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什么书可以提高自己的思维逻辑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besunnyaR 2018-03-12

我认为培养逻辑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应该放在具体的情境下去培养,那种说一大堆理论,但是没有实际应用场合的的书,还是不建议浪费时间。

最近看了一本《极简思考》,讲的就是如何用高效的方式去汇报工作,让领导听懂你在说什么,并且引导他们认同你的观点。这本书既有理论指导,也有实际的应用场景,我觉得你可以看看。



先和你分享一下我认为对我在职场沟通中改变最大的一点——转变从数据、案例中找结论的思维,而是运用假设的思维去提高工作和沟通的效率。


你是不是也会有这样的情况:拿到提案时,第一件事就是去收集关于提案的数据和案例,再从中找到解决方案。

这是一种看似缜密的逻辑方式,但却是最低效的一种。因为你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信息,所以会不断地去收集,被一些看似重要实际上对项目毫无帮助的信息困扰。

所以要想有更简洁、高效的方法,你应该从“事实-结论”转变成“假设-事实-结论”的思维。

也就是,在拿到一个问题时,不急着去收集资料,而是先假设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什么,再去收集资料来验证或者推翻我们的假设。

比如在研究“如何增加100万利润”时,我们可以先提出“开拓欧洲市场可以给我们带来100万利润“的假设,再通过数据来验证欧洲是否是一个具有吸引力的市场。

如果是,我们就可以继续推进我们的建议,如果不是,我们就去寻找另一个假设,再重复验证。 很多人会疑惑,如果我每一个假设都是错的,一直在被推翻重来,那效率不是更低吗?

没错,这是最坏的情况,为此你不敢轻易选择一个假设去验证,害怕无用功。但其实这样做效率并不会更低。

还是上面“如何增加100万利润“的案例,你和团队可能会提出”拓展欧洲市场“、”研发新产品“、”减少人力成本“的假设,你不确定哪个是最有效的,于是你对这三个假设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每个假设分析花费了你10个小时,最终你用了30个小时找到了你认为最有把握的假设。

但如果你用连续式的结构化思维来考虑,你先选择一个你认为最有把握的假设,进行深入分析,也许分析了2个小时你就发现这个假设不是那么有价值,于是花了10个小时深入研究了另一个假设,并找到了有价值的建议。

这时候你用12个小时代替了原本30个小时的工作,即使是最坏的情况,你也只不过是花了同样的时间而已,并没有导致效率变低。 所以假设式思维最大的好处是,让你快速找到答案,并且减少无用信息对你的干扰。

记住,你埋头分析的时候,并不能创造任何价值。

这是我在阅读这本书时在逻辑思维上最大的收获,如果你有其他的疑惑也可以在留言区和我讨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