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擒住意马得清静,静定自然智慧生

 慈善行生 2018-03-13
图片
图片
武汉长春观
意马常擒性自明,金石良言真可听。擒住意马得清静,静定自然智慧生。
这一段又是一个对前文的一个总结,前面已经强调很多了,要去治性,要锁心猿拴意马,把意马狂躁的、动的这样一个欲念,后天的东西,我们把它收敛。我们不要说完全消除,只是说能够在可控的范围内控制住。我们前面打过这个比方,可能今天有新来的朋友,再把这个比方说一次。
我们的真性情假如说是一个马桩,我们后天的、野性的、欲望的、无法控制的、躁动的就是这个意马,那这个马是躁动的。
我们不要把这个马给拴死,拴死的话,这个马就勒死了,因为它的性子是烈的,它要往外走,然后这个绳子太紧,到最后只能是两败俱伤,它使劲要挣扎。所以我们在修的时候,不是说要完全消除,而是说在可控的范围之内把它控制住。
图片
此时此地
Wish you were here.
图片
长春观某处
图片
我们能掌握,我们的真主人还在,这个树桩我们还能明明白白地把它看见。然后我们有一个绳子,这个绳子就是祖师的教化,我们的戒律,然后拴着这样的一个意马,我们的野性,我们的狂躁,我们的不安分。然后这个绳子在这个马和树桩之间是有一个距离的。也就是说马是可以动的,它还可以跳的,然后它还可以吃草,它还可以喝水,它是饿不死的。慢慢的这个马的性子收敛了,它慢慢服从了,然后每一天很平淡,野性被控制住了,我们再进一步的。
这个绳子也不用勒得太紧,甚至有时候可有可无了。我们一步一步来。最后再强调更进一步的功夫,我们把这个桩子去掉了。马自然就是安宁的,人在那儿马到那儿,马不离开人,那就变成自然的,完全无为的,一开始人修道后面就是道修人了。所以很多朋友很多时候下功夫用错就是把这个绳子勒得太紧,没有给这个马犯错的机会,我们一定要允许犯错,勇敢犯错,只有面对错误,坦诚地面对自己的缺点,我们才谈得上精进,不要害怕犯错。
此时此地
Wish you were here.
图片
长春观某处
图片
图片
不要害怕修道过程中的波澜起伏,有时候可能会反复,有时候认为自己已经很好很好,三年没犯大毛病了,突然之间有一天又动了。这些东西都不要去较真,要允许自己去犯错,要处在一个自然的状态,要去适度,要掌握好这个度。然后要准确地把握这个马的性情,但是这个根本不能离。只要这个根本不离,我们就是祖师爷的弟子。离了这个根本,那这个马不管它在哪儿,那都是个野马。
妄想西天求摩尼,改过从新拿主意。此等至宝人人有,不远就在人心里。既有此宝何不现,层层欲里无虚觅。一切私欲都除完,不必西方见摩尼。
三教是一理,无论是佛家的见性,道家的修真,儒家的仁义,归根结底都是让我们见自己的真性,而要见这个真性,最大最大的阻碍就是私欲。这个好比一轮明月在天上,这个明月一直都在,它就是我们的真性情。但是被这个私欲、乌云、浮意遮蔽住了,所以你看很多的经典,很少去谈明月如何如何,大部分都是谈路怎么去走,比如说《太上感应篇》怎么去消除恶业,怎么积德累善,《清静经》告诉你怎么返本复元,澄其心,遣其欲,《内外日用经》告诉你怎么去日用,每部经其实就是一条路。
图片
图片
图片
接引我们来去除这个私欲,最后除完,你看到了明月就是明月,不假言语,无话可说,古今长存,就是这么简单。如果说没有除这个私欲,乌云密布,树下两个老人在那儿谈明月如何明月如何。旁边的人听了之后,你们胡说呢,明月到底是怎么样,怎么我没见过,两个人争、辩、论,始终没有一个人见过。倒不如说去除一切对于明月的谈论,我们只谈怎么去看到明月。
所以修道三教经典都是让人去修身的,是让你去从自己的身上下功夫的,是让你去做的。不去修身,三教就是一个空壳。咱们中华传统文化就是一个修身文化,就是修身的,字字句句是让你去改变自己的,用在自己身上的。只有改造自己你才谈得上你是一个信儒教的人,信佛教的人,信道教的人。而不是相信它的理论,喜欢它的文化,而是相信它内在的这种追求,它的接引。
生来是鬼死是鬼,生生死死总是鬼。有人能把鬼化过,便是真人无轮回。
这个鬼就是身中的阴气。纯阴为鬼,纯阳为仙,阴阳混合为人。能把这个阴除尽了就是仙。也就是前面所说的能把自身的毛病除尽,把自身的阴暗除尽,把自身的诟病除尽,我们就成道了。去除欲究本,就这么简单。
(编辑整理甘棠,作者陈景展道长,本文选自腾讯道学,转载请注明出处)
(欢迎大家投稿,来稿不限题材,择优选登有惊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