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植树节~ 你知道吗? 植树习俗汉朝就有了! 但“植树节”却在1915年才出现, 而距离真正意义上的中国植树节 诞生至今,其实仅仅只有40年~ 苏州的古树与之相比, 可远不止这些岁数了! 植树节:种树不忘古木 咱们苏州自古就对两样东西尤为看重,一样是太湖的水,一样是姑苏的树。 苏州市园林和绿化监察所主任胡峻告诉看苏州记者:苏州大地,有古树名木2500棵左右。目前在姑苏区加上三个新城,受苏州园林绿化管理局直接管理,登记在册的古树有1054棵。在园林里面的古树名木有400多棵,道路、单位、民居、学校等,有630多棵。 20岁的猫可以成精了,10岁以上的狗即是老狗,蜉蝣朝生暮死,最多可活7天,100年有多久,对于树木来说,100岁树刚刚好可以踏入古树的行列,如有幸活到100岁,1054的数字即会改写成1055。 古树很多,能称作名木的不多,通过现代人的认知,要么像银杏王出生名门,生来含着金汤匙,要么是经过高人点化,如文徵明手执紫藤一般。 古树是一个城市的活化石! 它扎根大地, 同时也仰望星空。 它的每一道年轮, 无不看尽了人间的悲欢, 诉说着光阴的故事。 2500年的姑苏城历史足够悠久, 但是城里这1054位树先生加起来的岁数, 却能够穿越历史的迷障, 超越这2500年的姑苏城…… 苏州的古柏 比如看松读画轩前的古柏, 在网师园的众多植物中脱颖而出, 900多岁的柏树相传是网师园第一代园主 南宋吏部侍郎史正志亲手栽种的。 年龄虽大但树枝苍劲, 不同季节的古柏, 呈现出的是不一样的风景, 诉说的是不同的故事。 △ 网师园900岁的古柏 △附:网师园的龙爪槐 苏州的古银杏 在苏州,树龄超过千年的银杏树 有20棵左右。 但“树王”还得数东山镇北望岭下村的 这棵超过2000岁的银杏树! 在当地,村民都把这棵树视为神树, 还在树的旁边建造了小庙和香炉。 另外还有: 西山岛的宋代古樟、 东山紫金庵的800年双色玉兰, 穹窿山宁邦寺的800岁古黄杨, 东山镇区的千年紫藤、 碧螺峰下1500岁罗汉松...... 他们历经千秋风雨, 却依然苍翠茂盛。 我们在植树节寻访古树、感悟生命, 但对他们的保护, 不应该仅仅在植树节这天! 这些早在植树节诞生之前 就已经守护着这座城市的古树, 是根、是魂,需要我们代代呵护! 《那人那树那些年》 古树与医生: 不想让你再“落泪” 走进通关坊40号,一声声“吱吱吱”格外刺耳。高耸如云的广玉兰静静地伫立在黑墙白瓦之中,肤色黝黑的植物医生拿着望眼镜在树下仰望。 “一树一方案,今天脱下白大褂,戴上安全帽。”86年的张骥有些腼腆,他说这棵150岁的广玉兰因为影响了周围老苏州的采光,今天要进行“切割手术”。 “古树是活历史,它默默无声,却见证了历史,树下存放着多少代人的回忆。” 小时候受父亲,喜欢花草树木的张骥就会在院子里嫁接蔷薇。大学攻读园林专业,毕业后却做了一名植物医生。 事实上,刚工作那会儿,张骥也不知道怎么给树“看病”。“多看,多实践吧。”张骥说,这7年,他走遍了所有“医疗现场”:东山2000年古银杏、光福司徒庙的2500岁“清奇古怪”柏树、曲园里俞樾手植的紫薇树、定慧寺的古银杏…… 3年前,定慧寺的古银杏因长势太好,将大殿内的地砖翘起,一边是古树一厢是古建筑,如何“开方子”? “破坏古银杏不对,古建筑也得保护,冥思苦想了很久,削根!”