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授权自公众号:国馆(ID:guoguan5000) 第90届奥斯卡颁奖典礼已经落幕。
今年最瞩目的电影,有纯纯爱情片《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历史大片《至暗时刻》、《敦刻尔克》。
虽然最佳电影被《水形物语》摘得,但在很多人心中,真正的无冕之王其实是另一部电影——
《三块广告牌》。 电影海报其实大有玄机:海报上的三个主角,其实正代表着电影里展现出来的三种人生。
01 女主角米尔德丽德·梅耶斯是一位离异的母亲,带着一双儿女生活。
在电影的开始,她买下镇上三块破广告牌的位置,竖起了三块巨大的红色标语:
强奸致死 还没抓到任何人? 到底怎么回事,威洛比警长?
事情的起因,是她的女儿在七个月以前被人强奸致死。 而无能的警察居然查了这么久也没有任何进展,梅耶斯甚至发现警察都开始忘记这件事了。
愤怒的女主忍无可忍,终于想到了这一招。 而这三块广告牌,每天都像是在昭示着警察的无能,让他们无地自容,不得不加紧破案。 (左:警长威洛比,右:警员迪克森)
02 平静的小镇引起了腥风血雨。
本来,梅耶斯的遭遇很让人同情,但她竖起广告牌的行动却让大多数人觉得讨厌:因为她把矛头直接指向了警长威洛比。
威洛比是镇上的好好警长,深得市民的喜欢。 而更重要的是,他已经罹患癌症,剩下不到几个月的性命。
镇上的居民都希望警长能够好好休息,珍惜最后的生命时光,多跟家人团聚。 梅耶斯公然把战争矛头指向警长,这不就像阎王在催命一样吗?
很多人都开始来阻止梅耶斯。 胖胖的牙医对她冷嘲热讽,被她狠狠报复: 神父亲自来她家说教,被她怼了回去:
就连前夫都一怒之下把她的广告牌烧了: 甚至连观众都在怀疑:这个女主角为了一己的恩怨,将全镇的人折磨成这样,真的值得吗?
03 只有梅耶斯一个人觉得:为了死去的女儿,哪怕与全世界为敌都值得!
因为她对女儿充满了愧疚。
梅耶斯是一个暴力的妈妈,与前夫离婚,独自带着两个孩子过活。 但她很显然不懂得怎样用爱去包容孩子。
在女儿出事的当天晚上,她本来要借妈妈的车。 梅耶斯坚决不借,然后母女俩“婊“来”婊“去地对骂,最后女儿迸出一句:
“好,我走路,我会走过去的。你知道吗,我希望我在半路被强奸!“
梅耶斯也吼了句:“我也希望你在半路被强奸!“ 结果女儿真的遇害了。
暴力,怒吼,就是这个妈妈对儿女的教育方式。 她的两个孩子,也因此而被教养得粗口暴力、无理取闹。
最亲的人还在的时候,不好好珍惜;等到对方已经不在了,才追悔莫及。别看梅耶斯怼天怼地显得很坚强,你都不知道在每一个孤独的夜晚她流过多少眼泪。
人生充满遗憾,像梅耶斯一样,就是很多人现在都过着的第一种人生。
04 警长威洛比,代表的是第二种人生。 因为患癌,他剩下了不到几个月的生命。他希望陪着妻子和一对可爱的女儿静静度过人生的最后时光,却因为梅耶斯的突然闯入打断了他的幻想。
对于梅耶斯女儿的强奸案,他不是没尽力:几个月来,他不断追查凶手的下落,反复比对镇上已有的罪犯记录,还是一无所获。
他尽力了。当他希望得到梅耶斯的谅解时,对方是这样说的:
“查完镇上年轻人的DNA,去查整个密苏里州的;查完了密苏里州的,去查全国年轻人的!“
换做其他警员,早就发脾气对她痛打一顿。 但威洛比还是忍了:既然快要死了,索性继续努力干到死吧!
虽然抱着这样的雄心壮志,但毕竟疾病不等人,最后威洛比实在无法忍受癌症折磨,吞枪自杀。 威洛比的人生,比梅耶斯稍微要好:他的家庭是完满的,工作受人尊敬,但临死时还是无法侦破案件,留下了遗憾。
一半是完满、一半是遗憾的人生,能拥有的人已经不多了。毕竟,就像威洛比所说的:你需要善于思考,善于改变。
05 黑泽明有部电影叫《生之欲》,主人公渡边过的就是第二种人生。
渡边是市政府市民科科长,三十年来从未迟到。就在他快要退休的时候,他查出罹患晚期胃癌,只剩下四个月生命。
回首前尘,他才发现自己原来什么都没干:
“我这三十年,在机关里都干了些什么?我不论怎么想都想不起来。记得清楚的,只是个忙,还有就是无聊。“
他唯一值得骄傲的,是自己很爱儿子。可是到头来他发现,连儿子都不理解自己。即将离职的同事讽刺他说:
“把责任全推到儿子身上,那也未免过分吧。如果你儿子求您,说,您当个木乃伊吧,那当然是另外一回事啦。“
一句话就把他这个几十年的老油条说得无地自容。
“我一定有什么事情还可以做。“
他终于想起来:以前有一个妇女团体来过市民科,要他们出面修理公园暗渠,好让孩子们玩得安全。但由于各种部门踢皮球,到现在还没搞好。
于是,渡边亲自拜访公园科、下水科、土木科、市长助理,忍受着部门职员无耻的敷衍,不屈不挠让他们帮忙;亲自冒雨到施工现场去,察看工程进度。
这些事情,很显然他之前统统都是不会做的。 渡边的亲人没有人知道临死前他的心情; 他的同事也没有人觉得功劳是他的,公园落成以后每个人都在争功。
渡边一个人在完工的公园里荡着秋千,面带笑容哼着歌:
“趁热血未冷, 切莫虚度今日, 幻想明朝。“
最后死在公园的秋千上。 电影中有个作家的角色这样赞赏渡边:
“你真了不起,这样的年岁还想背叛过去的自己。你过去是人生的仆人,但是现在已经是人生的主人。人哪,必须对于生存达到贪婪的程度才行。”
人在临死前奋力一搏,尚且可以为人生划上一个完美的句号。但如果直到最后时刻也没有觉察自己没有为生活拼过命,那就是无可救药的人生了。
06 《三块广告牌》里的警员迪克森,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电影里最幸运的一个。 因为他过上了第三种人生。 因为自己的同性恋身份,迪克森害怕被歧视,所以表现得非常暴力。 一有让他看不顺眼的人,立马拳脚相加。
这样一个角色,当然不会热衷于帮助梅耶斯抓到强奸犯。
曾经他也是个充满梦想的人,不学无术却对当警察充满信念。 破碎的家庭让他畏首畏尾,结果活成了一个消极怠工的警察。
但在梅耶斯的强逼和他崇拜的警长威洛比的鼓励下,他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职业人生。 警长威洛比给他留下了一封信:
“有时候思考才能破案,杰森。仇恨解决不了问题,但冷静可以,思考可以,试着改变一下。没人觉得你gay。祝你好运,杰森,你是个正直的人,只是运气不太好,但事情会有转机的,我能感觉得到。” 因为暴力,他失去了自己的警员资格。 因为暴力,他成了人人都讨厌的人。 这真的是自己想要的人生吗?
