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个人而言,我把知识分为两大类: 其一:用来提升生存能力的知识,解决如何高效“赚钱“的问题。 对于第二类知识而言,关键在于个人的兴趣和爱好,这是没有标准的。 但对于第一类知识,经过30年的职场成长及管理经验,我认为主要体现在—— 五大能力系统,21项子能力的构建 赢的五项修炼概述——如何建立个人的“职场竞争力”系统 作者:胡绍宏 GE公司前CEO杰克.韦尔奇在《赢》中说过: “一个人,在你成为领导之前,成功只同自己的成长有关,当你成为领导之后,成功都同别人的成长有关。” 员工如何自我成长,领导如何帮助员工成长,使之具备岗位胜任力,这是同一个硬币的两面。 比如说在某一个岗位上,员工应该这样思考:为了做好本职工作,我应该学习哪些技能?具备哪些能力呢? 而他的领导,应该这样思考:这些员工为了能做好本职工作,我应该教他学习哪些技能?具备哪些能力呢? 显然,如果我们搞清楚了这个能力系统,作为员工将不会再像以前那样迷茫,因为他会很清晰的了解到自己学习和成长的方向以及内容,少走很多弯路,少浪费更多的时间。 而作为团队的领导,也会有方法更快速的帮助员工成长,从而提高团队的工作效率,增强企业竞争力。同时,作为领导本身也需要进一步自我成长。 有一天,我看到网络上很多人转发一张图片,上面是对“赢”字的拆解: 当时我就想,网传的这种拆解分析,似乎都与个人成功有关系,但仅仅靠这几点又远远不够。或者说,上述说法列举了一些成功的必要条件,但依然不够充分。 比如“亡”字,讲到了危机意识,可是光有危机意识管用吗?失败者同样充满了危机意识,可就是找不到成功的方法。又比如“贝”字,失败者口袋空空,无财可理,因为他们本身缺乏挣钱的能力,又怎么能赢呢? 我们到底靠什么获得成功,获取财富? 于是,我想我在实际培养员工的过程中正好提到了五大能力,和这个“赢”字的五个部首之间是不是能够一一的关联起来呢? 我开始仔细琢磨每一个部首的本来意义,以及进一步延展思考,把每一个字当做一种象征意义的符号去理解,才惊异的发现,优秀人才获得成功的五大能力与这五个部首竟然惊人的吻合。 成为赢家的五大能力系统就像我们研究人的健康问题一样,一定要将人体进行功能性的区分,否则笼而统之,遇到问题就会出现眉毛胡子一把抓,理不清头绪,找不到关键症结所在。 为了保障人体内各种复杂的生命活动能够正常进行,最终人体形成了八大系统,包括: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 这些系统协调配合,使人体能够健康生存下去,直到一些肌体老化,功能消退,生命终结。 但这八大系统本身又必须由一系列的器官构成一种完整的功能,比如消化系统,又由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以及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肝脏等消化器官构成。这些消化器官协同工作,共同完成对食物的消化和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人的能力系统也是如此,我们把它分成五大能力系统,而每一种系统能力又都由不同的如同分工不同的器官一样的子能力要素构成,共同完成一个人的某种社会性职能。 亡——本义:死亡、灭亡。引申为危机意识每一次想要赢得对手,赢得竞争性的胜利,事前都需要经过一系列缜密的思考和决策,先要考虑到各种失败的可能性以及应对方法——打仗如此,下棋如此,对抗性的竞技如此,经商更是如此。 如果没有竞争,也许我们真的不需要考虑这么多,但正因为有竞争对手的存在,所以我们才需要时刻保持警醒。 我们不动,不代表对手也不动,而对手会采取哪些行动我们又往往难以预测;我们不动,也不代表环境没有变化,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变化,我们必须“存不忘亡,居安思危”。 缺乏危机意识的人往往止步不前甚至面临不进则退的危险。 但危机意识并不仅仅指一个人能够感知未来可能出现哪些危机,不仅仅止于发现问题,因为这是远远不够的。 因此,这个“亡”字,真正代表的是一种完整的能力——在竞争之前以及竞争过程中不断进行判断和决策的一种能力,它包括以下几种子能力:
