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考文综必考!】“中学生公民参与”专题(限时10小时)

 明月70dqy1i8yv 2018-03-13

这两年的北京高考文综卷,更加注重对“中学生公民参与”内容的考查,并且占有很高的分值。


例如2017年北京高考文综卷,涉及到“公民参与”的题型总分值达30分,占整个文综卷的10%。这些题型涉及的内容分别为:中学生庙会练摊、某中学生参与联合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行动的真实事例、城市规划中的公民参与、关于“外卖”的方案等。


2018届依然会加大对此部分内容的考查,因为目前文综卷的特点是紧扣社会生活,引导考生拓宽观察视野,关注社会现实,学以致用,要求考生具备较强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做到真正的学习、理解、运用。


那么,2018届考生,应该怎样备考最有效?这里给大家一些建议:


一、仔细研究20162017年高考卷中相关题型。


例如2016年高考卷第39题,“我为社区献一策”的社会实践活动涉及的调查报告。关于调查报告的内容是如何展现的?


特别是2017年北京卷第38题,要求考生拟撰写一篇论文,要求考生完善表格中的提纲和要点。那么论文的内容和结构是怎样的? 


39题,关于市场调研方面的内容,以“外卖”为切入线,以调查报告为载体,要求考生根据现实完善调查报告的内容。


高考文综卷,很多考生觉得题目很活,其中关键的一点就是运用性比较强,展现的模式也带有实践性,为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所以考生对这些内容的关注,能帮助考生明确方向,在备考中做针对性的备考。


二、关注身边的热点、焦点、痛点问题。


例如以下相关的问题:

1.中小学生睡眠不足问题;

2.城市电动车、老年代步车规范问题;

3.网游与青少年成长问题;

4.城市“光、噪音”污染问题;

5.网络直播问题

    等等。


三、关注相关参与的方式,例如上述的调查问卷、论文,那么正在举行的两会上,有5份“中学生提案”备受关注,因此考生更要关注相关的内容。

例如:

关于规范家政服务人员准入和企业管理的提案

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模拟政协学生社团

广东实验中学模拟政协学生社团

建议承办单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商务部、民政部

一、背景概述

据统计,中国家政行业从业人员高达2800万,2017年营业收入增长率保持在20%以上,人口老龄化、全面二孩政策等因素使社会对家政服务的需求不断攀升。然而,2017年6月22日,杭州某保姆纵火夺走了一位母亲和三个孩子的生命;7月,深圳一精神病保姆半夜与雇主抢夺7个月大的孩子……一条条有关家政服务行业的负面新闻令人唏嘘不已。


两者共同反映的,是中国家政行业的迅速发展与家政企业、从业人员服务水平低之间的矛盾。当前家政行业乱象丛生,亟待有关部门的重视及规范管理。


二、现状分析


(一)国内现行政策

我国在2000年起相继颁布了《家政服务员国家职业标准》《家庭服务业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且已有部分地区发布了关于家政服务中介公司及人员管理的区域性指导意见。但就施行情况来看,普遍缺乏实质性规定,落实难度大。


(二)社会调研结果及问题分析

本次社会调研在浙江省杭州市、广东省广州市开展,采用问卷调查、资料收集与访谈等形式,从政府部门、家政公司及从业人员等角度进行调研。结果与问题分析如下:


1.家政服务企业目前由工商部门等多部门共同管理,没有具体的主管部门,缺乏有效监管;行业投诉渠道不明晰,消费者难以维权。


2.中小型家政公司相关培训配套措施不完善,行业内部培训标准不一,家政人员职业技能水平有待提升。


3.家政公司存在隐瞒家政服务员信息的情况,从业人员信息透明度与真实性有待提高。此外,目前家政市场服务员准入证件类别繁杂且比较混乱。


4.家政人员准入门槛低,准入标准落实程度较差。


5.合同意识缺失。合同签订率低且内容不规范,各方权责不明确。


6.93.5%的受访人群认为有必要规范家政服务员准入。


三、建议


(一)明确主管部门,健全管理制度

1.明确行业主管部门,实现有效管理。建立统一的管理标准,明确对公司和服务人员的各项要求,建议采用规范的合同范本和工作流程。


2.建立管理服务平台,同步建立统一的家政服务人员与公司档案库,通过平台实现对家政人员与中介公司的管理,便利家政人员、消费者、家政企业间的信息交流。


3.强化督导监察,监管部门采取抽查方式对培训、证件落实、后期管理情况进行检查,每年每项对辖区内家政企业取40%抽查。要求家政企业定期上报从业人员流动情况,对违规操作、隐瞒欺诈的家政公司通报批评,严重者予以取缔。


(二)推进行业立法工作

目前已出台的多为指导性意见,缺乏法律效力。因此,建议加快有关法规及标准的制定,明确各方权利、义务。规范家政公司行业准入及管理,就消费者维权渠道予以法律明确。


(三)完善健康准入标准

1.全面落实健康证制度。统一全国各地区健康证版本,明确要求所有家政服务员必须取得健康证。建立全国性健康证网络查询平台。


2.设立精神健康准入标准。家政人员入职前,家政公司应确保其近两年无严重心理障碍及精神疾病受治疗史。入职后,规定公司有义务关注家政服务员精神健康状况,并进行相应处理。


(四)完善培训制度

1.培训规范制定

建议有关政府部门征集行业协会、家政企业代表意见,制定培训大纲,规定各项培训内容及最低时长,建议总计不少于20学时。明确要求家庭礼仪、法律知识、操守家务等基础内容做到岗前全员培训。


2.培训单位认证及证件统一

培训单位认证。由政府部门对相关企业、培训机构进行认证,培训设施与能力合格者方能进行人员培训,准许其发放统一的培训结业证书。统一证书版本、内容格式和填写规范,证书上应有统一标识,作为发证单位经相关部门审核通过的证明。


3.推动培训组织形式多样化

以企业与培训机构为主体,推动人员培训组织形式多样化。


(1)校企合作。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和职业院校合作开展培训。


(2)政府专项资金支持,在区域核心城市建立大型家政服务培训中心。


4.推动家政相关学科的发展。


(五)提升家政公司服务水平,加强从业人员分类培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