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阴阳五行理论(1)-----起源

 junchy 2018-03-12

太极生两仪,两仪化四象,四象生八卦

阴阳五行学说,其形成之源远流长,其内涵博大精深。

地球已经存在约50亿万年,而人类之能够被称为“人类”的历史只有几百万年。自然界是由方方面面的进化链、生态链、生物链给串起来的。可见,人是上有天,下有地,是大自然演化、进化的产物。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着互动的关系。

太极在中国古人眼中是关于世界本源的。根据历史学者的注疏,中国古人对宇宙形成的思考,大概始于传说中的伏羲时代。《河图》与《洛书》,这两幅图是术数之源,传说黄河中浮出龙马,背负''河图'',献给。依此而演成,后为《周易》来源。又相传,大禹时,洛阳西洛宁县洛河中浮出神龟,背驮''洛书'',献给大禹。大禹依此治水成功,遂划天下为九州。

不过,这些只是传说,真伪已很难考究。但是八卦的生成原理确实是来自阴阳学说,有一句话被大多数人熟知:太极生两仪,两仪化四象,四象生八卦。


在《周易》“传”里,出现了宇宙形成叙事结构,即《系辞上》中的一段话:《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段话一般解释为:生生之易的太极,运转中生成阴阳两种属性的物质,两种属性的物质不断分化、组合,又产生了“四象”和“八卦”。由此,物质世界成型。

太极是一个整体,相当于天地初开前的混沌状态,两仪就是阴阳,代表事物的两面,计算机语言的01、硬币的正反两面都━可以看做是阴阳,用符号表示就是爻,即:阴爻——,阳爻━━━。

四象就是在两仪的基础上,根据阴阳程度的不同,又产生阴中阴、阳中阳、阴中存阳、阳中存阴的四种现象。我们把阴中阴的现象称之为太阴;把阳中阳的现象称之为太阳,我们把阴中存阳的现象称之为少阳,阳中存阴的现象称之为少阴。

阴阳学说早在夏朝就已形成,它认为阴阳两种相反对的气是天地万物泉源。阴阳相合,万物生长,在天形成风、云、雷、雨各种自然气象,在地形成河海、山川等大地形体,在方位则是东、西、南、北四方,在气候则为春、夏、秋、冬四季。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周以后,《老子》描绘了“道”创生万物的过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即:“道”孕育混沌未分之气,混沌之气内含阴阳二气,阴阳二气运动形成天地,阴阳二气相合生出的和气产生万物。任何事情都可以一分为二,这就是阴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若干年后,另一位道家代表人物庄子领悟到天地精神会萌生创世造物的非凡之人,首提“造物者”一词(《天下》)。其中谈到了始创世造物者伏羲的出生,并称他与女皇(或即女娲)结为夫妇,生下四子(四神)。他们遵循阴阳参化法则开辟天地,混沌宇宙从此两分。

由此,滋生万物,首先孕育创世之神。由阴阳而两性,伏羲与女皇(女娲)结为夫妇生了四子,共同造地造天。祖先神创世,配对创世,家庭创世,显露出浓浓的中国文化气息。

再接下来,原创秩序宇宙空间倾侧毁坏,四神造了天盖,但向旁倾斜,用五色木的精华作了加固或撑牢,失衡宇宙得到重整。帝夋安排日月的运行,共工氏制定了记日的十干、计年的四时。从天时到人时,秩序宇宙经重整与再造终至完成。

何谓阴阳

相传天地形成之前,宇宙一片浑沌,盘古开天辟地,将浑沌一分为二,天为阳,地为阴,由此有了阴阳的概念。阴阳源于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认为万物都有阴阳两个对立面,以阴阳来解释自然界的各种现象,例如天是阳,地是阴;日是阳,月是阴。阴阳的对立和统一,是万物发展的根源。凡是旺盛、萌动、强壮、外向、功能性的,均属阳;相反,凡是宁静、寒冷、抑制、内在、物质性的,均属阴。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阳胜则阴病,阴胜则阳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重寒则热,重热则寒。」 

人体内若阳气偏旺,阴气就必然受损;相反阴气为主,阳气则受抑制。阳气旺盛会产生热证,阴气至极会产生寒证。寒到极点会生内热,热到极点也会生内寒,即寒证。 

阴阳并非总是对立的,也互相依赖而生。例如,人体的机能活动(),必须有营养物质()的滋养,但另一方面,机能活动又生卺营养物质,变成身体所需,藉以维持生命。

阴阳转化与消长

阴是阳的物质基础,是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阳是脏腑功能的体现。阴是有形的,阳是无形的。

事物的阴阳属性,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这种相对性,表现为在一定的条件下,阴和阳之间可以发生相互转化,即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

“血为气母﹑气为血帅”。仍以气血为例,气为阳,血为阴,气能生血,故气虚亏损,持续发展,则常可使血液生化不足而表现为气血两虚;相反,若补气,促使气旺助血,则又可使气血有所恢复。前者则是“阴阳皆消”的过程,后者则为“阴阳皆长”的过程。

五行则是来自阴阳相交产生的五种状态:

一是阴消阳长状态;二是阳消阴长状态;三是重阳极限状态;四是重阴极限状态;五是阴阳平衡状态。

在阴阳的运动变化过程中,阴阳平衡点有两个,一个在阴消阳长过程之中,一个在阳消阴长过程之中。在整个阴阳运动变化中,阴阳平衡状态也有两处。

古人为了更加简洁明晰的表达阴阳,便将阴阳变化规律中的阴消阳长状态以“木”的形象来替代表示,将重阳极限状态以“火”的形象来替代表示,将阳消阴长状态以“金”的形象来替代表示,将重阴极限状态以“水”的形象来替代表示,将阴阳平衡状态以“土”的形象来替代表示,金、木、水、火、土为阴阳运动变化过程中的五种不同存在状态,它既是动态的又是相对静态的。

