧;寰椎横韧带,连结寰椎左、右侧块,防止齿突后退。从韧带中部向上有纤维束附于枕骨大孔前缘,向下有纤维束连结枢椎体后面,因此,寰椎横韧带与其上、下两纵行纤维索,共同构成寰椎十字韧带;覆膜,是坚韧的薄膜,从枕骨斜坡下降,覆盖于上述韧带的后面,向下移行于后纵韧带。

    四、脊柱的整体观及其运动

    1.脊柱的整体观:脊柱的功能是支持躯干和保护脊髓。成年男性脊柱长约70cm,女性约60cm。其长度可因姿势不同而略有差异,静卧比站立时可长出2—3cm,这是由于站立时椎间盘被压缩所致。椎间盘的总厚度约为脊柱全长的1/4。老年可因椎间盘胶原成分改变而变薄,骨质疏松而致椎体加宽而高度减小,以及脊柱肌肉动力学下降致胸曲和颈曲的凸度增加,这些变化都直接导致老年脊柱的长度减小。

    脊柱前面观:从前面观察脊柱,自第2颈椎到第2骶椎的椎体宽度,自上而下随负载增加而逐渐加宽,到第2骶椎为最宽.由骶骨耳状面以下,由于重力经髂骨传到下肢骨,椎体己无承重意义,体积也逐渐缩小。从前面观察脊柱,正常人的脊柱有轻度侧屈,惯用右手的人,脊柱上部略凸向右侧,下部则代偿性地略凸向左侧。

    脊柱后面观:从后面观察脊柱,可见所有椎骨棘突连贯形成纵嵴,位于背部正中线上。颈椎棘突短而分叉,近水平位。胸椎棘突细长,斜向后下方,呈叠瓦状。腰椎棘突呈板状,水平伸向后方。

    脊柱侧面观:从侧面观察脊柱,可见成人脊柱有颈、胸、腰、骶4个生理性弯曲。其中,颈曲和腰曲凸向前,胸曲和骶曲突向后。脊柱的这些弯曲增大了脊柱的弹性,对维持人体的重心稳定和减轻震荡有重要意义。胸曲和骶曲向前方,在胚胎时已形成,胚胎是在全身屈曲状态下发育。婴儿出生后的开始抬头、坐起及站立行走对颈曲和腰曲的改变产生明显影响。也有认为凸向前方的颈曲在胚胎时也已显现,这是胚胎伸头动作肌肉发育反应的结果。脊柱的每一个弯曲,都有它的功能意义,颈曲支持头的抬起,腰曲使身体重心垂线后移,以维持身体的前后平衡,保持稳固的直立姿势,而胸曲和骶曲在一定意义上扩大厂胸腔和盆腔的容积。

    2.脊柱的运动:脊柱的运动在相邻两椎骨之间是有限的,但整个脊柱的活动范围较大,可作屈、伸、侧屈、旋转和环转运动。脊柱各部的运动性质和范围不同,这主要取决干关节突关节的方向和形状、椎间盘的厚度、韧带的位置及厚薄等。同时也与年龄、性别和锻炼程度有关。在颈部,颈椎关节突的关节面略呈水平位,关节囊松弛、椎间盘较厚,故屈伸及旋转运动的幅度较大。在胸部,胸椎与肋骨相连,椎间盘较薄,关节突的关节面呈冠状位,棘突呈叠瓦状,这些因素限制了胸椎的运动,故活动范围较小。在腰部,椎间盘最厚,屈伸运动灵活,关节突的关节面几乎呈矢状位,限制了旋转运动。由于颈、腰部运动灵活,故损伤也较多见。

    3.常见的脊柱变异与畸形

脊柱裂:是一种先天性的椎管闭合不全。多由胚胎发生时两侧椎弓骨化中心融合不全,脊柱后正中线出现裂隙,即脊柱裂。椎管中的脊髓、脊膜等可由此膨出。脊柱裂多见于腰骶部。腰椎骶化和骶椎腰化:前者为第5腰椎与骶骨相融合,后者为第l骶椎不与第2骶椎融合,而类似腰椎。椎骨数目变异:椎骨数日可有异常,如胸椎可增至13个或减为11个,腰椎可增到6个或减为4个,骶椎可出现411个,尾椎可减为3个或完全缺如。


     扫一扫,关注我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