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初一历史 | 下册第一章知识巧记 练习题,做好预习,领先新学期!

 爱卿如梦 2018-03-11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一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北周外戚把权篡,杨坚建隋都长安,

五八九年灭亡陈,国家统一民心愿;

节俭治国有方略,编户统币强集权,

人田双增显繁荣,开皇之治美名传。

毁誉参半隋炀帝,进士科举把官选,

六零五年兴土木,运河水流千余年;

开河修城建东都,过度役使惹民怨,

步秦后尘暴政亡,成俭败奢记心间。

 

第二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晋阳起兵有李渊,高祖建唐开新篇。

玄武门后是贞观,汲取教训重纳谏,

加强科举整吏治,知人善任分相权,

发展农业轻负担,大唐盛世初呈现。

一代女皇武则天,打击敌对手不软,

殿试武举爱人才,贞观遗风启开元。

多才多艺唐玄宗,励精图治用臣贤,

发展经济改税制,整顿吏治裁冗员,

注重文教修经籍,开元盛世人称赞。

 

第三课   盛唐气象


盛唐气象面面观:一曰经济大发展,

筒车高效犁曲辕,兴修水利多垦田;

丝织艺高蜀锦名,越青邢白三彩炫;

布局严整坊市分,国际都会是长安。

二曰民族大交融,开明政策天可汗;

松赞干布都逻些,公主入藏换新颜,

和同一家关系好,会盟石碑昭寺前。

三曰风气较开放,女子骑马时常见,

尚武风气一时盛,兼容并包心坦然。

四曰文艺多色彩,五万唐诗永流传,

贤白圣甫易通俗,颜筋柳骨书典范,

立本步辇画圣吴,敦煌莫高看飞天。


第四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东瀛日本遣唐使,成分多元心恭谦,

全面学习唐文化,大化改新社会变;

高僧鉴真意志坚,六次东渡不畏险,

唐招提寺身心寄,中日交流做贡献。

三权归一新罗国,近水楼台往来便,

唐人争用新罗货,朝鲜音乐伴人眠。

玄奘西游天竺国,千辛万苦若等闲,

那烂陀寺扬美名,归来译经雁塔前;

口述西域记全面,中外交流贵文献。

对外开放好国策,知古鉴今理当然。

 

第五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开元盛世天宝衰,宠幸贵妃政腐败,

任人唯亲节度使,外重内轻隐患埋。

范阳起兵七五五,玄宗逃川肃宗来,

子仪光弼回纥兵,平定叛乱盛转衰。

藩镇割据无力控,宦官专权灾连年,

黄巢起义流动战,致命打击唐欲完。

朱温后梁九零七,五代十国政权乱,

北乱南稳多联系,世宗改革统一奠。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基础检测


1. (2017秋·江都区期末)大运河是我们扬州的“名片”,在隋朝大运河中,江都(扬州)位于哪一河段?(  )

A.永济渠 

B.通济渠 

C.邗沟 

D.江南河

【解答】在隋朝大运河中,江都(扬州)位于邗沟河段。隋炀帝征发几百万人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纵贯南北全长两千多公里的大运河,自北向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其中江都(扬州)位于邗沟河段。故选C。


2. 举世文明的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一条人工河道。你知道京杭大运河最早是谁统治时期开凿的(  )

A.隋文帝 

B.隋炀帝 

C.汉高祖 

D.汉武帝

【解答】隋炀帝时期,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征发几百万人,从605年起,开通了纵贯南北的大运河.故选B.

 

3. 唐代继承了隋大运河的建设成果,利用运河交通形成了以北方长安为政治文化中心,依靠东南财富生存的格局,唐人记载“半天下之财赋,悉由此路而进”。这说明(  )

A.大运河成为沟通南北政治经济交流的大动脉

B.大运河促进了运河沿岸城市工商业的发展

C.唐代统治者利用大运河压迫南方人民

D.大运河成为沟通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

【解答】据题干“半天下之财赋,悉由此路而进”结合所学可知,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自北向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两千多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隋炀帝开凿大运河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大运河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故选A。

 

4. “他在位期间成功地完成了统一,结束了西晋末年以来近300年的分裂局面;他改革制度,注重吏治;他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使国家安定,经济繁荣。”这位皇帝应该是(  )

A.汉武帝 

B.隋文帝 

C.隋炀帝 

D.唐玄宗

【解答】589年隋文帝在位时隋灭陈,结束了西晋末年以来近300年的分裂局面,南北重归统一.故这位皇帝应该是隋文帝.故选B.

