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哀伤与抑郁(四)

 咨询师曹丽君 2018-03-14

    这样,抑郁一方面与哀伤有类似的地方,而另一方面,有着因对自恋性客体选择而退行的自恋过程。一方面,它有着与哀伤相似的与所爱客体丧失所致的反应,而另一方面它以与相应客体过于粘着的关系为哀伤所区别,最后以至出现病理性表现。

    所爱客体的丧失为重要的标志,决定所爱关系是否冲突。强迫性神经症的出现就与哀伤产生的矛盾性冲突所取的病理性姿态有关,这时,爱的客体丧失后自责为代偿的主要形式,它仍是表现对爱的客体渴求的一种形式。在所爱的客体去世后出现强迫性神经症的抑郁诱使我们只考虑到力比多退行中病人自己的问题。
    抑郁的表现常由死亡导致的明显丧失事件所诱发,但其表现为由与客体关系中爱与恨的对立带来并因这种冲突而增强的严重退缩及失望的症状。这种一会儿真实、一会儿与过去相关的两难冲突在抑郁状态下被掩盖。若对客体的爱不能放弃,而客体自己却放弃了爱(死亡),爱只能逃入自恋性认同中去,这样,在替代的客体身上就能通过责怪(自责)、贬低与伤害发泄恨的情感,从而获得施虐的满足。
    毫无疑问,对抑郁中充分的自责能够与强迫性神经症中因客体而转向自己的施虐和恨的倾向带来的满足有着同样的性质。两种方式所要达到的目的均为间接通过自虐的报复方法指向原始客体并通过得病的方式以示抗议,同时,生病后就可使这种敌意相对减轻。这样,那个导致抑郁症发生的人,在这种有所指向的疾病过程中一般很容易地在病人周围环境中被挖掘出来。抑郁症对客体爱的投注就有了双重含义:一方面为对客体的认同,另一方面则因两难的冲突所致的转向自身实为施虐的行为。

    【◆抑郁症患者在所爱对象死亡或离开后,将自责作为代偿的主要形式,实际是在表现对所对象爱的渴求。
      ◆抑郁症状表现为严重退缩及失望,这掩盖了抑郁症患者对所爱对象爱与恨的对立、放弃与无法放弃的对立。爱只能逃入自恋性认同中去,这样,在替身——也就是自己身上就能通过责怪(自责)、贬低与伤害发泄恨的情感,从而获得施虐的满足。抑郁症患者通过自虐的报复方法指向所爱对象并通过得病的方式以示抗议,同时抱有重新获得所爱对象关注的期待。】

    这时我们已经能够理解抑郁症病人为何对自杀独有情钟——因而才显得那样危险。从最原始的爱的体验出发,强大的带有自我特征的自身之爱起源于我们还不太了解的自恋性力比多的释放,后者对自身受到伤害时的自我不能加以保护,由此导致生命有虞的焦虑。很久以来我们就知道,所有的神经症病人对自杀的念头不太明确,它不是起源于某种需要加以抵抗的冲动,而多在不明的力量驱动下导致行为的发生。通过分析我们清楚了,自我就象客体一样,象它所遭受的来自客体的、原始从客体外界而来的敌意一样回到对客体投注状态。这样,在自恋状态下,虽然客体仍是那客体,但它变成了自我自己因而显得法力无边。在对外的爱和自杀相悖的情景下自我仍以不同的途径受着客体的控制。
    【◆当伤害自己的是自己时,保护失效,抑郁症患者有可能因此觉得生命陷入危机之中并感觉焦虑。

      ◆抑郁症患者通过自杀来“杀死”所爱对象。
      ◆抑郁症患者的自我由于被所爱对象的自我取代,因而会感觉失控和无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