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付强力重击的办法

 清源涵斋 2013-12-30

不久前一位练过拳击的朋友找我要学太极拳,但对太极拳的技击能力又有种种怀疑,其中他最关心的就是如何对付强力重击,尤其是连续强力重击。因为拳击对付连续强力重击的办法相对单调:其一是躲闪,其二用双拳抱在脸颊两侧护头。第一种方法虽是通例,但是若攻击者有实战经验,在攻击时往往就已经算好对手在闪躲反击时可能的位置和角度,攻击时就带有防反。因此只靠躲闪防反的缺点是在对方的连续攻击下,防守与反击有时很难由一个躲闪的动作来完成。若是两个动作,则往往已经失去反击的机会。第二种方法更是只适用于戴拳套的竞技,而且还无法适用于连续的强力爆发的攻击。

这位朋友对我所讲的基本认同,但对我说的即使是戴拳套的竞技,第二种方法也无法对付强力爆发的攻击,则表示怀疑,因为用双拳抱在脸颊两侧护头是拳击防守的基本技术。于是我提出可以实验一下。这位朋友与我都戴上拳套进行攻防实验,他守我攻,我一击右钩拳攻击他的左脸,打在他护头的左拳上,因为力量大,将他的另一侧防护右脸的右拳震开,同时我的左直拳攻击他的右脸,一击中的,这时他左拳的防守也露出空隙。到此随之作罢。于是这位朋友信服我指出的拳击技术在对付连续性强力爆发攻击时的技术弱点。

这时我又向他讲解并演示孙氏太极拳是如何对付连续性强力爆发攻击的。经过实验,令他非常信服,因为孙氏太极拳的技术能够在与对手第一次重击接触时就使对手重心失衡,使对手无法完成后续的攻击。孙氏太极拳的防守与反击是由一个动作完成,这个技术就是开合,其关键要点除了对时机的把握需要喂手来体会外,其余的技术要点在孙氏太极拳的开合手一式中有充分的体现。具体应用又分半臂之内与半臂之外。但其原理就是开合中要做到圜研相合。开合不是两个动作的叠加,而是一个动作,是一个圈,这个圈根据对手来力的情况决定其大小。

我又告诉这位朋友,我没有实际的功夫,只是大略知道一点孙氏太极拳的道理,有实际功夫的,这个圈是气圈、意圈,而无形,如支燮堂先生,其劲不动而彰。功臻上乘者,不仅无形而且无意,乃纯以神行,如孙禄堂先生。

能练出气圈、意圈而致用者,到了我这一辈,知名者已不多,我辈中只有少数人达到这个境界,如董岳山、牟八等。遗憾的是,当代在世者中已无人能达此境。

当代练孙氏拳者中,以练习孙氏太极拳者为多,但大多都是在画道比划,而不明其机理。练拳要明理,只不过有的拳,其道理浅显,动作表达容易。有的拳,虽动作简约,但道理宏深,如孙氏拳,因此除了勤练外,还要善悟,要有一定的悟性。这位朋友虽然练过多年的拳击,但对孙氏太极拳的起式就始终做不到位,经过一个下午的讲解,才初步能够摸到一点皮毛,体会到一动周身打开如球的状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