 

5. 秉持“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理念,并成就“贞观之治”盛世局面的皇帝是(  )

A.苻坚

B.隋文帝 

C.李世民 

D.元昊

【解答】结合所学可知,唐太宗李世民为政期间,吸收隋亡教训,勤政爱民;唐太宗认识到,只有虚心纳谏,才能避免因君主个人的失误而导致国家灭亡。所以他鼓励臣下直言,并能从谏如流。唐太宗把敢于直言的魏征比喻为可以“知得失”的一面镜子。唐太宗统治期间,任用贤能,知人善任;并采取了以农为本,休养生息,完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等政策,使社会安定;大力平定外患,尊重边族风俗,稳固边疆,最终取得天下大治的理想局面。因其年号为“贞观”,故史称“贞观之治”。故选C。

 

6. 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曾多次出现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的盛世局面,如唐朝时期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等。从这些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中我们得到的启示有(  )

①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是发展经济的必要条件

②统治者的励精图治是盛世局面出现的政治保证

③国内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④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直接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7. 中华姓氏文化源远流长。中国古代姓氏具有区分等级贵贱的作用,《贞观氏族志》中的第一姓应该是(  )

A.赵 

B.钱 

C.孙 

D.李

【解答】《贞观氏族志》制定于唐朝唐太宗时期,唐太宗的姓氏是李,因此《贞观氏族志》中的第一姓应该是李.故选D.

 

8. 房玄龄富于谋略,杜如晦善断大事,唐太宗重用他们做宰相,这表明唐太宗(  )

A.重视发展生产 

B.促进民族融合政策

C.注重任用贤才 

D.提倡节俭

【解答】学生通过阅读材料信息“房玄龄富于谋略,杜如晦善断大事,唐太宗重用他们做宰相”,能够得出唐太宗重用贤才的结论.故选C.

 

9. 她的统治有“贞观遗风”,人称她的统治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她就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

A.唐太宗 

B.唐高祖 

C.唐玄宗 

D.武则天

【解答】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改唐朝的国号为周,她在位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选拔贤才的政策,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人们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故选D.

 

10. 《朱子语类》云:“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坐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若可行,门下又下尚书省,尚书但主书撰奉行而已。”对此理解有误的是(  )

A.体现三省分权制 

B.完善中央监察机制

C.减少行政决策失误 

D.分割相权加强皇权

【解答】题干材料《朱子语类》云:“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坐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若可行,门下又下尚书省,尚书但主书撰奉行而已.”反映的是唐朝沿袭和完善隋代的三省六部制.三省中,中书省替皇帝起草政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最后交由尚书省执行.尚书省下设有六部,分管具体政务.它没有涉及完善中央监察机制.故选B.

 

11. 北方民族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表明这一时期(  )

A.唐朝非常强大,北方各族与唐关系融洽

B.唐朝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赢得了各民族的拥戴

C.唐太宗用武力征服了北方民族

D.唐朝时北方各族势力很弱,无法与唐抗衡

【解答】唐太宗以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赢得各族的拥戴,被尊奉为“天可汗”.北方民族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表明唐朝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赢得了各民族的拥戴.故选B.

 

12. 关于科举制度的影响,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科举考试最大的获益者是封建最高统治者皇帝

B.参加科举考试人数众多--科举考试笼络了一大批读书人

C.科举制度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科举制度是一种较为合理的选官制度

D.“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人们普遍重视明经科考试

【解答】科举制中常设的主要科目有明经和进士.明经科主要测试考生记诵儒家经典能力,比进士科相对容易些.进士科包括策问,加试经史、杂文,后来杂文专考诗赋.策问以解决社会实际问题为目的,考察处理政事的能力.“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说明当时人们普遍推重进士科.故选D.

 

13. 学习唐朝历史后,有同学认为唐朝的社会风气显示出开放、进取、兼容并蓄的精神风貌。如图所示文物能支撑这位同学观点的是(  )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答】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契丹鸡冠壶和清明上河图都不是唐朝出现的.唐三彩骆驼乐舞俑和骑马戴帷帽仕女泥俑反映了西域服饰文化的源流以及与中原服饰文化相互影响、交流融汇的轨迹,显示了唐朝开放、进取、兼容并蓄的精神风貌.故选A.

