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未来教育 | 未来教师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

 天下知仓 2018-09-22

前言

教师在未来应该具备哪些能力和素质?几位专家学者、教育领域的实践者,接受访谈,畅谈他们对未来教师能力和素质的理解。

未来的教师要教些什么

肖远骑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原副校长、华夏幸福教育总督学、上海师范大学嘉善实验中学校长

未来什么样的教师才是称职的教师?作为教学经验丰富的校长,肖远骑老师认为:

学校教育不仅是教授学生知识,还要在精神层面引领学生发展,好老师还应是学生成长的精神导师。“德者智”,有道德的人更智慧。精神导师是第一位的,文化导师是第二位的。

信息化时代,老师如果仅仅满足于教知识,就可能被淘汰。无论教师如何教书本上的知识,学生都能在网上找到更加丰富和全面的知识。我在人大附中教语文时,不讲学生能在网上找到的东西,而是讲自己的理解和真实感悟、思考。例如,讲《孔雀东南飞》这篇古文时,不仅讲文章内容,还讲中国几千年的爱情故事和爱情观,讲传统婆媳关系不好的原因。再例如,讲《荆轲刺秦王》时,还会讲中国的侠义精神。这样就加深了学生对文化现象和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了解。

教师要有方法指导和精神引导。网络时代,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识别能力、甄别能力、选择能力、质疑能力、反思能力、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批判性思考能力以及服务于社会的意识。这些需要靠学生和老师心灵的沟通和交流,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方法上的指导和精神上的引导,带领学生在生命的森林里找到出路。


互联网思维——未来教师必备的思维

刘飞

芳草地国际学校校长

随着技术的发展,未来的教育可能会发生变化。在互联网时代,教师应具备什么思维?芳草地国际学校校长刘飞认为:



互联网会改变教育,但是互联网改变教育的进程非常缓慢。未来互联网一定会助推教育的发展,教育+互联网会使教育实现飞跃。在此过程中,如何调整教师思维,并作用于学生,让学生跟上时代的步伐?这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另外,最重要的是要改变思维。未来的教师一定有互联网思维。

第一是“互”,共同体思维,一定要建立共同体——学校与家长、师生共同体、家校社会共同体。要想建立共同体,教师必须贡献智慧和情感。

第二,“联”,平台思维、跨界思维。主题教学实际上就是建立一个平台。吸纳家长和社会的力量,也是因为跳出教育看教育,可以更好地把握教育的主旨。

第三,“网”,网的特点是无中心,可以使教育更自主、更自由地发展。

互联网使世界变成了地球村,坐在家中就可了解世界的瞬息变化,这些对学生的视野、国际化素养有好处。关键是如何利用互联网,使其助推教育发展。要好好研究互联网。互联网非常有价值,例如,善解学情用传统方式不容易做到,但大数据方式提供了无限可能。数据的积淀可以反映出很多信息。未来用好信息化,用好互联网,对提升教育质量很关键,但是要适度,同时要注意,无论什么样的技术都是为了服务于教育。


教师应具备的三种素质

夏青峰

北京市特级教师、北京中学校长

多年奋战在教育第一线,夏青峰校长这样看待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这是永恒的话题,我们可能不仅要思考某个时代的东西,更应该思考永恒不变的东西。作为教师来说,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和素质:

第一,与孩子心灵沟通的能力。无论哪个年代的教师,与孩子沟通的能力最重要。教师一定要在内心中爱孩子。不仅要爱孩子,还要懂孩子。孩子的思维特征和语言表述方式与成人不同。教师能否读懂孩子?能否通过孩子的一句话、一个动作就能知道孩子在想什么?这需要教师放下成人的姿态,弯下腰来多与学生交流,与学生一起聊天、游戏、活动,多看看学生看的书,也许这样才能进入他们的世界,才能有和他们平等对话的资格,否则就很难进入学生内心。

第二,学科的专业素养。教师要懂得自己所教学科的本质、体系、发展态势,要有很好的专业素养。好老师与不太好的老师的区别是,好的教师两句话就能将问题解决清楚,而不太好的教师就同一个问题讲很多次,但依然讲不清楚,学生也会很累,这与教师是否具备深厚的专业素养有关系。

第三,与时俱进的学习能力和开放精神。教师通常是从学校到学校,如果不学习,就容易与社会脱节。教师必须了解社会的发展、儿童的心理、自己所教的学科,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同时要具备开放精神。从年轻教师到年长教师,教师慢慢会有守旧的倾向,难以接受新东西。只有保持开放心态,时刻保持新鲜感,才能与学生对话。


教师在教学设计方面的角色未来会更重要

方海光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教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版融合发展(人教社)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智慧学习研究院智慧学习白皮书首席研究员

未来,教师在设计方面的角色是否会变得更重要?方海光教授认为:

教师要提供各种个性化服务,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方面的角色会变得更重要。大家要关注国际化的走向。当学习的整个支持系统采用了互联网、物联网、区块链、大数据等支持方式时,学校的界限在淡化,国界也在淡化,同班同学可能来自于全世界。未来教师要应对的挑战,一方面是如何使数字时代的原住民更好地应用这些技术,另一方面是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带来的挑战。



结尾

每个人心目中都有自己期待的未来教育。你期待的未来教育是什么样的?

为贯彻落实《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研讨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探索新时期学校发展趋势和未来学校创建模式,推动基础教育学校创新发展,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决定召开成为“改变的力量——第三届学校(基础教育)创新发展研讨会”。

研讨会将于北京(2018年11月9日—11日)、深圳(2018年11月16日—18日)分别举行,将设置未来教育相关主题的探讨。欢迎你来一起探讨未来教育的模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