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实而备之”与“乱而取之”在太极拳中的运用

 tjboyue 2018-03-11


《和美太极》中国专业太极微刊

 一、实而备之

    《孙子兵法·计篇》“诡道十二法”之一是“实而备之”,其意是对于力量充实的敌人,要加倍防备他。
 
       谋略家的运筹,首先要建立在已方不败的基础上。如果明知已之实力不能完胜,却偏要冥思苦想战胜对手,其结果必然导致失败。谋略家的妙算只能建立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
 
       不论进攻还是防御,“实而备之”都是不能忽略的谋略。在准备进攻时,如果对手力量很充实,战斗力很强,应该收起羽翼,养精蓄锐,等待、寻找、创造取胜对手的时机。
 
       在太极拳实用中,对方实力很强,不可与其强攻,可采用“以逸待劳”战术或分敌战术,使对手由实变弱;同时自己养精蓄锐,然后一举战胜对手。在激烈的对抗中,自己体力不支或被对手重击后,应该尽快调整恢复体力。在与对手激烈的对抗中,对手是不允许你调整或休息的,此时,应采用“虚张声势”等战术。你佯攻对手,待对手后退防守时,你也后退一步两步进行调整,也可消极防守一段;还可用“静而待之”方法休息,待对手进攻时,你又后退避之等。以上方法可互相搭配、综合运用,最终达到恢复体力的目的。
 
       “实而备之”,古人最强调内紧外松,暗中积蓄力量。为了不引起对手的疑心,最忌那种未战就示人以武、未富就炫人以丰的做法。主张秘其谋而不露其象,顺其辞而和于众。这样就可以进而蹈其险,退而不陷于伏,在对手毫无猜忌中加强自己。
 
       二、乱而取之
 
       “乱而取之”是《孙子兵法·计谋》“诡道十二法”之一。这一谋略要求“敌有昏乱,可乘机而取之。”就是说乘敌处于混乱状态时攻取它。此招也是“趁火打劫”、“浑水摸鱼”的战术。
 
       乱:一指阵势混乱,即对手防守与进攻无节制;二指智谋惑乱,即对手六神无主,精神不振,失去信心。二者相互联系,前者常常是后者的结果,后者往往是造成前者的主导原因。取:意指战胜对手,含有容易得手的意思。
 
       在与对手的激烈对抗中,“乱”有两种,一种是形乱。有的步伐无法,平衡不稳;有的拳法混乱,击出的拳无目标;或软弱无力,即使出拳有力,力点也不是最佳位置;拳与步伐配合不得要领,不够协调;有的腿法混乱,起腿高飘、平衡不好,要么就是低乱无目标;有的防守混乱,防守不到位、不及时、不严密;有的动作慌乱,不协调,判断不准确等,被重击后这种现象更加明显;另一种是“意乱”,在打斗中心慌意乱、胆怯,尤其是被击中面部后,或是摔到后,恐惧思想更为严重。
 
       这些现象的出现既不能使对手潜在力量得以充分发挥,又不能使技、战术得以合理运用。这里战胜对手的良好时机,应根据临场情况的变化,不失时机、当机立断地采取行动,让对手在瞬间崩溃。
 
       “意”与“形”是互相联系、相互转换的。在对抗中,“意乱”能导致“形乱”,“形乱”也能导致“意乱”。在对抗中,采用佯攻或假动作使对手“意乱”,进而导致对手“形乱”。例如:用手指佯攻对手双目,在此一瞬间,使对手“意乱”,随即发出其它技法攻击对手中、下盘等,造成对手判断失误、慌乱地做出错误的防守动作,即是“意乱”到“形乱”。反之亦然,“形乱”也会导致“意乱”。例如:对手由于脚下被绊一下,使进攻、防守失误或发生意外,会导致心慌意乱,这时若受到重击会加重“意乱”。
 
       在对抗中,要善于捕捉战机,抓住对手经验不足、有些胆怯的心理状态,发起凶猛的进攻,使对手“意乱”、“形乱”。
 
       乱生于内,形于外。设谋乱敌,敌乱我不乱。例如:对手乱拳击你面部,你双手注意防上同时可破坏对方击打的距离,还可用腿进攻不让其进身,以长制短或后退远离对方使其拳击空。如对手已进身,你后退已来不及时,迅速进身施摔。即使被对手击中一、二拳也要尽量控制自己的心理。因为不良心理因素影响着技术的正常发挥。作为成熟的拳手应该能从被动挨打的困境中走出来,并能正常地运用谋略应敌,要有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心不跳之胆。胆为拳之魂,无胆之人虽有技术,但缺少灵魂,关键时刻必败无疑。
 
       怎样运用“乱而取之”的战术呢?略举几例,抛砖引玉:
 
       1、对手乱打乱冲,要避其锋芒,寻其薄弱处攻取;
 
       2、对手求胜心切,进攻急躁而无章法,要待其旧力略过,新力未发时攻取;
 
       3、对手身体有伤或没有经验,有胆怯心理,可趁对手心意慌乱、心意未决时攻取;
 
       4、对手进攻得手被胜利冲昏头脑,忘战无备时攻取;
 
       5、你佯攻成功乱其阵脚时攻取;
 
       6、你进攻击中对手,对手防守无法、束手无策时攻取;
 
       7、对手出现意外,如眼睛被遮掩、脚被绊、身体某部位受阻行动困难时攻取;
 
       总之,不管对手自乱,还是致乱,都需要你密切注意临场势态,不失时机地“乱而取之”。否则,即便对手有乱势,也会失去及时攻而取之的机会。
 
       三、实而备之与乱而取之
 
       对手强而有力,不要马上攻取,更不能采用强攻硬打的战术,应采用示形动敌、任势制敌的战术。
 
       “示形动敌”是欺骗调动对手,如:假动作、佯攻等。从生理角度说:示形所表露出来的动作或状态,对于对手是个诱导的信号,对手接受到这个信号的刺激而做出相应的反应动作,就是诱导效应。这正是你预先所期待的目的,对手受骗中计,你乘势攻击。
 
       “任势制敌”是运用谋略战术,或借用彼已双方的矛盾制约,逐步消减对手的实力,使对手由强变弱,使自己优势不断积蓄、增大,化逸为劳。在方法上是多种多样的,如:利诱、激怒、使骄、使劳、避锐击惰等。
 
       总之,成事在天,谋事在人,使对手由“意乱”转为“形乱”,或由“形乱”转为“意乱”,一个目的——“乱而取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