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中国“语文”这个概念来源于谁呢?丨语文与吟诵的渊源

 MAY的学习簿 2018-03-14

《文心》虽然论述了吟诵方法及其价值,但是既未用“语文”一词,也未用“吟诵”一词。

自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小学学白话文、口语,称为“国语”,中学、大学以书面语、古诗文为主,称为“国文”,因此“国语”或“语体文”又指白话文,“国文”或“文言文”又指古诗文。

如此一来,按照汉语的习惯,自然应该有人把小学“国语”和中学“国文”合称“语文”了,然而从文献上查寻却极其罕见,究其原因,是因为当时的白话文和古诗文之争,因此两者难以联合。

比如黄仲苏先生于1936年出版的《朗诵法》中说:

古有文笔之辨,嗣有韵散之分,近复有语文之争。[1]

在这里“语”(国语)和“文”(国文)是两个词组成的一个词组。

郭绍虞先生于1941年7月写的《〈语文通论〉自序》里说:

我以为施于平民教育,则以纯粹口语为宜;用于大学的国文教学,则不妨参用文言文的长处;若是纯文艺的作品,即使稍偏欧化也未为不可。

因此,我们此种主张,比较适宜于大学的国文教学。是则本书虽名为《语文通论》,仍只是《学文示例》——大学国文教本——的序而已。[2]

在这里,“语文”的确是作为“国语”和“国文”的合称而使用的,但是看其行文,还是一个词组而非词。

这样的词组民国之前也有。有人发现清朝的蒙书就有《语文》一种,其内容则是《幼学成语考》之类,则这个“语文”也是一个词组而非词,乃“语之文”也。

此外,在清末民初,“语文”一词经常作为“语言文字”的缩略语,如“译学馆,意在通晓各国语文”,或者“语言文学”的缩略语,详见张毅《六十年“语文”史论》[3]。

那么,是谁第一个把“语文”作为一个教育学科概念来使用的呢?

这个文献颇难考证。从目前我所接触的民国教育文献来看,叶圣陶和朱自清先生于1940年夏开始撰写的《精读指导举隅》《略读指导举隅》两书似乎是最早提出“语文”学科概念的。在“前言”里有这样的话:

原来国文和英文一样,是语文学科。[4]

把“语文”作为一个学科,涵盖于“国文”之上,这句话标志着“语文”作为一个学科概念的诞生。

1950新中国第一版语文教材的“编辑大意”说:

说出来的是语言,写出来的是文章,文章依据语言,“语”和“文”是分不开的。语文教学应该包括听话、说话、阅读、写作四项。因此,这套课本不再用“国文”或“国语”的旧名称,改称“语文课本”。[5]

这个定义直接来自叶圣陶先生。

吕叔湘先生在1978年4月22日以《中小学语文教学问题》为题的讲话中说:

语文这门课,是老办法小学叫国语、中学叫国文好呢,还是想法统一起来?当时有一位同志提议说,我们就叫它语文行不行?语也在里头,文也在里头。后来就决定用语文这个名称了。[6]

这位同志是谁?张志公先生在1979年5月的《说“语文”》一文中说:

原来的“国语”和“国文”,经过研究,认为小学和中学都应当以学习白话文为主,中学逐渐加学一点文言文;至于作文,则一律写白话文。总之,在普通教育阶段,这门功课应当教学生在口头上和书面上掌握切近生活实际,切合日常应用的语言能力。根据这样的看法,按照叶圣陶先生的建议,不再用“国文”“国语”两个名称,小学和中学一律称为“语文”。这就是这门功课叫作“语文”的来由。这个“语文”就是“语言”的意思,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在口头谓之语,在书面谓之文,合起来称为“语文”。[7]

因此,新中国“语文”这个概念的确来自叶圣陶先生,而叶圣陶先生初次确定“语文”这个名词,就是在《精读指导举隅》的“前言”里。


[1] 黄仲苏著.朗诵法[M].上海:开明书店,1936:122.

[2] 郭绍虞著.语文通论[M].开明书店,1941:自序4.

[3] 张毅.六十年“语文”史论[J].北京:教育学报.2013.12:118-125.

[4] 叶绍钧,朱自清著.精读指导举隅[M].商务印书馆,1944:前言11.

[5] 周祖谟,游国恩,杨晦,赵西陆,刘禹昌,魏建功编.高级中学语文课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0:1

[6] 吕叔湘.中小学语文教学问题[J].江苏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78,(第2期):2.

[7] 张志公.说“语文”[J].语文学习,1979,(第1期):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