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5 年4月6日(旧历乙卯二月二十二),盛泽北大街东段出灯会时酿成特大火灾,伤亡及财产损失惨重,痛定思痛之后,市政当局乃筹建消防组织,成立盛泽救火会,参加者甚众。

盛泽救火会 凌淦群 绘
以往凡遇火警民众虽自发救火,然无合适消防器材,只得用盆桶提水难以制服火魔。
救火会成立之后得到市政当局、商会及各行业同业公会的资助购置了人力消防设备——唧筒式人力水泵,时称水龙,其状为一椭圆形木桶,内可注水七八担,铸铁唧筒安装在中央,出水口连接帆布水龙带,由喷咀喷射,射程可达 10 米,对当年狭窄街巷和两层建筑已差强人意。操作时由左右各两名健壮汉子使劲交替压下杠杆使水流喷出,其余消防队员则不断挑水注入毋使中断。由于操作时左右两边交替揿下杠杆故称之为“揿龙”。操持“揿龙”颇似儿童之玩具“翘翘板”。
盛泽救火会袖章 俞振鼎 提供
救火会下分设东区救火会于东庙脚门内;南区救火会于乌新桥东堍;中区救火会于登春桥北堍;西区救火会于西庙脚门内,每个救火会内除设置“揿龙”外,还备齐钩、叉、梯、灯具和安全帽以备不时之需,平时白天至黄昏有人值勤,若遇火警则猛击乱锣为号,紧急出动,互相支援。

救火会火警哨 俞振鼎 提供
各救火会门面均漆成红色,市民称之为“龙房”。
相传端午日为水龙生日,是日各龙房聚集在东白漾畔进行消防演练,比试出水快、射程远,成为新俗。

救火会徽章 俞振鼎 提供
20 世纪三十年代初,西新街一带成为新兴工业区,丝织厂家密集,极易酿成电器火灾,相关行业乃集资购买燃油消防水泵车置于领业公所内,新式消防水泵车启动快,可直接自姚家坝浜内及西白漾抽水,射程又远,此后工厂区内火患得以消除。
三十年代中,盛泽区公所在嘉会当弄空旷处建四层瞭望塔以俯瞰全镇,若有火情用手摇警报器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