张骥说,他们决定将20公分的树根削减为10公分。 除了给树“看病”,给古树名木“体检”也成为植物医生的必修课。在张骥的医疗箱里,放着听诊器、吊瓶袋、营养液等工具设备,每个季度他都要给古树“体检”。 每年的秋天,在东山的“银杏王”树下,张骥会先是观察叶片的颜色,掂量白果的重量,随后又拿出听诊器来听树的呼吸、再拿出铲子来“刮骨疗伤”…… 和古树名木打交道虽然有些枯燥,张骥却说,古树不一样,他喜欢和树相处! 张骥说: “古树记录历史,有时候我会在树下冥想,100年前是不是也有人在同样的树下,一动不动,思索些什么。” 因为爱古树爱得深沉,他不想让古树“落泪”,想让他们再活万年。 古树与法师: 我为老朋友写诗 2000岁的它是他的老朋友, 他为老朋友写诗20年。 “广果法师和2000岁的古柏” 晌午入古寺, 烈日照高林。 苏州光福镇司徒庙, 空气中弥漫着的香火味, 呢喃梵音散去。 午后,广果法师坐在院落里,静静地冥想。 司徒庙位于邓尉山山坞、最佳赏梅地“香雪海”的吾家山东麓,因庙内有千年古柏“清、奇、古、怪”,所以又名柏因社、古柏庵、柏因精舍。 相传,东汉大司徒邓禹协助刘秀平定天下封官后,曾云游四方,光福的美景吸引了已经有了退意的邓禹,他辞官后隐居光福,亲手种下四株古柏树。 “世人皆惊叹这四棵古柏,却始终没有懂它。”48岁的广果法师叹息,这古柏“清奇古怪”不是它的外在,而是它带给我们的精神指引。 1997年,广果法师在德阳万佛寺遁人空门,后又在峨眉山修行。 2004年,他云游至苏州,便在司徒庙出家。 “这四棵古柏只是宇宙间小小的传奇,却带给人无限的能量。”广果法师说,800年前的十几万伏的雷电将“奇柏”劈成两半,遭遇大劫难还能发根,“这是一种倔强不屈,是韧性,这是它内在的品德。” 14年前,来到司徒庙,广果法师便和这四棵柏树结下不解情缘。 清晨5点,他会在树下聆听鸟鸣。“这在古柏上筑巢的鸟都是鸟王,你听,现在是八哥在唱歌。”广果法师望着柏树枝头颔首微笑。 14年间,广果为柏树写下百篇诗歌。 参禅悟道趣无双 花开花落香雪海 客至远方同佛事 游历人间太湖坊 幸遇鱼村碧螺汤 涅槃城中观十方 福地大乘换世装 ——《老衲闲居邓尉乡》 邓尉山坞司徒庙,清奇古怪品格高。 裂断腰身剩薄皮,新枝依旧翠云垂。 广果法师谦虚说, 这些诗都是自己闲来写的, 是他和古柏的对话。 广果法师说:“古柏有灵性,经常在这树下参禅冥想,就能看透万物众生。”他是云游僧,走过西昌、张掖、德阳、峨眉、黄山等地,唯独苏州让他长久驻足。 3.12 《城市的年轮》 古树名木在今天依然承担着净化空气、 调节生态环境的作用。 每当夏日来临, 老苏州总愿意在古树下摆一盘棋阵, 既能遮阳也陶冶情操。 这是苏州人的习惯, 2500年或许因为古树,不曾改变。 苏州人崇文重教, 多少是因为苏州的树? 如今不得而知…… 但融入到骨髓里的谦虚儒雅, 倒是与经历岁月洗礼的古树名木像极了。 新苏州满目高楼, 岁月的味道愈久弥香, 苏州人身边的这群“老家伙” 仿佛从历史迷雾中走来的青衣, 浅吟低唱又突然无语凝噎。 因为有它们, 2500岁的姑苏城永不孤单! 文章采集百度收录SEO外链 |
|
来自: 昵称53417032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