我们把它们统称为思考力,它是一个人的决策系统。 以上每一种能力都有相应的科学原理、方法和工具,通过系统的培训学习都能够大幅度的改善和提升——以下所提到的各项能力同样如此。 口——本义:嘴。引申为口才人一生所有社会关系的建立和维系,包括获得我们所想要的结果和愿望,几乎都依靠说话交流来完成,因此需要我们具备一定的口才。 而口才的含义太过笼统,在不同的情景和需求之下,我们说话所体现的功能和达成的目的都是有所区别的。 有很多人表面上看起来口才很好,能说会道、滔滔不绝,但并不见得别人就喜欢他,更不见得他就能比那些不善言谈的人更有说服力。 因此,我们同样需要将口才进行功能区分,我们根据人际交往中说话的目的不同,将口才分解成以下几种能力:
尽管人生来就开始通过说话来进行社会交往,但因为没有掌握沟通、说服和谈判的技巧,因而不能建立良好的、有价值的人际关系,甚至得罪、伤害了他人还不知道为什么。而职业化销售人员更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与说服能力。 因为我们与人打交道,说话本身并不是目的,得到他人的认同、喜欢,并接受我们想要表达的观点、产品等才是目的,因此,我们将口才定义为影响力,它是一个人的价值传播系统。 月——本义:身体。引申为修身。事实上,作为偏旁部首的“月”字本义并不是代表时间,而是指身体。97%带有月字旁的汉字都与身体有关。 远古时期,赢主要靠强健的身体,身体不强健的话就要修炼身体,让自己强健起来。 但随着文明的进步,一个人要想赢,更需要靠大脑里面的知识和智慧,故而修身更重要的是自我修炼,包括赢字其它几个部首所代表的各种能力。 自我修炼是一件需要毅力的事情,比如有人本来想做50个俯卧撑,结果做了20个就嫌累不做了,有人想把英语学好,结果嫌背单词太痛苦,然后半途而废了……凡此种种,说明那些失败者都是管不住自己的人,除非有人监督。 古人说,修身在于慎独。 所谓慎独就是在没有人监督的情况下也能管住自己,谨慎从事。 因此,这个“月”字代表的就是一个人能够管得住自己的能力,或者说自我约束与自我管理能力。 除了管住自己,还得管好自己,因此,我们同样需要把自我管理按照不同的内容进行区分。 《四书五经》的第一部《大学》开篇就说:
所述内容正是告诉我们要想成就一番事业,该如何修炼自己。 这其中就涉及到几个不同的方面。比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一类,属于个人在不同阶段的成功目标类,诚意、正心是一类,属于心态类,格物、致知又是另一类,属于知识学习和研究类。 同时,“月”字本义所代表的身体也需要进行管理,我们称之为健康管理。 因此,我们把需要进行自我管理的项目归纳在一起,包括以下几种管理:
我们把这些自我约束与自我管理的能力统称为自控力,它是一个人的控制系统,也可以理解为效率系统,因为我们控制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效率。 贝——本义:古代代表货币。引申为用来交换价值的资本。贝,在古代曾经是最早用来作为流通的货币,因此,很容易被人理解为狭义的金钱。 所以我们经常看到网络上对“赢”字的拆解,把“贝”简单的理解为财富,因此说人要善于理财。 但如果将“贝”仅仅理解为钱财还是有点片面。如果我们进一步理解货币的根本作用,它其实是用一种价值换取另外一种价值的媒介,因此,从这种意义上来说,“贝”可以理解成用来进行价值交换的“资本”。 由此,广义的资本可以理解为金钱、权力、资源等等,甚至“美貌”、“智慧”也都是可以创造价值的。 如果没有背景、没有资源,我们就只能进入职场,靠自己的劳动获得财富了。那么,在职场上,我们靠什么来服务社会、服务企业,与社会交换价值呢?当然是“一技之长”,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专业和经验。对于职业晋升之后的管理者来说,还包括管理能力和领导力。 对于个人来说,“贝”当然也应该包括投资与理财能力。 因此,与“贝”所对应的能力系统是:
