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卿老师讲授中医文化 咱们闲话少说,接着黄帝内经讲座第30集素问第4篇金匮真言论。黄帝内经原文"仲夏善病胸胁,长夏善病洞泄寒中,秋善病风疟,冬善痹厥。"夏天人体容易产生心慌,心跳,胸闷等发生在胸胁的病,胁在哪?胁在两边肋岔子,那么长夏容易拉肚子,那么洞泄不是一般的拉肚子,现在餐饮业很发达,夏季的冰镇啤酒,冰镇饮料,冰镇水果到处有,现在国内还流行吃海鲜,吃着生鱼片喝绿茶,吃着海鲜喝啤酒,吃完后往往腹泻拉肚子,伤害的是人体的脾胃之气,结果到最后寒中,小肚子冰冰凉,寒邪凝聚。那么秋天容易导致疟疾,什么是虐,徐文兵老师说虐是一种半表半里的病,不是正气压倒邪气,就是邪气压倒正气,忽冷忽热。冬天容易得痹和厥,痹是气血不通,气血淤阻,气血过不去。那么厥,指的是逆,气血倒流,古人对气血的流动说的很好,痹和厥。上面这句话总结了一年四季人体容易患病的部位。 咱们接着下面的一句话"故冬不按蹻,春不鼽衄;春不病颈项,仲夏不病胸肋;长夏不病洞泄寒中,秋不病风疟,冬不病痹厥,飧泄而汗出也。"按蹻,按是用手的,那么蹻是用脚的,中医自身有一套很好的按摩保健的手法,徐文兵老师认为最好的中医大夫是能够用手导引病人全身的气血,现在能得到一个有气有力有心有意的按摩大夫的治疗真是难得,那么冬不按蹻,就是说人体的气血要在合适的时间去运行导引它,这里古人提到冬天就不要按蹻。下面的春不鼽衄;春不病颈项,仲夏不病胸肋;长夏不病洞泄寒中,秋不病风疟,冬不病痹厥。都提起过。那么飧泄指的是完谷不化的拉肚子,吃什么拉什么。化的能力已经变弱了。 咱们接着下面的黄帝内经原文"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风疟,此平人脉法也。"精者,身之本。这里的精是指的精髓,脑髓,骨髓,包括人体的体液都是精,人体百分之70都是精,构成了人体的本。当然这里也可以理解为肾精,冬天养藏,把肾精固涩好了,春天自然生发的好不容易得病,那么藏于精者,春不病温,病温不仅仅指的温病,也包括其他的热性病,主要还是温病,温病也是中医的一门学派,小宋我做好了温病条辨mp3,大家可以在线边听边学,那么夏天就是流汗,散发的季节,四气调神大论讲夏天养长之道,那么夏天不出汗,就把这种热邪郁闭体内,遇到了秋天的风邪,往来寒热就成了秋天的疟疾,忽冷忽热。 徐文兵和梁冬重新发现中医太美金匮真言论篇第四 好,由于时间关系先讲到这里,不对的地方还请网友指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