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会运世与天帝太阳 《皇极经世》中的体系,除开类象,还有时间体系,就是大名鼎鼎的元会运世,而这个时间体系,一直以来被无数学者赞叹,当然,其中原因估计因为作者是邵雍的缘故吧……………… 而这个体系,是分为:元-会-运-世-年,时间等级组成的,间隔单数为12(比如元-会,运-世),双数为30(比如会-运,世-年)。方法大致上类似年月日时四柱体系,但是我发现《皇极》的类象居然是《青囊》类象的一脉后,我便开始十分怀疑起来:《皇极》和奇门、玄空,有什么关系呢? 《地理仁孝必读》中说,山龙的运是根据元会运世算的,也就是先天64卦圆图来计算,而其中判断旺衰的条件说的很是混乱,各种干支乱入,听得不明觉厉。 后来我想到,冥月中也的确有类似的体系,便是我从天心日课中提取的只发吉不发凶的雌雄图-“天帝太阳图”。 天帝太阳图我介绍过很多了,其原理无非是月将月建的所在位置,而且被细分为二而已(这个情况很多见,不知为何,下面将讲到),而《皇极》中构建的元会运世,与此相通,只不过用的是月建而已,而如果真是如此,那《地理仁孝必读》中,作者说的那段描述山龙的莫名其妙的话,应当就是因为运是按照月建推排的,所以可以取其方位的三合对冲,还有可以取其六合(月将)的三合对冲,可能两者还有什么在纳甲上面的关系,或者是先后天宫位的规律,才让作者所处那些毫无规律的话。 以前记得版主和一位网友大开讨论,以便辨正其奇门起于芒种的错误,在那次大讨论中,我无意中发现了应期的问题,因为我发现,子癸同宫的,是月将体系(冬至和小寒在一起的,是月将丑的范围);而壬子同宫的,是月建体系(冬至和芒种在一起的,是月建子的范围),而《皇极经世》运用的两点特性,使我认为它所表达的一面,便是天帝太阳的运行规律的扩大化: 1.顺时针转。 月建才是顺时针转的,大家会“元会运世”的都知道,从坤宫的复开始,顺时针一直走,并不按照先天八卦的顺序,先天八卦乾一兑二的那个顺序,是以阴阳顺序为顺序的,以上爻区分阴阳,这个我之前说过的,而乾兑离震巽坎艮坤,上爻都是单数阳双数阴,这不是最好的证明么,如果是按照《皇极》的读的顺序来看,那便会出现相邻两位阴阳相同的情况(震坤和巽乾),是不和谐的; 2.4季分局。 大家可以自己看看,元会运世用的是八宫是吧,天帝太阳用的也是八宫,特别是月建,大家如果记得那个奇门局数演化的顺序的话,就会记起,其中在4320全局数和一个宫的局数540之间,有一个很奇特的数字:1080,而根据我当时的看法,这个数字完全不参与奇门演局,根本没有关于它的局数。 但是这个数字在天帝太阳中却是存在的,其实就是一个季的时辰数,而按照月建来看,一个季的宫位刚好比如说冬季,刚好从一宫的壬,连续一直,走到八宫的尽头寅,满一个季的时辰数。 而一个季三个月,刚好是6个节气,结果估计是为了均分,所以奇门设定中,将6个节气均分在两个宫内,每个宫就刚好是3个节气了,当然,这个和冥月第一层的飞步没有关系,不要弄混了,冥月第一层的飞步是按照戊宫积满九宫进制的,与此无关。 这个均分的情况不罕见,在元运之中,一个宫20年这个,就是均分了两仪到一个三奇那里去的,我对此表示严重不明觉厉,完全不知道为何可以如此设计…… 从这里看出,元会运世与天帝太阳是相通的方法,或者说估计是一个方法的不同时间等级版本吧,而《辩证图诀》的作者,戴公戴礼台,肯定是知道这个的,否则也不会在天心日课中加入元会运世体系,因为这个体系不明原理的人会感觉很突兀,元会运世和元运并不是一个层面上的方法,虽然都是奇门的,但是它们从月建那个等级就开始了分化,天帝太阳和元会运世用的是双数,二分法;冥月第一层和玄空九运用的是单数,三分法。