 

14. “传法为重,舍身为轻;六渡出海,终抵东瀛。”上述对联高度赞扬了鉴真不畏艰难、执着追求的精神。鉴真的目的地“东瀛”是(  )

A.日本 

B.朝鲜 

C.印度 

D.越南

【解答】唐朝高僧鉴真应日本僧人邀请,先后6次东渡,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在754年到达日本.他留居日本10年,辛勤不懈地传播唐朝多方面的文化成就.他带去了大量书籍文物.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过突出贡献.可见材料中提到的“东瀛”是指日本.故选A.

 

15. 唐朝灭亡的标志是(  )

A.763年,平定安史之乱 

B.黄巢起义被镇压

C.907年,朱温建立后梁 

D.五代十国局面的出现

【解答】907年梁王朱温逼唐昭宣帝退位建立后梁,标志唐朝的灭亡.故选C.

 

16. 材料论述题

一般认为文帝被其次子炀帝所弑(杀),但此事并不确切。此外,说炀帝是史上罕见的暴君也言过其实,与北朝齐和南朝齐的诸君主相比,他并不昏庸。只是他喜爱奢侈,频兴土木,导致民力疲敝,这是无可置疑的史实。但考虑到其中有开凿大运河,也不能一味非难他;大运河北起白河,中间经过黄河、淮河和长江,到达钱塘江,将东西流向的大河南北贯通,带来的交通革命泽被后世。

 --摘自日本历史学家,汉学家宫崎市定《中国史》

 

请回答:

(1)根锯材料指出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作用。

(2)根据以上材料提炼一个关于大运河的观点,并结合材料加以论述。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答案】

(1)加强了南北交通.

(2)大运河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工程;大运河北起白河,中间经过黄河、淮河和长江,到达钱塘江,将东西流向的大河南北贯通,带来的交通革命泽被后世.因此大运河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工程.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唐科举制……自产生之日起就确立了由政府出面招生,考生“皆怀牒(证件)自列于州县”的自由报考原则,不论贵族和平民皆可参加公开考试……举凡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天文、地理、民族等各种与国计民生相关的大事,皆可为考试内容……一切以程文(文章)定去留,为草野寒酸之士开辟了登仕之途……

 --杨齐福《科举制度与近代文化》


材料二:“ 隋唐之前,选官主要凭靠家世背景,世家大族子弟虽无才学,不思进取,照样“坐至公卿”,世代垄断高官显位。”


材料三:“科举选官的基本原则是,由朝廷设立一些科目,公开竞争,择优录取,……隋的科举制度还处于开创的阶段,大体在隋炀帝时期,……成为国家纯粹按照才学标准选拔文士担任官吏的考试制度。”

 --刘宗绪《唐代的选和举》

 

材料四:(唐太宗)尝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原指箭射出去所能达到的范围,后用以比喻牢笼,圈套)。”……正所谓“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唐摭言》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说“隋唐科举制……自产生之日起就确立了由政府出面招生”,请回答科举制正式诞生是在哪位皇帝时?他设置了什么考试科目?

(2)对比材料二和材料三,选官的标准发生了什么变化。

(3)材料四反映了科举制度最大的受益者是谁?由此可见科举制度实施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答案】

(1)隋炀帝;进士科.

(2)从依据家世背景到依据才学.

(3)皇帝;维护统治(巩固统治).

 

1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贞观年间,一位吐蕃赞普统一青藏高原。他仰慕中原文化,多次派使者到唐朝求婚,唐朝把一位公主嫁给他。

材料二:唐朝时期,民族之间的交融进一步发展。唐朝的第二位皇帝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被北方和西北的各族首领尊奉为“天可汗”。

材料三:他治理国家很有能力,他即位以后,稳定政局,励精图治,在两位贤相的辅佐下,实行了一系列改革,他统治前期,经济繁荣,民众生活安定,唐朝进入鼎盛时期。

(1)材料一中的“公主”指的是谁?材料中反映的唐蕃和亲有什么意义?

(2)材料二中的“天可汗”指的是哪位皇帝?

(3)材料一、二中唐朝的做法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

(4)材料三中“他”指的是哪位皇帝?”材料中的“鼎盛时期”在历史上被称为什么?

【答案】

(1)文成公主;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增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2)唐太宗.

(3)坚持各民族平等、友好交往.

(4)唐玄宗;开元盛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