不。 绝对不是。
那么何不改变一下呢?
于是,迪克森拼了命也要在火海中抢救出梅耶斯案件的宗卷,即使被人虐打也要取下嫌疑犯的皮肤组织拿去化验。
迪克森的改变,为的就是重拾自己的英雄梦想,过上自己曾经想过的人生。
迪克森是幸运的:他不需要像梅耶斯一样,彻底失去了爱女才开始追悔莫及;也不需要像警长威洛比一样,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留有遗憾。
他可以在正值盛年的时候开始走上自己渴望走的路,一往无前,彻底开挂。 其实电影最后饱含暖意的告诉我们:人,都应该努力过上这样的生活。
07 梅耶斯的生活很悲剧,但正是在她的刺激之下迪克森才想到要改变自己,过上第三种生活。
要彻底改变自己的方法是什么?
有人说,与过去和解就得了。 忘掉过去,然后开始新生活。
是的,有些事情可以和过去和解,让他们云淡风轻。但有些事情,涉及原则问题的,你必须要解决了才能开始新生活。
就像梅耶斯对女儿被奸杀一案的执迷不悟。
80年代,中国轰动一时的商业片——《疯狂的代价》,讲的也是这样一桩强奸案:
青青父母离异,在西安某医院当护士,和读小学的妹妹兰兰相依为命。某天晚上,兰兰被一个无业青年诱奸,身心饱受重创。
兰兰离异的父母赶到西安,爸爸要带她去北京,妈妈要带她去上海。他们只有一个目的:让兰兰离开这个地方,从此不再想起这件事。
但是,忘记是可能的吗?青青坚决不同意:她要自己抓到强奸犯,还妹妹一个公道,解开她的心结。
她带兰兰到繁忙的大街上,让妹妹一辆车一辆车地认;她要妹妹在书店打工,随时观察过路的人,看能不能找到犯人。
她学会了照相,拿着相机在大街上一个司机一个司机地拍,为的是让妹妹认出犯人。种种方法都用上了,还是没找到。
男朋友劝她放弃:让妹妹忘掉这件事吧,没必要让她一次次揭开自己的伤疤来看。 但青青不这样看。作为护士,她很清楚知道:
兰兰在青春期遭受这样的灾难,性观念远没有成熟。如果侵犯她身体的人得不到应有的惩罚,会让她觉得自己的身体没价值。
“反正侵犯也就侵犯了,女人不值钱!”这种观念会害了妹妹一生。
所以她一定要追查真相。最终,她在书店门前发现了犯人。
在追上去的过程中男朋友被撞死。男朋友的妹妹不恨凶手,却恨起了青青:如果不是青青执意要报仇,她的哥哥也许就不会死!
青青一路追上去,最后在警察的帮助下,一脚将嫌犯从高楼上踹了下去,报了大仇。
电影的结尾意味深长:青青如释重负,和兰兰一起,在浴室中洗澡嬉戏。 水声淅沥、雾气迷蒙中若隐若现的两个青春酮体,散发着女性的光芒,象征着两姐妹的新生。
忘记过去,不代表着能够治愈伤痛。恰恰相反,不放下过去所受的屈辱,找到原因加以解决,这才是真正的治疗:治疗伤疤就要上药。上药的时候,伤口会痛。但只有经历这个过程,伤口才会愈合。
只有彻底解决了过去的郁结,人才算是捍卫了自己做人的尊严,才能走向彻底的重生。 08 中国人有一种所谓的人生态度,叫难得糊涂。 但很多时候,难得糊涂却变成了和稀泥、无所谓,不断降低自己的做人原则,最终活成了一个奴隶一样。
这是最低级的人生境界。
而《三块广告牌》要告诉我们的,是这样的事实: 人只有解决了过去留下来的问题,在未来才能走得更扎实,真正过一种不一样的人生。 国馆:最中国的文化微刊。用文化修炼心灵,以智慧对话世界,在这里,重新发现文化的魅力。国馆2017重磅新书《与世同流,但不合污》正火热销售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