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运用苦酒汤等治疗咽痛一案

 金坛区 2018-03-11
坤幼堂,致力于青年中医成长

为您分享有价值的经典医案,

让您真正学会辨证论治!


马某,女,30岁

诊:2018-01-24。

主        诉:咽痛5天。

现  病  史咽痛5天,诱因不详,无受凉、吃辣;咽痛第2天开始喝水时痛,无咽喉堵;无流鼻涕、喷嚏;咽痛如针扎;现声音嘶哑,咽口水则痛;昨天两耳朵痛,无流脓,之前无中耳炎;扁桃腺二度肿大,色正红,之前扁桃腺有脓点;少商放血咽痛不减轻;人整体喜暖和的环境;无口苦、口干;无胸闷、心慌;无咳嗽;食欲可,无胃痛;二便可;有时脸发烫;之前无易上火症状;咽痛以来不出汗。冬天不易出汗,夏天易出汗。

生育史:现正处哺乳期,小孩9个月大。

舌        脉舌质淡红,苔白。脉略沉弦滑,左略弱。

处方用药

草麻黄10g 黄附片10g  辽细辛10g   

生甘草5g   北柴胡10g  枯黄芩10g     

生半夏(醋煎)10g 桂枝尖5g党参10g     

2付

(先将生半夏用温水手搓,除去表面粘液,大火煎煮后,冷却至60-70℃,之后纳鸡子白,搅拌令相和,继而加入米醋,和匀,煮2-3沸。)


2
诊:2017-12-28

现  症  见:服药后,咽痛大减(喝药当天下午咽痛就明显好转),右侧扁桃腺肿大减半,左侧扁桃腺较前减小20%;之前两耳朵痛,右耳朵痛消失,左耳朵隐痛,无耳朵发热;咽口水时痛如小刀割;食欲可,晚上梦多;lmp:2018-01-10,产后5个月时来月经,吃素多,吃肉少;因工作劳累及照顾小孩,身体疲劳。

舌        脉舌质淡红,苔白。脉偏沉略弱。

处方用药

绵黄芪10g    生甘草5g     北柴胡10g   

枯黄芩10g    生半夏10g    炒白术10g  

党参10g      滇茯苓10g   全当归10g       

生白芍10g    生地黄10g    3付


?
按:

患者咽痛,饮水则痛,痛如针扎,声音嘶哑,耳朵痛,有时脸发烫,提示有火。本案患者扁桃腺二度肿大,色正红,无口苦、口干,少商放血咽痛不减轻,说明此火不是阳热实火;咽痛,扁桃腺二度肿大,色正红,整体人喜暖,尚处于产后哺乳期,咽痛以来无汗,脉略沉弦滑,左略弱,结合《伤寒论》原文:“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及足少阴经脉“循喉咙,挟舌本”,手少阳经脉“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暂从少阴(涉及少阳)表寒郁火夹痰考虑,处方以麻黄细辛附子汤、苦酒汤、半夏散及汤、小柴胡汤加减,服药2剂后,咽痛大减(喝药当天下午咽痛就明显好转),右侧扁桃腺肿大减半,左侧扁桃腺较前减小20%;右耳朵痛消失,左耳朵隐痛,咽口水时痛如小刀割,处方以小柴胡、逍遥散加参、芪等,以清余热,补气血来善后。


让我们回顾经典,以下列举3个《伤寒论》中可以治疗咽痛的方剂:


①《伤寒论》第312条“少阴病,咽中伤,生疮,不能言语,声不出者,苦酒汤主之。”

半夏(洗,破,如枣核大十四枚)、鸡子一枚(去黄,内上苦酒,着鸡子壳中)

上二味,内半夏,着苦酒中,以鸡子壳,置刀环中,安火上,令三沸,去滓,少含咽之,不差,更作三剂。


②《伤寒论》第301条:“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

麻黄二两,去节 细辛二两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右三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③《伤寒论》第313条:“少阴病,咽中痛,半夏散及汤主之。”

半夏(洗)、桂枝(去皮)、甘草(炙)

各等分上三味,等分,分别捣筛,合治之。 自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若不能散服者,以水一升煎七沸;内散两方寸匕,更煮三沸,下火令小冷,少少咽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