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健康头条的作者王士博医生遇到了这样一件事:他的患者老李叔因为脑出血复发又住院了。 大概一年前,老李叔就因为脑出血住过院。治疗后恢复得还成,没想到一年后,因为再次出血而收进了病房。 老伴说,老李叔一年来血压一直控制得不好。究其原因,除了生活方式不够健康之外,老李叔服药的依从性和规范性存在不少问题。血压来回波动,导致了再次中风。 其实,老李叔只是用药不规范的老年人的一个代表而已。 但经过这件事,王医生觉得很有必要跟大家讲一讲,如何合理规范地用药。 常见的 6 大用药误区 图片来源:123rf.com.cn 正版图片库 1. 不遵医嘱,自己「加减」药量 有些朋友总抱有这样的想法: 多吃点药,就能好得快。 我昨天好像忘吃药了,那今天吃双份儿,把昨天的给补上。 「是药三分毒」,我好像好了很多了,不用吃药了。 错! 举个例子来说,随意改变降压药的用量,很容易造成血压的波动,不利于稳定降压。这种波动可能自身察觉不到,却在不知不觉中加重了血管的结构和功能损伤。而降糖药物剂量的随意调整,一旦造成低血糖,也是很危险的事情。 这种「我觉得应该……」的想法,往往事与愿违,不但延误治病,还可能造成病情加重、药物中毒等不良后果。 2. 吃错药或者重复服药 这个药是怎么吃的来着? 小心! 因为记忆力减退、痴呆的原因或受文化程度的局限,有些朋友,在刚开始服药时,还能记得服药方法和注意事项,但不久就忘了或记混淆了。 加上有些药片的大小、颜色等外观差不多,扔掉了外包装后,很难区分。一些人却不经确认,就自己凭印象服药。因此而发生吃错药或重复用药的问题。 3. 多种药「搓堆儿吃」 这么多种药,一种一种吃也太麻烦了,一口吞多省事儿啊,反正都是吃到肚子里治病。 错! 一方面,药物要发挥最大的功效,需要用对时间。肠胃中的内容物,也有可能影响药效的发挥。 另一方面,药物之间可能存在相互作用,可能因共同服用而降低效果或增强了副作用。 这样图方便的行为,对健康并不利。 4. 盲目轻信偏方 听他们说这个偏方说很有效,我也来试一试。 错! 广告或所谓的民间「偏方」「秘方」中疗效好的不像话的药,却常常并不可靠。不起作用,浪费点钱还则罢了,万一因此而延误病情、药物中毒,可真就得不偿失了。 5. 只相信说明书 说明书上说的肯定是对的,看说明书就行,用不着看医生这么麻烦,还不一定靠谱。 错! 临床上,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适当地加减药量或进行药品之间的搭配等。(其实,大多数情况下,医嘱也是和说明书相符的。) 另外,有些人看到说明上显示药物不良反应很多,就不想服药了,这种因噎废食的做法,也是不对的。 图片来源:123rf.com.cn 正版图片库 6. 非处方药更安全 非处方药一定是安全的,什么服药时间、剂量、次数和疗程都不重要。 错! 治疗感冒的不少药属于非处方药,有些人认为吃了「白加黑」不够,就再来点「康泰克」或者「泰诺」,感冒才能好得快。但是这样吃药可能会引起头晕、嗜睡,加重肝肾负担。 非处方药,也要按照说明书或医嘱服用。 还有诸如「吃点药防病」「保健品替代药物」「自我诊断自行服药」等误区,也不少见。 对中老年患者来说,生理功能逐渐衰退,药物的不良反应概率高于青年人,且用药种类越多,这就更需要重视合理用药,避免不良反应,并让药物发挥最大的效果。 图片来源:123rf.com.cn 正版图片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