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野圭吾的封面设计师铃木成一,自述了 150 个设计的背后过程

 昵称535749 2018-03-15

设计书:铃木成一装帧手记

设计书:铃木成一装帧手记

  • 作者:[日] 铃木成一
  •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 出版时间:2018 年 1 月
  • 日本书籍设计名家铃木成一,成立工作室近30年来,经手10000余件作品。粗略算来,平均不到一天就要完成一件作品。在如此惊人的工作量中,他却有两项坚持:一是必须阅读原稿后才动手设计,二是不满意就坚决不交稿。...

    本书简介

    日本书籍设计名家铃木成一,成立工作室近30年来,经手10000余件作品。粗略算来,平均不到一天就要完成一件作品。在如此惊人的工作量中,他却有两项坚持:一是必须阅读原稿后才动手设计,二是不满意就坚决不交稿。即使被出版界抱怨为“拖稿惯犯”,他的设计邀约依然源源不断。为什么他的装帧设计总能让人眼前一亮?如何选择开本、纸张、装帧形式以及特殊工艺?在设计思路枯竭时,要如何获取灵感?怎样才能形成设计的“独特风格”?那些令人叹服的装帧作品是如何诞生的?

设计

曾梦龙昨天


有这样的装帧家存在,对作家而言真是幸福。再也没有哪位装帧设计师像他一样,能让作者看到自己的书时,有种眼睛一亮的感觉。——村上龙

作者简介:

铃木成一,平面设计师。 1962 年生,日本北海道人。毕业于筑波大学艺术系。大学在校期间便开始接触书籍装帧设计, 1992 年成立铃木成一设计工作室,专注书籍设计。代表作品已超过 10000 种。被东野圭吾、村上龙屡次邀约的设计“神之手”,曾为村上龙、宫部美雪、东野圭吾、角田光代等多位日本文学大家做封面装帧设计。 1994 年荣获讲谈社“出版文化奖之书籍设计奖”。 2010 年出版《装帧之美》。

书籍摘录:

自序:制作令人爱不释手之物

我从事装帧工作将近 30 年了。

在这本书中,我选出了从开始装帧工作到目前为止所设计的大约 150 册图书。这些书使我浮想联翩,种种往事涌上心头。有关这些图书设计的背后故事,当时我的所思所想,还有平时想说而不能说的压力,等等,在此也向各位一吐为快(笑)。

再次审视自己装帧设计的这些图书,我并没有感到自己的设计水平在渐渐提高,只觉得自己在为人处世方面有所见长。即使现在,我设计的图书在没有制作出来之前,总是不知实效如何,在制作出来之后,也总会想这样设计真的好吗……多少都会有些不安,感到有压力,觉得很紧张。

书的内容即便不是作者人生的“全部”,也是其一部分,即作者某个时期的思想、思考。当这些思想或思考即将作为“商品”面向世人的时候,装帧设计好该“商品”正是我一直为之努力的理由所在。有时,作者为了写出作品,不知道要尽心竭力多少年。如果到了最后关头,因为我的装帧设计而使得该作品显得怪模怪样,我会感到对不住作者……真是责任重大。从众多的设计师中,编辑特意选定我做装帧设计,我不能辜负他们的期望。

特别是自己的脑子里仅仅有些构想的时候——设计还没有成形,这时充满了各种各样不确定的想法,怎么也不能使自己安然处之。这种状态下,如果手头有十本书正在设计的话,那真是让人除了忧郁还是忧郁了(笑)。

铃木成一作品

截稿日期和当断则断

我虽然时时感到压力很大,但凡事也会适可而止。不管结果怎么样,“我已经尽力,就这样了”,工作该结束时就要当机立断。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责任感过强,就没法继续从事这项工作。我年轻的时候,不是不明白工作该结束时就得结束,但还是将每项工作都作为“作品”来对待,希望自己的设计完美无缺。

而这么做,就会使自己非常纠结。在这个时间点,我只能做到这种程度,我必须快刀斩乱麻,到此为止。只要是作为工作接下的设计,就会有截稿日期;到了截稿日期,就要放手。虽说如此,但到了截稿日期,还是不能马上停下来,总觉得“是不是还有可以改进的地方呢”,难以割舍……

不管怎么说,只要是工作,你在接受的时候客户就会说“请在什么时间之前做好”。于是你就要为此埋头苦干——仅此而已。我渐渐觉得我的工作室仿佛是一家街道工厂,绝对不是在创作作品,而是担负着商品生产流水线中的一个环节,我的这种感觉现在更强一些。

铃木成一作品

装帧这项工作

装帧这项工作对我来说,不是自己主动要求去做,而是以“受人之托”“接受工作”为大前提才去做的。因为受人之托,这就感觉不是“自己想做”,而是“不做不行”。

还有一件事情对我来说很重要,就是我必须要拿到原稿才能开始设计。虽说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是……看似理所当然,却常常不尽如人意。

我的作用最多只是给那些试图表现自己某个方面的人搭把手。如果一个人正在踢球,我只不过是帮助他踢得更远一些而已。那里没有球的话,我就无计可施了。我感到我一直在为别人的事情而拼命努力。

人们很少会直接对装帧本身赞不绝口。如果有人称赞“装帧得真好”,坦白地说,我不会对此欣喜不已。因为判断装帧好坏的根本之处还在于书的内容本身,没有了内容,装帧就什么都不是。因此,赞美装帧让我感到不好意思。

