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独具特色的道教文化研究:读《道教农学思想史纲要》

 秦岭之尖 2018-03-15

文/刘军峰


道教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母体的一部分,深深地扎根于中华民族深厚的信仰之土中,成为涵养民族文化精神、培养世人道德心性的重要思想来源。


道教所蕴含的不仅仅是道法自然、天人合一、重生贵杀、无争止杀此类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方面的思想文化瑰宝,其信仰文化体系中还包含着对现代意义上所谓化学、医学、文学、天文学、地理学等内容知识的关切和阐释。


而近些年来,随着对道教文化持续深入的研究,诸多学者苦心孤诣,开始尝试从不同视角来看待和认知道教的具体面貌,如袁名泽教授所著《道教农学思想史纲要》(人民出版社,2016年2月出版,下文简称《思想史纲要》)即是从道教农学思想的角度,结合道教历史阶段性特点,研究道教农学思想发展进程的一部著述。

袁名泽著《道教农学思想史纲要》(资料图)


中国历代王朝、各种学术理论和政治主张均强调“以农立国”、“重本轻末”、“无农不稳”等思想,作为土生土长的中国宗教的典型,道教农学思想自然是中国传统农学思想大集合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子集。

《思想史纲要》对此亦指出“食为命之基,不可斯须去之也。”“道士”不乏对农业生产的关注,也不乏对农业生产经验的总结和锤炼,在“道士”的这些关注、总结和锤炼的过程中,独具特色的道教农学思想得以形成,因而道教思想发展史,也可以说是一部道教农业思想史,一部道教科技史。


《思想史纲要》以“史”为“纲”、以“史”行“文”,从理论逻辑、思想理论的综合视角,对道教农学思想发展的历史,以及各个时代道教农学思想之间的差异性问题进行探讨研究。


该书作者指出,道教农学思想在历史上、逻辑上和理论上都具有必然性:道门人士的山居环境为道教农学思想的产生和发展提供自然基础;先秦和秦汉文化中的学说和思想是道教农学思想产生和发展的思想基础;我国古代科技发展和道教但求长生久视的社会态度是道教农学思想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基础。

道门人士的山居环境为道教农学思想的产生和发展提供自然基础。(资料图)

道教产生于东汉末年,而截至此时期,智慧的中国人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农业生产经验。


伴随着此前人们对于农业生产经验不断地收集、总结和思辨,儒家、道家、兵家、法家、杂家等一批学术流派著作中也收录了一定数量的农学思想内容,这些都成为道教农学思想的重要理论来源。


具体针对早期道教农学思想的渊源与产生,该著以中国远古神话、《易经》等为例予以说明,认为在充分体现人类想象力的神话神谱中,“神”的设置折射出以天、地、人“三才关系观”为核心的哲学思想,体现出人在农业生产中的主体性地位。


该书举隅具体神话,诸如盘古化生万物、“刀耕火种”的神农、伏羲神话故事等,认为其中隐含着道教创立之初的农业起源观及其农业技术思想。


《易经》关于“易”的物质层次性、“阴阳”关系规律等思想内涵入手,该书作者对道教早期农道观念的哲学意蕴进行阐释,认为早期道教的农道思想在物质结构论、人与自然关系观、季节变化与农时观、农业灾害观、农业技术思想等五个方面对《易经》进行了积极的吸收。

“刀耕火种”的神农(资料图)


从东汉道教的创立到隋唐之初,为道教农学思想初步显现与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此时期道教经典和其他道门著述中也屡屡涉及“农道”和“耕道”的观念,这是道教农学思想形成的重要标志。


该书作者通过举要《道德真经指归》、《列仙传》、《淮南鸿烈解》、《太平经》等此时期的道教经典,论述了道教中十分强烈的农时观念、“地宜”思想、“灾害”观念等。


《道德真经指归》强调“田甚芜,农事废,不耕治而失时”;《淮南鸿烈解》讲求“教民养育六畜,以时种树、务修田畴”;


《刘子》卷三《贵农》专篇作为典型的农学著作,为统治阶级提供了两个具有可操作性的重农主张:其一、去奢戒骄,重视积蓄。其二、确保农业劳动力的质量与数量。


南宋高道陈旉(资料图)




随着斋醮科仪、神仙谱系、道教组织及理论的完善与发展,唐宋之际道教农学思想出现繁荣之势,此时期出现了诸如《亢仓子·农道篇》、《陈旉农书》等专门的道学农书,“药农”思想亦成为该时期道教农学思想的一个突出特色。


该书作者在对此时期道教农学思想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具体以南宋高道陈旉所著《农书》“耕耨之宜篇第三”、“六种之宜篇第五”、“粪田之宜篇第七”所述作为例证,论述道教“耕道”思想,尤其就“六种之宜篇第五”中关于生态防病虫害法等“药农”思想进行了阐释。


此时期在道教医学的推动下产生出来的“药农”思想,是道教农学思想对我国农业和农学史的一个特殊贡献。


唐宋以降,元明清时期是道教农学思想进一步发展的历史时期,根据该书作者的研究,农道合修思想在整个道教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另外此时期,全真道的水利建设思想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全真道士王志谨在终南山地区兴修农田水利的珍贵史料,也可以突出反映出道教徒对于改善农业生产环境的积极重视。


明代著名道教学者朱权《臞仙神隐书》、《茶谱》等亦从天象学、气象学等角度阐述了农事活动的宜忌,成为道教科技史、农道思想史研究过程中应该特别关注的重要著述。


明清时期,经济社会形态发生根本变化。(资料图)


明清之后,道教农学思想渐渐转变其发展轨迹,经济社会形态发生了根本变化,由单一农业社会步入农工商并举的社会形态,这给产生并形成于农业社会的道教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困境,尤其是近现代经济对道教宫观经济的冲击体现得较为明显。


针对此种状况,以及道教农学思想发展的未来趋势,该著作者指出,道教农学思想要紧跟形势变化做出相应的策略调整,与未来社会经济形势保持一致,要适应政治文化的需要,适应市场经济形势的要求,突出道教本身的文化特色与优势。


道教自身发展中要建立相应的经济技术探讨机制,积极参与不同级别的科技研究,在为国家经济发展服务中推动自身经济的发展。



最后,再次细品该著,在史学梳理上,该著所述内容历史性、逻辑性十分紧密,内容详实而丰富,通过史论的结合论述,针对道教农学思想的发展脉络、内涵旨要多有发微之见。


从学术研究史的角度,较之于道教其他方面的研究,道教农学研究的著述确实不多,道教农学思想史方面的理论成果则更不多见,因此《思想纲要》一书的问世无疑可以补道教文化研究之阙,确实是一部正当其时的可读之作。


(编辑:景卿)

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