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通过合理机制,让员工达到股权激励的标准?

 besunnyaR 2018-03-13

德鲁克说:企业唯一的目的就是创造客户。创造客户的源泉是企业的产品或者服务,而提供服务或创造产品的是企业的员工。每家企业都希望自己的员工是优秀的,最好能够像《自动自发》、《把信送给加西亚》这两本书中所描绘的员工那样,只需上级下达指令,员工想尽一切办法完成任务。

问题是:好员工到底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培养的?好员工如果是天生的,那他应该具备哪些特质呢?他会到你的企业工作吗?你的企业能留住好员工吗?好员工如果是后天培养的,如何进行有效的培养?

今天我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企业培养好员工所需的两大法宝:第一、打造好的管理环境,第二、提升员工的幸福感。

一、好的管理环境

在招聘广告中,绝大多数企业对候选人任职资格的能力素质都有类似要求:忠诚度高、责任感强、积极乐观、具有奉献精神、感恩之心。由此可见,具备这五项素质的员工基本算是好员工了。这些素质受家庭氛围熏陶可以形成,同样也能在工作中受企业环境影响后天养成。

在《残疾小伙从配送员到外资连锁店的合伙人》(☜点击查看)这篇文章中,我们提到小曲所在的企业,拥有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符合人性的文化与管理、清晰的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合理的薪酬与绩效体系、公平的激励体系。与其说小曲是靠自己的努力奋斗出了今日的成果,不如说是这个企业良好的管理环境造就了小曲。企业若是有意愿、有方法去精心打造良好的管理环境,好员工完全可以在企业中后天养成。就如很多家长愿意将孩子送到部队接受锻炼,是一个道理。

企业在塑造好员工的管理环境中,出发点在于如何站在员工的角度想问题,员工对企业是有期待和需求的,其中最核心需求就是对幸福的追求,所以与其说是通过环境让员工努力工作,不如改变观念,让员工在工作中,通过努力,获得员工所追求的幸福感。以在工作中让员工幸福的“第一性原理”逻辑,打造企业的激励体系,解构出“幸福感”的核心要素,就能让企业的各项激励方案有效落地。

二、员工的幸福感

1、员工幸福感的决定因素

“企业让员工幸福才能赚到钱”,这是一个正确却又宽泛的理念,如何让员工幸福,值得企业家思考。

什么是幸福,按照经济学的逻辑,幸福是个人的全面发展,既包括个人生理性欲望和社会性欲望的满足,也包括个人潜能的开发。

我们展开来看,员工在被激励之后,能否在生理上让其得到满足,比如工资的增加、奖金的提高,其收入逐年递增。从社会性上讲员工的职位能否增加、声誉能否有所提高,从潜力上讲,员工的能力是不是逐年递增的。

站在员工的角度思考,就能制定出让员工满意的激励方案,员工满意,员工会有幸福感,就能够为企业创造出更多价值,同时让客户受益,那么企业就有收益,也会变得越来越好,则员工的幸福指数就能提升,最终实现客户、员工、企业三赢的局面。

2、如何让员工幸福?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有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社交的需求,尊重的需求以及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具体到员工的激励,比如我们服务的一家客户,是这样做的:

生存需求:

员工的工资待遇可比同行高20%-30%,企业告诉员工:先做好员工,再做好店长,买车买房,接来爹娘。朴素而真实的的语言,可以打动很多员工的内心,在收入方面,让员工有一份可观、体面的收入,建立一套含工资、股权、分红、奖励等多种形式的内在分配体系。

在生存方面,为员工提供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比如在工作环境方面,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降低工作强度,减少员工在途时间,让员工的工作更加高效便捷,顺应人性,想员工所想,在员工的宿舍装上WI-FI,并且要快。

安全需求:

员工的安全感源于自身能力的提高,做好员工的培训是提升员工安全感的最重要的方法。因此要在企业中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安排专人负责,提供不菲的专项培训费用,同时建立帮助员工应对灾难的爱心互助基金,收益范围包括员工本人与其直系家属。