五种条件在天上形成五星,即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在地上就是金、木、水、火、土五种属性,在人就是仁、义、礼、智、信五种德性。古代人认为这五类属性在天地之间形成串联,如果天上的木星有了变化、地上的木类和人的仁心都随之产生变异,迷信色彩十分浓厚的占星术就是以这种天、地、人三界相互影响为理论基础衍生而来的。古代就是以这种天、地、人三界相互影响和五行相生相克的道理来推算人的命运的。

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和它们的运动,各有不同属性,如木有生长发育之性;火有炎热、向上之性;土有和平、存实之性;金有肃杀、收敛之性;水有寒凉、滋润之性。我国古代哲学家把自然界一切事物的性质,分别列入这五大类的范畴,并以此说明世界万物的起源。

五行说产生于''六府''说。''六府''的起源约在虞夏之际。《左传。文公七年》中有引《夏书》''水、火、金、木、土、谷,谓之六府''的句子,比之后来的五行说多一'''',显然此说与民生相切,更切实用而与哲学无关。

目前所知有关''五行''最早的提法,是载于《尚书。洪范》中商纣王之叔箕子所说的:''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其排列顺序与''六府''有变,并明确提出五行之排列序数:水火木金土,相应一二三四五。这一序数并得以作为五行之数的模式为后人所固定,并与阴阳学说相结合,由此而衍生出大可阐示宇宙,小可切入毫末的极其宏大、严密的东方思维体系的核心精髓。此时的金木水火土已不再是构成万物的五种基本元素,而被高度抽象化为物质的五种基本形态,而五行则为这五种基本形态的代号,即:金为固态,水为液态,火为气态,木为等离子态,而土则为包容一切的''第五态''。由此,因物质运动所必然引发的物质间的形态转换,古人得以用阴阳五行的学说来阐示一切。

简言之:自然界阴阳相互作用,产生五行;五行相互作用,则产生宇宙万物的无穷变化。在无穷变化中的基本作用方式是相生(促进)与相克(抑制)。相生、相克这一对矛盾的任何一方又可分为两方面,即产生''生我,我生''''克我,我克''的四种变化,再加上事物本身宏观的特征,因此合为''五态''

古今学者普遍认为,正式将阴阳与五行相结合的是战国时期的邹衍,他首创''五德终始''说,认为朝代更替是按照五行顺序周而复始地运行,试图以此揭示人类社会活动的内在规律。由此,又衍生出五行配伍,涵容万事万物的庞大阴阳五行体系,诸如五行配五方(东、南、西、北、中),五行配五色(青、黄、赤、白、黑),五行配五味(水配咸、火配苦、木配酸、金配辛、土配甘)。五行配五音(宫、商、角、徵、羽),五行配五星(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五行配五征(雨、阳、燠、寒、风),五行配五藏(脾、肺、肾、肝、心)等。真可谓''无所不至''

五行是阴阳相互作用的产物。木、火和金、水分列于土地上下,前两者属阳,后两者属阴,火比木更活跃属至阳,水比金位置更下,属至阴,土地处中间属于中性,因水为树木生长所必需,故水又与木相互依存,这样就构成了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的五行循环,称为''五行相生''。顺着这种循环物质就相生,违背了它就会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称为''五行相克''。但是,事物的发展变化存在着反常现象,这就有了''相乘''''相侮''。相乘就是过度的相克,其次序与相克是一致的,比如,木气偏亢,太过的木便去乘土,使土气虚弱。相侮又叫反克,即本来是自己可以克胜的一方,却反而被它克胜,其次序正好和相克相反。比如,正常的相克关系是木克土,然而土气偏亢,土就会反过来侮木。

《黄帝内经》巧妙地把阴阳和五行结合到一块,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中医五行理论,并以此指导医学实践和疾病防治。

阴阳学说亦应用于中医学上,用来解释人体生理现象及病理变化的规律。 

在中医理论中,讲阴阳对立、阴阳消长、阴阳互根、阴阳转换,并且用这些规律来的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用其指导临床诊断与治疗。

在中医治疗学中有寒热、虚实、表里等阴阳属性不同的病症,有温、清、补、泻和解表、治里等相应治法。

简单来说,阴是指人体实质的物质,即体液,包括血液、津液、泪水、鼻水、内分泌,甚至男性的精液。至於阳,则指人体非实质的物质,即身体的机能和气。 

阴阳协调,则身体健康;阴阳失调,则百病丛生。

身体机能过度活跃,精神亢进,内热,损耗体内液体,症状是发热、口渴、大便燥结、头痛、失眠、烦燥不安等。

阳虚:身体机能衰退,活动力减弱,内寒,症状是疲乏无力、畏寒肢冷、自汗、小便清长、大便稀溏等。

阴虚:身体阴份不足,会感到口燥咽乾、皮肤乾、贫血、内分泌失调、内热、手足心热等。

在中医学中,五行学说是用来取类比象进行推演、归类人体的脏腑之间的生理功能病理影响的相互关系,以及用来指导临床诊断、拟定治则的。其具体方法是以木、火、土、金、水五行之间的生克乘侮关系进行推演的。

由此可知中医学在阴阳五行理论上养生治病的目的,强调要不断地调整阴阳关系、和五行生克乘侮关系,从而达到人体内环境的平衡,即所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