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能资本|解读华为的另类资本运作模式

 奔跑在成长路上 2018-03-13

导读

华为与对手思科的扩张方式不同。华为正在靠技术,探索出了一套另类的资本运作模式孵化一条能赚钱但是与主营业务关系较疏远的产品线——合资或者独立——卖掉或上市已成为华为另类的资本模式。分文不花合资模式,为华为战略性侵入新市场时,分担了巨大的风险。下面我们将分析华为是如何做到这一切的!

2003年,华为与美国 3COM 成立合资公司华为 3Com,顺利解决了华为重返欧美主流市场的大难题。而当时,华为没有掏一分钱现金,投入的仅是相关技术和销售,还有不到 1000人的团队。3年后,3COM开出 8.82亿美元的天价收购华为在华为 3Com里的股份。也就是说华为团队,在完成华为3Com摆脱危机的历史使命的同时,在 3年的时间里,为华为挣了 68亿人民币。华为已经备尝资本的甜头,合资正在成为华为战略性侵入和分担风险的重要手段。未来几年在华为的核心业务外的领域,合资公司将会源源不断地涌现。

过去的中外合资企业往往是“市场换技术”,华为为何能赢得跨国巨头们的青睐与厚爱呢?华为的诱惑力到底在哪里?其魅力在于:华为的技术、商业操作能力,能为这些跨国公司迅速地做大业务量,而使得这些公司的财务报表能满足股东们的需求。华为自 1998年成立以来,每年的研发投入都保持在销售额的10%左右。多年在技术上的持续积累,使得华为在 2006 年共拥有的专利为 2575项。正因为华为在合资中具有独特的技术吸引力,使得华为在合资过程中,拥有了很强的“话语权”。

2001 年,华为首次以出售的手段(任正非将当时很赚钱,但和华为核心业务关联不到的“安圣电器”卖给爱默生,兑现了 7亿美元),解决了国内过冬取暖和主营业务大发展的钱粮问题。作为一家非上市公司,华为筹集资金最有效的思路,显然就是“孵化一条能赚钱但是与主营业务关系较疏远的产品线——合资或者独立——卖掉或上市”。与此同时,华为的“门户”逐渐开放。任正非做大华为的想法是,与世界级企业建立整体的战略资本关系,试图通过“先私募引入战略投资者,再整体上市”的基本路径来借船出海、做大华为。2001年开始, 华为广泛地与国际大企业接触,打算出让 25%~30%的股份,同时吸收 5~6家企 业投资入股并成为华为的战略合作伙伴。为了平衡各方的利益并拥有控制权,华为设想每家战略投资者的持股比例均不能超过 5%。但因与各跨国公司的思路不合,任正非的这种构想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进展。这些跨国公司有的建议与华为在某些特定产品领域开展合作,有的希望能与华为成立“最好只有两方”的合资公司。 

2003年,与 3COM 成立“只有两方”的合资公司。而在合资过程中,华为发现了自己的非核心业务和未来趋势性业务,在这些跨国公司眼中,也同样能产生的巨大的附加值,于是,一系列有关合资的谈判在华为稳步推进。在短短的3年时间内,华为与西门子成立了鼎桥科技公司;与松下、NEC成立了上海宇梦通信科技公司,与赛门铁克成立“华赛”,与海底光缆工程系统公司成立“华海通”。而这些合资公司,在某种意义上来讲,是华为最终资本策略的部分尝试。早在 2004年开始,华为制定了先分拆后上市的思路。华为最终会将各个业务块分开,分别引入战略投资者,再实现分别上市。这种进退自如的战略投资方式,使得华为永远都不会伤到他自己。华为与跨国巨头的合作,遵循的是战略投资,而非风险投资。而明基、TCL、甚至联想,则是风险投资的做法,投资一旦失败,企业就会伤筋动骨。 

企业的发展要循序渐进,要先学会爬,再学走,然后再学跑,这是企业做到的最高境界。在国外还没有学会如何掌握和控制一个企业时,就用资本的方式来运作,就是没学会走,就开始跑了。你接上一个大摊子,没有调整别的企业的能力,怎么可能赚钱?华为做事的方式是,先让小狼去试试,看有没有肉。如果有,大狼全力跟进。

华为正在用相对“另类”的模式打造一个庞大的华为“系”。这种另类体现在两个方面,它不同于西方公司譬如思科、微软那样,凭借手中的资本,购并相关的技术型公司,以做全自己的产品线和扩大市场份额;也不同于联想、明基、TCL那样,以“看上去较低的价格”收购大公司已成型的标准化了的产品线,试图借助对方已有的市场资源和品牌,来实现“规模化”“国际化”。就目前而言,华为的这种模式是成功的。 

但华为这种成功模式,很难复制。第一,华为民营企业的身份,决定了华为可以自由地选择对外的合作对象和合作模式。华为的非上市公司身份,使得华为避免了冗长的审核与决策过程。论实力,中兴也较强势地对外合作,但它既是上市公司,又是国有企业。其资本结构不方便合资并做大合资公司。第二,跟华为的形象和实力有关。像华为这样有知名度的企业,在国内并不多见。而国内有知名度的企业,大多是“贸、工、技”起家,在产品和技术上没有太多的话语权,如果和跨国公司合资,只能是“以市场换技术”,最终还是被人牵着鼻子走。第三,跟华为的资本需求有关。华为在 18年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人才,在一些还未明朗的趋势性或前瞻性领域,养这么多的人才需要大规模的人力资源成本。而华为不是上市公司,无法从资本市场上去筹集资金,所以“以人才和技术换投资”成为华为的一条捷径。早期,华为曾经试图通过员工内部创业,来降低人力资源成本。但最终证明是行不通的。

选择与国际公司合资方式进入新市场,是像华为此类公司理性而明智的选择。理由如下:一是有利于现金流的健康。并购要一下子拿出大量真金白银,而合资方式投入的钱要少得多,而且是合资中的一方,往往可以以技术、人员、设备等入资。实际上,在华为的几个合资案例中,华为基本上是仅投入人员和技术而“不投分毫”就实现了合资的目的。二是规避进入风险。合资、并购都是比自己投资自己发展进入新市场更快速更积极,但并购要比合资更直接更快速,相应的风险也要比合资大得多。而在激烈的竞争背景下,华为选择合资的方式更为明智——不但更为快速而且还降低进入风险。三是战略进退更加灵活。与并购不同,合资往往不是“最终结局”。合资常常成为并购的一个步骤。而在合资的蜜月期结束后,适时进入或退出,要看双方实力的较量和策略的选择。最后,最为关键的是可以降低文化融合难度。实际上,很多著名的并购案最后失败的原因是由文化难以融合而 导致的。而华为的文化太强势,决定华为采取并购的扩张方式不易成功。以华为 的性格显然采用并购方式去强势整合“外来文化”,不如用合资方式以华为的强势文化“和平演变”外来文化的胜算更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