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十四章 道德准则丨《故事技巧——叙事性非虚构文学写作指南》学习笔记

 冬天惠铃 2018-03-15

第十四章 道德准则

事情要么发生了,要么没有发生。

——泰德·康诺芙

咋一看,这本书废话吗,仔细想想某些时候这也确实不容易。

诚实报道、实事求是、开诚布公。这话说说容易,现实生活中想做到“即使偏离现实会让故事富有戏剧性、思路清晰、风格独特,也不捏造事实”可不是一件容易事。

这一章讲的是叙事道德。这个问题似乎与我们关系不大,其实不然,大多时候制约我们放开了写的并非写作技巧,恰恰就是道德问题。

特别是亲身经历的亲朋好友的某些事,写了会不会朋友就没得做怎么办。

1

挑战

语言很难描述复杂的世界。

任何描述世界的尝试都会改变现实,改变就意味着道德抉择。即使目击证词是可靠的,任何重构的叙事也只能做到接近真实事件。

更别说还有一句话叫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哪。

不过并不是说我们做不到完全真实就可以放弃写作真实性了。我们必须做到接近真实。并且还要做到毛主席说的,“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

2

背弃信义

拼凑人物只能出现在虚构文学中。

这一点都是没什么异议。不过我的经验告诉我做到这些并不容易。看来那些劝我写小说的还是有道理的。

3

回忆录的道德准则

忠于事实,如实地描写现实世界,或者凭借记忆和想象向读者展现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如果你为了写出更好的故事而篡改事实或者编造事实,这就是虚构作品。但是你运用事实来讲述自己的经历故事,这就是创造性非虚构作品。

这段文字,比较难理解的是“如果你为了写出更好的故事而篡改事实或者编造事实,这就是虚构作品。”

一开始我看上去有点晕。看了几遍之后才明白,它的意思是如果你把目标放在故事好看、吸引人,然后去胡编乱造这就是虚构。

但是如果重点放在自己的经历故事上,即使某些地方虚构一些细节与对话也无所谓。

关键是要有个度。创造性非虚构作品介于虚构文学与非虚构文学之间。

如果强调真实性那么文字就会像素描线条,因此创造性非虚构作品是需要着色的。着色,即用想象力填补空白(即对细节的模糊记忆)。

我写回忆录的时候就碰到了这个问题。原来这是可以着色的。好吧。知道怎么办了。回头我把那些对细节的模糊记忆都给补上。

着色,只是获得“情感真像”的方式。细节虽然不能做到实事求是,但是可以抓住故事的真实意义。

4

推测

记忆模糊的细节可以用推测的方法写出来。但是运用多少推测合适还没有定论。

5

出示身份

不难理解就是讲故事的人是谁,即故事出处。

非虚构作品真是麻烦。

6

沉浸

新闻记者的四项准则:

(1)说出真相;

(2)独立思考;

(3)最少伤害;

(4)有责任心。

有些写沉浸式文章的作者会做卧底,算是体验生活吧。

7

背叛

背叛讲的是叙事记者与信息提供者之间的关系。

不过也有处理得比较透明友好的。

8

故事结构与风格

追求故事的时候,最有道德的非虚构作家也会被不道德所吸引。

这个在公众号里面比比皆是。几乎每天我都能收到“不道德的故事”。一些网站的小视频也是这样,不是对老人不好的,就是虐待儿童的。

当时还不知道为什么哪。原来这些内容吸引人。

故事需要主人公,不幸遭遇赋予人物强烈的责任感去解决困境。故事还需要高潮。阴暗面可以通过一件小事折射出超过它能承载的重大意义。故事还需要解决问题。所以诱惑必须能够收拾残局,而且要比现实生活更彻底。

9

技巧

诚实。

10

心灵的道德习惯

给非虚构叙事作家的提问

1.如何知道,呈现什么,真像我所说的方式真实发生了吗?

2.这是真的吗?谁说的?

3.是否通过正当渠道获得的事实,并且是正确的事实?

4.完整吗?来源单一还是多渠道?是否用其他亲历者的回忆验证过?

5.是否通过书面渠道获得证据?如果证据是下雨,会不会看看天气预报核实一下?

6.对信息来源是否信心十足?我会不会被错误信息和花言巧语愚弄?

7.目的合法吗?目的是揭露真像还是取悦大众?

8.是否因为缺乏消息来源,而降低真实性?需不需要编者按告诉读者故事的来龙去脉?

9.是否愿意毫无保留的介绍我的创作方法?

这些就是所谓的“检察官编辑法”要提的一些问题。这个也就是我们的自我检查机制所要做的。

总结

这一章对我来说重要的是回忆录那部分。

熟练运用着色、推测。

此书到此结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