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Reading)阅读图书片段 得到一段你认为有用的信息后,首先重复阅读这段信息(R); 然后回忆或者写下自己和这段信息相关的人生经历和经验,受此启发自己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该如何应用(I); 具体的行动(A)。 2.1963年成人教育学教授麦克卢斯基提出了生存余力理论模型: 生存负载外部:工作、家庭;内部:对生活的期望:买房、财务自由等。 有时候所谓的社会工作压力过大,往往就生存余力很少,不仅仅是社会工作,还有家庭生活等。 3.教育家提克斯说: 4.阅读本身不能创造价值,理解和记忆都不能创造价值,改变行为才有可能创造价值。改变行为只发生在把读来或者听来的知识结合自身经验进行反思之后。【《如何阅读一本书》中也提到相关的话:“任何实用性的书都不能解决该书所关心的实际问题...实际的问题只能靠行动来解决...行动只能在现世发生,而不是在书本中发生。”】 1. 图书=核心知识+书面表达培训=核心知识+口头表达+I图书+I=培训从上面可以看出图书和培训的差距在于I,I价值多少?等于参加培训和购买图书的差价。 1. I(Interpretation引导促进)=以学习者为中心+激活经验+促动参与+催化应用 2. 3. 拆书的方法步骤:R(Reading)阅读图书片段I(Interpretation)拆书家引导促进(个人的话,自己就是拆除家)A(Appropriation)学习者拆为己用 4. 5. 拆书帮这种学习理念有效的解决了第一章列举的成人学习三大问题...不仅不会消耗,反而会增加生存余力...生存力量增加,生存负载不变,所以生存余力增加。【附:1.没时间、没精力——压力与学习的矛盾(解决:不会成为新的生存负载);2.看不懂、记不住——搞错学习主题(以学习者为核心,而不是以书或培训师为核心);3.看不下去——不明学习目的。(致力于能力提升和行为改变,而不是致力于知识的整理与改变)】 6. 7. 正式用于决策的汇报,应包含4个部分:事实+观点+建议+预测。 8. 9. 最好的学习方法就是教会别人。【费曼学习法也是同样的理念,简而言之是三步: 10. 11.想要教给人们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就不要刻意去教,而应当给他们一种工具,通过使用工具培养新的思维模型。——《第五项修炼(实践篇)》【晨间日记、思维导图等都是如此,通过特定的工具(日记、思维导图,培养有益的思维(总结思考规划、发散性思维)】 12.我打定注意,我所有指导的课程旨在帮助参与者理解过去的经历,把他们带到教室之外,鼓励他们独立思考,而不是理所当然地接受老师教的东西。——查尔斯·汉迪《思想者》 13.销售学中的FAB介绍法: 14.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是,自己主动去发现“哪里有问题”,分辨“问题是什么”,以一种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态度,反复探求某一问题的本质,这种“质问的能力”是不可或缺的。 其次,要细究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使用什么样的方法能排除对于这些原因的假设,在此阶段最为重要的是对于“为什么”的问题,以“会不会是这样的原因”给出自己的假设。 而为了使自己的假设成立,下一步就要进行验证。假设就是假设,不能以它作为解决问题的基础。如果实践验证了最初假设的不正确,那么就马上提出新的假设,这样才能找到问题产生的真正原因。 这就是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也就是说,一个人是否真的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其特征不在于是否能够在问题出现的时候给出自己的答案,而是能否用上述方式解决问题。——大前研一《即战力》85页,本书引用页p66
《这样读书就够了》 彼得·德鲁克、吉姆·柯林斯等的很多著作 两个习惯,一是产品没有出现问题也会定期回访老客户,二是所有电话都会录音,并在闲暇时反复听录音。尤其是第二个习惯我当时不明白,后来才从书中明白,他这是在挑自己和客户说话的毛病,改进自己说话的细节。 |
|
来自: 箬以 > 《001 高效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