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理论与意念定力

 chengyi0 2018-03-15

本文节选自彭振镝所著《拳拳服膺》,2001年

《黄帝内经》是战国秦汉时期中医的杰作,他们运用中华哲学的阴阳五行涉及脏腑、经络,以及本草方剂药物的辩证关系,形成为伟大的中医理论体系。看一个中医药工作者的水平高下,就可以通过他对《黄帝内经》熟悉和理解的深度来辨认。

《黄帝内经》很难读懂,而真正弄明白它,理解它,还要从天人合一的高度来体认它。而天人合一的境界,除了在文学上读懂以外,更重要的就是修养身心达到天人合一的体认。这是对中医学理论,不仅从语言文学上,而且从灵魂上,真正搞明白的关键。

学中医就要从中华哲学的高度上去理解。中华哲学是生命哲学,二十一世纪在科学领域,带头的是生命科学。西方发达国家和我们中国都已经在这方面起步了。这次在美国发生的科研部门对人体克隆基因密码破译的初步推行,就是生命科学的进展工作。中国的生命科学进展,应当把握在我们文化特点中进行,这样会事半功倍,走出我们的捷径。

那么,什么是我们在生命科学研究方面的文化特色呢?那就是围绕中医五行,阴阳辩证的展开,中国的哲学是生命哲学,下面我们就看看它在生命范畴中的阐述。

《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文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之本。”译文:黄帝说,阴阳宇宙间的普遍规律,是一切事物的纲领,是事物变化的根源,是生长和毁灭的根本,也即是宇宙间万物万象的发生,变化和消亡的原始动力所在,所以当人体患病时,要从阴阳这个根本原因上确定治法。

“法阴阳奈何,调此二者奈何?能知七损八益,则二者可调,知者则强,不知者则老。智者察同,愚者察异,愚者不足,智者有余。”“是以圣人无为之事,乐恬淡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此圣人之治身也。”

古人早在两千年前就说过了智者察同,愚者察异,这就是大圆融中国哲学特征的又一个理论注脚。而“是以圣人无为之事,乐恬淡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又是我们讲修养身心的一个理论渊源。

而在健身祛病的主客体之间,以意念力为定力,在五脏五行中的色、味、气、声音、情志、神志、苗窍,以定力去把握其特征,还原其正常状态的特征,是治病的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阳治!还本清源的方法。中医的望闻问切这个文化,依然面临着复兴还是断代的生死时刻。

前面提到生命科学以及中国人生命科学的捷径,实际按照中医阴阳五行的规律,比如:意念力的生物场到底是什么?这个生物场可以模拟吗?可以通过仿生加以能量扩大,以及能量稳定的把持吗?可以!这就是生命科学的应用方向。人与宇宙的关系,人要懂得宇宙法则,与宇宙协调一致,人在生命科学的发明、创造只不过是在认识自然法则的基础上,力争协调一致。那么生命科学的路就应当由生命哲学来指导,才能给少走弯路,也才能够以静制动,以逸代劳,事半功倍。

我们应当认真学习中华哲学,在这个中华复兴的伟大时代,要提高自己的分辨能力,找好自己民族传统文化的定位,去其糟粕,祛其精华,因此这个继承就必须带着你的开拓性和创造性,但它又是继承,是老老实实的继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