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希贵谈发展素质教育的“秘诀”:非常理想,特别现实!

 张福涛lu70kpm9 2018-03-14

民小编说


30年来,他亲历了素质教育从不被接受到形成共识的过程,更在基层工作中体会到发展素质教育“非常理想,特别现实”的策略。


今天,人民教育微信推出“发展素质教育”系列专题文章的第三篇,敬请关注!

     


01

学科核心素养要与素质教育的目标发生关联


《人民教育》:李校长,上世纪90年代您对素质教育是如何理解的?


李希贵:《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发布一年之后,2000年6月15日,教育部成立了《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编写组。当时我在山东高密市教委当教委主任。有些观念今天看起来特别简单明了,但当时却不是那么简单。举个例子,评价标准的问题,那时候评价标准是一元化的,就是按照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我们要研究如何通过评价发现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特长,围绕这个就讨论很长时间。那个时候,素质教育要形成共识,难度是很大的。


《人民教育》:从提出素质教育算起,至今已经有30多年了。您能不能谈一下这几十年素质教育在实施的过程中,到底取得了哪些成绩?


李希贵:其实我们从国家文件的相关表述可以看出这个脉络。从1999年“全面推进”,到2011年“全面实施”,再到十九大提出“发展素质教育”,国家对素质教育实施过程的判断是非常积极的,也基本客观地代表了目前国家基础教育推进素质教育现状。


十八大以来我们基层感受特别深刻的有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是高中课程标准的修订。因为这一次高中课程标准的修订提出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我们实施素质教育,怎么从过去以唱歌跳舞切入,深入到学科教学、学科教育的过程之中,需要我们把学科核心素养加以提取,与素质教育的目标发生关联,所以这是一个重大改革。第二件事是考试评价改革。随着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推进,选择性增加之后,推动了基层学校育人模式的改革,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可能,也落实了《教育规划纲要》当中“全面有个性发展”的目标。


02

发展素质教育不能盲目蛮干


《人民教育》:李校长,北京十一学校的整体改革近几年受到了广泛关注,还获得了国家教学成果特等奖。您从事教育工作几十年,从当高中语文老师开始,做过班主任、校长、局长,一路走来,您如何理解发展素质教育的具体内涵?学校如何把发展素质教育进一步落到实处?


李希贵:任何教育都必须通过它的主体来实现。第一,学校重要的是涵养一个生态系统,方便不同类型的学生的成长。这个生态系统有三个要素;一是更加多元的治理主体,不是校长一个人的学校,不是一套行政命令,而是从各个领域形成治理学校的组织结构;二是更加丰富、可选择的课程体系,不同的学生能够找到成长的通道路径;三是有面对学生的挑战,不断去改变自己、提升自己的老师。在这样的生态里,不同的学生才能得到成长。


第二,要把控好一对矛盾。既要让学生慢慢找到自己,又要实现学校的育人目标。调节这对矛盾需要从评价制度、选课制度等方面平衡,使我们在实现育人目标的过程中不过于粗暴,又尊重了学生的个性。


第三,实施素质教育的策略要“非常理想,特别现实”。“非常理想”,就是我们的教育追求始终不能变,回过头看,最初确立的关于素质教育的理想我们始终没有改变,始终坚守,但在实施过程中有各种障碍、困难和挑战,没有关系,我们慢慢解决,但是我们不忘初心。另一方面,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又特别现实,要正确面对眼前的困难和挑战,要找到问题背后的问题,找到一条能走通的道路,最后实现理想。所以处理好这个关系,也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如何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我认为要把握两点。一是一定要按照规律做事情,不能蛮干。发展素质教育和推进素质教育一样,也需要大家形成共识,需要不同的发展阶段,需要一点耐心,认真研究规律。二是要有自己的态度,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要永不回头。



戳视频,点击更多精彩!!!

03

这两个能力是未来社会特别需要的素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