为了更好的体现一个人在职场上交换价值的能力,我们统称为专业力,它是一个人的价值系统。 凡——本义:其一,凡尘、凡间。其二,平凡、平常。凡的本义主要有两层意思。 其一,凡尘、凡间。把它放在赢字里面,则表示入世,了解人世间的需要,才能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该做什么。 因为商业的本质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其中的“人人”就是芸芸众生,就是凡世间的大众。如果我们不理解别人的需求,找不到别人的需求,我们就无法把自己的能力转化成价值,无法完成与“人人”之间的价值的交换,从而也无法成就自己,同时没有经济能力去购买别人所提供的产品或者服务。 创业做一番事业也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也好,都是如此,服务不好他人、企业或社会,也就成就不了自己。 从这层意思理解,“凡”就是确定自己的目标。 其二,平凡、平常,引申为平常心。 从第二层意思理解,“凡”就是要想真正的赢,反而不能急功近利,却要保持平常心。 同样是《大学》,其开篇就是这一段话:
第一句说的是目标。人生三大目标,第一,在明明德,学习知识,让自己有本事;第二,在亲民,就是用自己的能力去帮助他人,使他人获得进步、快乐和辛福;第三,在止于至善,就是说我们要不断自我完善,不断创新,这样才能持续的前进和成功。 第二句说的是怎样才能实现目标: 知道应达到的目标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详;思虑周祥才能够有所收获。 简而言之,就是我们常说的:知止有定,宁静致远。 这句话揭示了成功的一条重要法则,就是无论我们有多大的理想,都要学会知止,一步步实现阶段性的目标。 保持平常心,其根本是要知止,知道自己的阶段性目标。知止方能致远。 在后面的章节中我们将隆重的讲述,凡字背后隐藏的一套成功哲学,因为这是每一个成功者都应该遵循的法则。 因此,与“凡”所对应的能力系统是:
我们把它称之为驱动力,是一个人的动力系统,也可以理解为能量系统。 赢的五项修炼思维导图为什么叫“赢的五项修炼”对于成功有很多理解,但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成功,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赢。 但凡一个优秀的人才,往往都具备以下五大能力特征:
既然我们希望优秀的人才都具有五大能力,我们就必须研究这五大能力系统到底由哪些能力要素构成,如何从本质上认识、掌握这些能力,并且能够不断地进一步理解并应用。 这种不断研究、实践并提升自己的过程,就是一种自我修炼的过程。 《大学》第一章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文本。” 因此,我们将它称之为“赢的五项修炼”。 这套系统理论,它将一个优秀的职业人成功的能力归纳为五大能力,并通过对“赢”字的拆解加以整合,将中国传统国学智慧与现代企业管理科学比较完美的进行融合,并在企业管理实践中能够成为职场人士自我修炼与职业成长的指南。 “赢的五项修炼”意义所在“赢的五项修炼”不只是综合能力学习或者培训那么简单。 很多人拥有一个漂亮的文凭,或者自认为专业技能很强,但又得不到很好地发展,整天怀才不遇。 事实上,他们自认为的“才能”,很可能仅仅是一项专业技能,而上面所提到的很多能力都不具备。 对当前绝大多数的职场人士而言,“赢的五项修炼”系统将会帮助更多还在职场上迷茫和彷徨的人进行一次职业人生的重新认识和规划,让那些为自己长期处于成长瓶颈之中的职业人能够清晰的了解自己胜任能力的不足之处,使每个员工都能够快速建立起一个有价值的能力素养模型,更快速的进行弥补和修正。 正如杰克·韦尔奇所说,员工需要的不仅是一个工作机会,而是希望在工作中获得并积累未来终身就业的能力。 职场晋升不仅只靠专业的技能,要赢在职场必先拥有赢的能力。系统、完整的能力体系,决定职业发展能走多远。 职业化人才“赢的五项修炼”贯穿每一级职业成长阶段的不断精进,并且根据不同的职位管理能力需求进行各种能力的组合与升级。 因此,对于企业而言,“赢的五项修炼”系统更能帮助各级管理者了解下属的综合能力所在,并能根据各个部门的需要制定出更加具体的员工能力提升方案,帮助所有员工提升综合素质。 每个员工都有大幅度改善不同能力要素的可能,改善之后的综合能力将会以相乘的方式成倍增长。 因此, 如何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第一,构建赢得成功的五大能力体系; 第二,在这个体系的框架指导之下完成自我修炼和成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