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种植堂者[1]

 Job622 2018-03-15

 

    对应于不同的植堂法,植堂者一般分为三类,分别为“牧者型”、“催化型”和“使徒型”。[2]


 


牧者型植堂者

目标

开创并牧养教会,直至其发展壮大,能够兴起本地人来作牧师,供应他们的需要

方法

由植堂者牧养教会;如果植堂者是宣教士,通常在兴起本地人作牧师后便前往他处植堂

假设

只有兴起本地人作牧师并供应他们的需要时,教会才算成立

适用

范围

适用于教会增长速度适中、相对富裕的地区,且有受过训练的牧师

优势

带领人训练有素,事工质量高;

教会和社区有长期关系

劣势

极少带来教会倍增;

植堂者滞留太久;

无法调动当地平信徒的积极性,依赖专业人员和外部资源;

制约浪潮的发展速度;

例子

大多数西方植堂者

 

 

 


催化型植堂者

目标

开创的教会能够促生多个教会,并且掀起植堂浪潮

方法

植堂者开创规模大且强盛的教会,然后留任牧师或是提供资源,协助这个教会建立多个子教会

假设

在正确的带领下,建立在最佳地点的教会能够倍增子教会

适用

范围

适用于对福音反响适中、有潜力建立多个教会的城市区域

优势

促进教会的再生;

新教会之间有联系;

在当地有长期关系;

劣势

植堂者必须恩赐出众;

有时所创教会无法发展到再生教会的程度;

依赖植堂者的恩赐才干;

植堂者离开后,教会可能无力再生;

教会能再生,但无法倍增;

例子

华理克,鲍勃·罗伯茨

 

 

 


使徒型植堂者

目标

倍增不依赖植堂者及外来资源的教会

方法

植堂者装备他人,自己不担任牧师。培养本地信徒并将教会事工交予他们;

植堂者快速离开,前往别处植堂,把教会事工交托给当地带领人。

假设

当地平信徒接受装备就能牧养并倍增教会

适用

范围

适用于多数地区,特别是教会增长迅速的地区和农村地区

优势

促进教会倍增;

提升平信徒主人翁意识,推动平信徒事工;

不依赖外部资源;

劣势

起初发展进程缓慢;

有时当地信徒不愿意带领或没有能力带领;

平信徒带领人软弱无力或缺乏训练;

多数植堂者不知如何使用该方法;

植堂者需经常变化工作地点;

例子

汤姆·斯蒂芬斯(Tom Steffen),乔治·帕特森(George Patterson)

 



[1]克雷格·奥特(Craig Ott),吉恩·威尔逊(Gene Wilson)。《植堂世界》(Global Church Planting)(香港:中华三一出版有限公司。201712月第一版)。103-05。为了便于浏览,笔者将原书中三种植堂者并列对比的排版格式分开,以三种模式各自以表格的方式单独陈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