情感需求:

在我们服务的这家企业,他们的做法是:

➀、在企业中,新店员到店面试,店经理亲自接待;

➁、在三天的试岗期,给新员工安排一位合适的师父带他,每天召开新员工成长总结会,让员工尽快融入团队;

➂、新员工试岗通过后,进行为期11天的集中培训,进行技术和企业文化价值观的集中培训;

➃、通过员工座谈会,让员工参与管理,有意识培养员工成为门店的主人;

➄、举办家长恳谈会,让家长通过亲自参与,支持员工的工作。

尊重需求:

员工得到尊重的时候,才是表现最好的时候,在这家企业中有员工转正仪式、拜师仪式、晋升晋级仪式、颁发荣誉奖章、优秀员工光荣榜等等,以这种昭示天下的形式,去肯定员工的价值,催生员工的自豪感。

自我实现需求:

在这家企业中,要把普通人,用成高级人,在“用”中“育”,在“育”中“用”,授权下属独立完成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始终注重激发每一位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做到“人人都管事,事事有人管”,让每一位伙伴的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孙子兵法》曰:上下同欲者胜。

这家企业所做的员工激励就是在精心策划“如何善待员工”这件事。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有云,“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善待员工就是善待自己,善待员工就是善待企业。被善待的人一般会觉得自己很幸福,在上述的企业案例中,员工的积极性得到极大激发,客户的体验非常好,企业的业绩逐年攀升,员工的幸福指数也在增加。

3、优秀企业善待员工的例子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很多外资企业就已经开始意识到给员工提供高福利的必要性。思科、微软先是将其管理结构变得扁平,并改变办公环境,高管与员工都在同一个开放区域内工作,大家的间隔只有几张办公桌,员工充分感受到了被尊重与平等对待。

除此之外,公司还为员工设计股权、期权激励方案,让每位员工都主动参与到公司管理当中,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

到了90年代,Google更是将员工福利推到了新的高度。为了留住优秀员工,他们建造保龄球场、启用“高级厨师 开放式厨房 山珍海味”模式、打造深得人心的工作环境、公平的晋升机会、向逝世员工的家属继续支付为期10年的半年薪,员工甚至可以在办公大楼里面洗衣、洗车、健身,他们几乎不用出大楼就可以解决日常的生活问题,而节省出来的时间都可以安心放在他们的工作上,享受着生活便利的同时一刻都不停止对工作创新的思考。

三、好员工是被激励出来的

这些知名企业善待员工的做法就是塑造良好的管理环境,现在的管理趋势是,很多企业的薪酬体系已从单纯的物质激励转向物质与非物质激励相结合的模式,其中非物质激励部分主要以高福利、公平尊重和职业发展来体现。

非物质激励的效果比较显著,也对提升员工的幸福感有着积极正向的作用;我们可以从那些好员工身上看到,他们最大的反应就是工作顺心、投入、积极性高。当然,一个每天开开心心去工作的人总比愁眉苦脸的人效率要高,工作环境中的正能量多了,好员工的数量也就多了,为企业创造的价值自然就提升了。因此,善待你的员工、提升他们的幸福感才是让企业提升价值的最有效方式。

企业关注的是员工能否为其创造价值,员工关心的是企业能否给予其幸福感。由此可见,企业持续稳健发展在于服务企业的员工能否极大地发挥其潜能去工作。物质财富仅是决定一个人幸福与否的因素之一,所以我们选择组合的激励方式,激发员工的潜能,为公司创造更大的价值。

总之,企业要为员工营造幸福感的环境,员工有了幸福感,就会努力工作,员工努力工作,客户就会满意,客户满意企业效益就会提升,企业效益提升员工的幸福感就会增加,如此形成企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你的企业是如何善待员工的?是如何去塑造好员工的?是否也为员工打造了好的管理环境?欢迎大家在留言区和我互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