所以并不是一个体系的东西。而戴公也有意思,天心日课中,他除了构建了普通的五行体系类象,还突然加入了元会运世和天帝太阳图,而且这两种方法并不参与五行主体的计算,只要落在此宫便能发吉,完全不考虑五行问题,我也从来没看过说天心日课中天帝太阳需要谨慎什么过旺啊啥的问题,其实就是因为它们是奇门的方法,奇门原始并无五行生克参与判断的原因。 而这样倒是给大家带来个好消息:元会运世中邵康节先贤构建的类象,大家可以用在冥月中了!!!而且还可以用来看山龙运,现在就知道《地理仁孝必读》中作者说啥了吧,别理原文一大堆不明觉厉的飞宫翻卦,直接按照天帝太阳图来用就好了,64卦不用乾坤否泰四卦,余下60卦,一年360天,分布八宫,四季各少一卦,每季15卦, 一季3个月共90天,90÷15=6,所以就是1卦6天(其实可以直接360÷60=6的……),这样计算起来非常麻烦,而6与天帝太阳的交汇之地是30天,也就是一个月,所以以一个月为基本换算之地,只看月建(元会运世的特性,顺时针),一个月建30天共5个卦。 以春天为例,一共是复卦开始的15个卦,除去开头的坤卦,则结尾是第二个八卦离火所管的最后一个卦——也就是开头的一个卦,天火同人。 其实计算这个也不难,大家看看先天八卦的位置,然后记住一点,从子月开始到巳月结束,子丑寅的下卦是震离,卯辰巳的下卦是兑乾,这不单止是在先天八卦中的左边的卦逆数,而且其上卦也是逆数,就是从坎宫的坤开始,先从坤到右,再跳回震一直到乾,而右边相反,不单止下卦巽坎艮坤是顺的,连上卦也是从乾开始到兑到离的顺序排列。只不过要记得,碰到乾坤否泰就要跳过,不要点上。 举个例子,今天12月23日,已过冬至,那么首先现在是子月,而且大雪已过,子月过去了一半,好,子月起震宫的,逆行所以下卦是震卦,上卦我们来看,现在积算冥月是第一个五天,冬至日上元,所以是头一局,上卦逆数,从坤起逆转,6日一卦,所以现在是第一卦,复卦。 其实我感觉还是要设定一个积算数比较好,方便电脑算…… 其实还有种简单的方法,可惜我用的是积算法,所以也不简单……其实就是因为它不是6天一换么,其实就是五运六气的那种模式,子午为头,子日到巳日是6天嘛,午日到亥日是6天嘛,然后直接看日支你就知道了,配合上天干,甲庚落子午的是第一个12天,丙壬落子午的是第二个12天,戊甲落子午的是第三个12天(超出一个月6天),庚丙落子午的是第四个12天,壬戊落子午的是第五个12天,这样5个12天一共72天,是五运六气一个五运的日数,而这样计算其实就是为了计算月建配对的60卦而已,所以说五运六气也有可能和此法有关。 但是但是,现在最麻烦的是五运六气也是用积算法的,大家有没发现?只不过表达出来很牵强,它以节气后几天来表达,非常的复杂和痛苦的表达啊……可是因为它用的也是积算法,但是历代又没人专门为此弄一本历书,又不像我们现在可以用电脑软件,所以古代学五运六气的人就悲剧多了…… 如果用五运六气的办法来弄,那就得设置积算历了,比如今年的积算日数是比干支历多6,也就是干支数+6=积算干支数,也就是对冲地支,今年还方便,以后呢?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