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酒泉基地铁路管理处

 老沈阅览 2018-03-13

文章和图片来自网络

 

铁路管理处(简称:铁管处)

为铁路管理、运行与维护所付出的辛劳

   酒泉铁管处是目前我军编制内唯一的一支自行组织管内铁路运输、军人职工混编的特殊队伍。其所管辖的240公里铁路干线和100多公里各点号支线,全部裸露在戈壁滩和茫茫的沙海之中。部队分散在几百公里铁路线的点号上,营房四周除了几十年来

一茬茬官兵植起的“绿篱”外,再无绿色。
铁管处所属总长356公里的铁路,
全部裸露在戈壁滩和沙海之中

全处30多个点号,吃水是第一大难题。
尽管这些年部队为35个点号打出了31口井,
但有16口井的水是苦涩的,无法饮用。
生活用水只能靠机车运送。
点号官兵打趣说:“小点(号)的水,
贵如油,三天不送就发愁。”。

铁管处“70公里”点的菜地,

以废旧枕木为围栏,

围栏外就是浩瀚的巴丹吉林沙漠。

这里一年四季风沙肆虐,

官兵就经年累月地与风沙抗争。

巴丹吉林沙漠的沙子会借着风力

把铁路掩盖得无踪无迹。
这时若有火车开来,
全排、甚至连部的人都要出动清沙。
往往是人工清理出一段铁轨,
火车就前进一段,直到把火车送出风口!

铁管处“70公里”点,官兵们在铁路上清沙


1986年5月,
   酒泉地区遭遇罕见的持续6天6夜的狂风袭击。驻守在70公里点的养路四连所管运输线路被沙土掩埋了30公里,最厚处有一米多深,
军运被迫中断。
   该连战士姬和平在巡道时被大风吹下路基、迷失方向,在沙漠里爬行了一天一夜才被群众发现救出。部队领导接他归队时,他的第一句话是:“火车没有出事吧。线路通了没有?”

   铁管处原总工程师陈文汉,1958年、25岁从唐山铁道学院毕业,放弃留校任教的机会,自愿报名参军来到戈壁滩,参建东风基地。他爱人王学陵,毕业于唐山铁道学院建筑系,是和陈文汉同期来基地的大学生。他俩是真正为基地的建设和发展“献了青春献终生”!


   佟成山,由北京铁路局调到东风的技术工人。他长年累月风餐露宿在铁路沿线,妻子则在基地的一间四面透风土房中独自生活,因长年受寒生病、永远失去了生育能力。这种“同地分居”的生活持续多年。1983年,68岁的佟成山被批准离休。他理应回北京安度晚年。但一时却迁不了户口。等到组织上费尽周折办妥后,他已经忧郁地闭上眼睛、长眠在大漠中了。

   铁管处有数百位经过严格挑选从内陆调来的优秀技术工人。当年他们举家来到戈壁滩,为铁路的畅通,为导弹卫星的安全运输奋斗了几十年,如今老了,却像佟成山那样难以“叶落归根”。

   大漠中的芨芨草,悄无声息的存在着、生长着,为戈壁添绿。50多年来,铁管处先后有100多名官兵、职工、家属、牺牲、病故在戈壁滩。他们就像芨芨草,甘心默默无闻、呕心沥血,用几十年如一日的平凡劳动实现自己“献了青春献终身”的誓言,为航天事业谱写了绚丽的篇章。

感谢拍摄图片的东风人!


作者留言,感谢你精彩报道!因在网上没见作者笔名,特注明来自网络,再次感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