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康复-腰椎课程 广州3.13-15 太原3.16-17 开封3.19-21 上海3.30-4.1 武汉4.2-4 哈尔滨4.3-5 潍坊4.24-26 东莞4.28-30 北京 济南 南京 颈肩功能诊断与评估 2018 多城市-济南3.22 南京4.17 大连4.20 太原 武汉 哈尔滨 厦门 成都 哈尔滨 宝鸡 肌筋膜原始人训练 成都 3.23-25 郑州 4.21-23 北京 5.5-7 北京6.24-26 步态评估与矫正课程 厦门 3.23-25 西安 4.10-12 上海 6.12-14 开封 6.20-22 青岛 6.25-27 运动机能专家Guido老师课程 北京 3.26-31 6.18-23 腰 痛 腰椎间盘突出、 椎管狭窄、 腰椎滑脱、 腰肌劳损 等等 这些在老百姓心中耳熟能详的名字已经让人谈腰色变了,真实的情况真的有那么糟糕吗?或许也不尽然吧,很多时候我们会听到说拍了各种片子证实了确实是有突出或者是滑脱等等,但是我们需要了解的是,人体除了骨骼形成的结构,更重要的还有功能! 从运动康复的观点出发,面对疼痛我们可能需要考虑更多因素:身体姿态评估、运动模式评估、运动控制评估、呼吸模式评估、肌筋膜链评估、局部紊乱、环境、情绪、心理等等! 也有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忽略掉前面的所有问题,然而问题的本质可能就是我们常常不在意的!那么有没有我们可能我们注意了很多的细节,到最后还是感觉对问题的处理显的并不那么称心如意?根据最新研究显示,之前我们认为很多的肌肉损伤和疼痛其实更多的都是来自于 筋膜 筋膜分为浅筋膜和深筋膜:
浅筋膜主要感受人体痛觉、温觉、触觉以及本体感觉;
深筋膜感受挤压力和牵拉力! 正常情况下浅筋膜和深筋膜分别掌管不同的身体感受,大脑也能非常清晰的分辨出感觉的来源,但是当浅筋膜和深筋膜出现紊乱或者粘连的时候,这种信号传导就会出现错误,大脑就不能清晰的做出判断,那么就会出现疼痛的现象!对于下背痛来说,更多的损伤都是来自于筋膜的损伤和异常放电,所以我们需要更多的关注腰背部肌膜,而在这里我们重点介绍一下—— 胸腰筋膜 (图片截屏自艾氏解剖视频版) 胸腰筋膜在胸背区较为薄弱,覆于竖脊肌表面,向上续项筋膜,内侧附于胸椎棘突和棘上韧带,外侧附于肋角,向下至腰区增厚,并分为前、中、后三层。后层覆子竖脊肌后面,与背阔肌和下后锯肌腱膜相连,向下附于髂嵴,内侧附于腰椎棘突和棘上韧带,外侧在竖脊肌外侧缘与中层融合,形成竖脊肌鞘。中层位于竖脊肌与腰方肌之间,内侧附于腰椎横突尖和横突间韧带,外侧在腰方肌外侧缘与前层融合,形成腰方肌鞘,并作为腹横肌起始部的腱膜,向上附于第12肋下缘,向下附于髂嵴。中层上部张于第12肋与第1腰椎横突之间的部分增厚,形成腰肋韧带。前层又称腰方肌筋膜,位于腰方肌前面,内侧附于腰椎横突尖,向下附于髂腰韧带和髂嵴后份,上部增厚形成内、外侧弓状韧带。 胸腰筋膜可分三层: 浅 层 最厚,位于背阔肌和下后肌的深面,竖脊肌的表面。在胸腰筋膜浅层与竖脊肌之间存在着间隙,称胸腰筋膜下间隙,内有皮神经、脂肪及疏松结缔组织。正常情况,胸腰筋膜浅层有限制竖脊肌、增强竖脊肌作用力的作用,而胸腰筋膜下的疏松结缔组织则在胸腰筋膜和竖脊肌之间起润滑作用。胸腰筋膜中层位于竖脊肌与腰方肌之间,向上起于第12肋,向下止于髂嵴,内侧附着于横突,在竖脊肌外侧缘与浅层相融合,并成为腹肌的起始腱膜。 中 层 胸腰筋膜浅层、中层与腰椎的棘突及横突等结构组成了腰骶部骨筋膜室,其内容纳竖脊肌、横突棘肌群及腰神经后内、外侧支、营养血管,此骨筋膜室的存在可能是引起腰痛的解剖学基础之一。 深 层 胸腰筋膜深层位于腰方肌前面,又称腰方肌筋膜,它与前方的腰大肌筋膜相续,也是腹内筋膜的一部分。腰大肌筋膜与髂肌筋膜组成髂腰筋膜,包被腰大肌和髂肌,向下续于股骨小转子处。故腰大肌脓肿可顺此筋膜向下至股骨内侧处。由于炎症刺激,此筋膜增厚,脓肿被限制在此间隙内,有时可达数千毫升。骼腰筋膜也是引起髂腰肌筋膜室综合征的重要解剖学基础,这在腰大肌急性损伤中起重要作用。 |
|
来自: 昵称12253181 > 《解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