如果有人说:“因为装帧很好,所以想看看,但是内容却没意思,让装帧给骗了!”这反而不是装帧得好,而是装帧得不好(笑)。

最理想的是读者根本没有察觉这本书“装帧真好”,就出手买下。那本书的原装风貌好像本来就应该如此,这才是最好的吧。

铃木成一作品

“偶遇”的发现

畅销书的装帧看上去都不错,这真是不可思议。一本书如果销量达到 100 万册,编辑就会变得不正常。他们会戴着有色眼镜看待那本书的装帧,给人的感觉就是见钱眼开。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些编辑在委托装帧的时候会说“照方抓药,再来一本畅销书”。我知道“照方抓药”就是按以前的方式做,也不是不能理解编辑的心情。

然而对于装帧来说,最为重要的是读者在逛书店时机缘巧合下的“偶遇”的发现。我自己年轻的时候,曾经感叹“居然有这样的书!”这种“偶遇”的发现令我惊喜不已。比如,我看到菊地信义先生装帧的山田咏美著的《杰西的脊梁》时非常震惊——这种前所未见的“惊喜”才是设计追求的目标吧。如果只是照方抓药、模仿别人,是不会出现这种效果的。

为了这种“偶遇”的发现,我在装帧设计时经常向插画家、画家、摄影师们求助。另外,为了使自己能得到更多的惊喜,并不断地发掘新的才能,我专程去参观各种展览会。果不其然,实际去“看”和通过媒体去“看”完全不同。坐在电脑前是不会有“发现”或“惊喜”的。

因此,我有时在装帧中使用在个人展览会上看到的作品,就是希望借用一下那个时候的“发现”或“惊喜”。

铃木成一作品

从 20 多岁到 30 多岁——电脑给我的震撼

无论如何,成果是别人的,自己只不过是参与其中。坦白地说,即使作品受到好评,我也不会对此喜不自胜。虽然我的装帧设计不至于说失败,但是,它真的正确吗?这种忧虑常常袭来,但面对一个个的截稿日,担心和忧虑也无济于事。有时候编辑或作者指出我的设计问题,我们会为此争论不休。本来我想采用一种更好的方式设计,但因为成本或时间的关系不得不妥协。

如果进展顺利,我会很高兴。总的来说,书出版了,编辑很高兴,我也会给自己一个及格分。如果那本书能够成为畅销书的话,就更加完美啦。

而每一次的进展能不能顺利,如果不去做,我真的不知道。画家也好,插画家也好,不管怎样,我得先向他们发出定制要求,但画好的作品能不能符合我的想象真是未知数。经常是走一步看一步。

如果说到了哪个环节才能让我确信这样设计还“说得过去”,那就是在电脑上——放大看看,缩小瞧瞧,去掉一部分再瞅瞅,在各种各样的操作过程中渐渐就有了感觉。而在我初出茅庐之际,不管到什么时候,对此都不能有这份自信,常常到最后也惴惴不安。

之所以会如此,当然和我刚刚开始从事这项工作时经验不足有关。但我想还有一个更大的原因,就是当时没有电脑,不能进行正确的模拟实验。那时候叫作制版原稿,就是在印刷指定用的台纸(白色的硬纸板)上贴上文字或图,或者用标线标注出插画或照片的尺寸和位置,总之,需要用手剪切,然后粘贴到指定纸上再交稿(交给印刷厂)。这种方法和电脑相比,真是麻烦得要命。交稿后,由印刷厂进行校色出图。

每次交稿,我总是云里雾里,感到忐忑不安,即使校色出图之后,还觉得不对劲儿,经常会修改三四次,以致赶不上交稿时间啦,太费钱啦——从出版社的角度看,我真是给他们添了不少麻烦。

从制版原稿转到开始使用电脑,是在我二十七八岁的时候。最初电脑真是不好用,但是到了我 30 岁左右—— 1992 年、 1993 年的时候开始有了变化,电脑处理信息的能力渐渐增强,越来越能起到作用。

在定稿之前,设计中的直觉基本上都可以用电脑进行尝试,不满意再尝试,在电脑画面上想怎么改就怎么改,脑子里一些模模糊糊的东西会变得明确清晰起来。这样更能保证我的工作顺利进行,也增加了我的自信心。

手的实感孕育“物”的魅力

书既不是可以远看的海报,也不是在手机或平板电脑上浏览的数据,归根结底它是一件实实在在的物品。在设计这件物品的时候,可以充分利用电脑,但无论如何,它作为一件物品,我想最优先的是使人“惊喜”和“感动”。人们将其拿在手里的感觉比什么都重要。

即使现在使用电脑制作,但最终仍是要做出一件令人爱不释手、名为“书”的物品,在这一点上,现在和过去没有什么不同。而作为“物”,它的存在感,或者说拿在手里时的厚重感、物理上的触感,以及使人怦然心动的感觉,这些当然都是非常重要的。

在制版原稿的年代,即使只是做一个简单的水平垂直,在当时的环境下也要小心翼翼,做不好,这条线就会弯曲。因此,从每一个字、每一条线的选择到用纸的选择……到最后印刷出成品,所有看得到的部分都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可以说,正是因为当时的技术水平不高,我们才有更多与物品亲密接触的时间吧……

书从一页一页的平面累积开始成形,是一个具有人格魅力的立体物品,或者说是能独立存在于人类外部的“精神象征的物品”。为了制作完成这样的书,我一直在做不懈的努力。我认为,正是上述这种“应该展现出点儿什么”的信念,才造就了魅力十足的“实体书”。

在过去,设计、制作困难重重,在不能随心所欲地进行尝试探索的年代,“书”作为“物”,让我认识到其存在感是不可替代的。不可否认,或许正因为在那样的年代,书是不可替代之“物”,我们才会不遗余力地去制作吧。也正因如此,在有了电脑、能够进行模拟实验的今天,我们才会更加感到珍贵。

在这本书里,我想就“书作为物品”所具有的魅力,具体谈一谈我的所思所想,以及为此而绞尽脑汁的事情。


题图为铃木成一,来自:sendenkaigi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