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RIA阅读法

 箬以 2019-07-16

R(Reading)阅读图书片段
I(Interpretation)拆书家引导促进(个人阅读则自己为拆书家)
A(Appropriation)学习者拆为己用

得到一段你认为有用的信息后,首先重复阅读这段信息(R);

然后回忆或者写下自己和这段信息相关的人生经历和经验,受此启发自己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该如何应用(I);

具体的行动(A)。

2.1963年成人教育学教授麦克卢斯基提出了生存余力理论模型:
一个人总是在他需要的精力与可提供的精力之间寻求平衡。那些消耗个体精力的事情,叫做生存负载,而处理这些负载需要生存力量,无论生存负载还是生存力量,都由外部和内部因素构成。”p17

生存负载外部:工作、家庭;内部:对生活的期望:买房、财务自由等。
生存力量外部:源自家庭背景、人脉资源、经济能力;内部:个人能力和经验。
生存力量/生存负载=生存余力。
【我的理解是你每天的精力在工作和处理个人家庭琐事后还剩余多少可以用来提升自己,用来走出这种力倦神疲的恶性循环,使得生活更美好。或者更简单笼统的说,每天有24小时,除去睡觉的八个小时,你的生存力量是16个小时,上班的八个小时叫生活负载,剩下的自由的八个小时就是生存余力。】
生存余力理论支出:
一个人要从事学习活动,必须拥有一些生存余力。

有时候所谓的社会工作压力过大,往往就生存余力很少,不仅仅是社会工作,还有家庭生活等。

3.教育家提克斯说:
经验本身有价值吗?并非如此——真正有价值的是在对经验进行反思之后的智力发展,有效的学习来自于有效的反思而非积极的经验。

4.阅读本身不能创造价值,理解和记忆都不能创造价值,改变行为才有可能创造价值。改变行为只发生在把读来或者听来的知识结合自身经验进行反思之后。【《如何阅读一本书》中也提到相关的话:任何实用性的书都不能解决该书所关心的实际问题...实际的问题只能靠行动来解决...行动只能在现世发生,而不是在书本中发生。

1. 

图书=核心知识+书面表达培训=核心知识+口头表达+I图书+I=培训从上面可以看出图书和培训的差距在于II价值多少?等于参加培训和购买图书的差价。

1. 

IInterpretation引导促进)=以学习者为中心+激活经验+促动参与+催化应用

2. 

3. 

拆书的方法步骤:RReading)阅读图书片段IInterpretation)拆书家引导促进(个人的话,自己就是拆除家)AAppropriation)学习者拆为己用
【每一宗的建立,都要经过典、本、论三步完善。典是以哪几部佛经做为根本经典,本事法本,依经修法的程序,论是带宗师个人体验的论述(《武士会》p162),突然想起拆书的方法很像佛教的一些方法,R=典、I=本、A=论】

4. 

5. 

拆书帮这种学习理念有效的解决了第一章列举的成人学习三大问题...不仅不会消耗,反而会增加生存余力...生存力量增加,生存负载不变,所以生存余力增加。【附:1.没时间、没精力——压力与学习的矛盾(解决:不会成为新的生存负载);2.看不懂、记不住——搞错学习主题(以学习者为核心,而不是以书或培训师为核心);3.看不下去——不明学习目的。(致力于能力提升和行为改变,而不是致力于知识的整理与改变)】

6. 

7. 

正式用于决策的汇报,应包含4个部分:事实+观点+建议+预测。

8. 

9. 

最好的学习方法就是教会别人。【费曼学习法也是同样的理念,简而言之是三步:
1.拿张白纸在顶端写下你想要弄懂得问题,
2.用自己的话解释它,就像你在教一个从来没有研究过的人一样。3.遇到解释不通的地方就回头翻阅教材或者询问他人,然后继续,直到完全通畅明白为止。】

10. 

11.想要教给人们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就不要刻意去教,而应当给他们一种工具,通过使用工具培养新的思维模型。——《第五项修炼(实践篇)》【晨间日记、思维导图等都是如此,通过特定的工具(日记、思维导图,培养有益的思维(总结思考规划、发散性思维)】

12.我打定注意,我所有指导的课程旨在帮助参与者理解过去的经历,把他们带到教室之外,鼓励他们独立思考,而不是理所当然地接受老师教的东西。——查尔斯·汉迪《思想者》

13.销售学中的FAB介绍法:
F:属性或功效。
A:优点或优势,即自己与竞争对手有何不同。
B:客户利益与价值。

14.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是,自己主动去发现哪里有问题,分辨问题是什么,以一种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态度,反复探求某一问题的本质,这种质问的能力是不可或缺的。

其次,要细究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使用什么样的方法能排除对于这些原因的假设,在此阶段最为重要的是对于为什么的问题,以会不会是这样的原因给出自己的假设。

而为了使自己的假设成立,下一步就要进行验证。假设就是假设,不能以它作为解决问题的基础。如果实践验证了最初假设的不正确,那么就马上提出新的假设,这样才能找到问题产生的真正原因。

这就是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也就是说,一个人是否真的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其特征不在于是否能够在问题出现的时候给出自己的答案,而是能否用上述方式解决问题。——大前研一《即战力》85页,本书引用页p66



作者:南百城
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dd2b99f0fce2
来源:简书
简书著作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的转载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并注明出处。

《这样读书就够了》

彼得·德鲁克、吉姆·柯林斯等的很多著作

两个习惯,一是产品没有出现问题也会定期回访老客户,二是所有电话都会录音,并在闲暇时反复听录音。尤其是第二个习惯我当时不明白,后来才从书中明白,他这是在挑自己和客户说话的毛病,改进自己说话的细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