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盲不可怕,美盲才可怕

 板桥胡同37号 2018-03-15

现在很多人穷,穷的不是物质,也不是文化,而是审美。

没有恰当的审美,生活剥露出最务实最粗俗的一面,越来越追求实用化的背后,生活越来越无趣、越来越枯萎。


木心说:“没有审美力是绝症,知识也解救不了。”


文盲不可怕,美盲才可怕。

 

现在很多人干一件事,首先会问“这有什么用”,但很少去想“这有什么趣”。


而在欧美,大多数人的最高追求就是有趣。大家对一个人最高的评价是:这是一个有趣的人。人活到最后,有趣比有用更有意义。因为有趣,我们生命才丰盛优雅,我们才不会成为生活的奴隶。

 

吴冠中说:“中国的文盲不多了,但美盲很多。”

杰克·伦敦说:“人应该生活,而不仅仅是生存。”


人活着的意义在于享受生活,如果活得太实用太没趣,便失去了生命的意义。

 

美学家张世英说:“人生有四种境界:欲求境界、求知境界、道德境界、审美境界。审美为最高境界。”所谓审美境界,就是要审美地生活,就是要活得美。


何为美?美就是找回人与人之间的感觉。

 

如果不是从哲学切入,也不一定从美学切入,我想其实有一个非常好的角度,就是从中国传统的书法艺术切入。

 

“书法作为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熊秉明语),与诗歌构成了整个华夏文化长河里最璀璨的两颗明珠。我们并不希望人人都成为书法家,但您可以通过了解他们,直通中国历史内核,懂得什么是真正的中国文化。更重要的,他们让您摆脱美盲的世界。

 

所以今天很想给大家推荐这个公众号——走寻(ID:zouxun1949)。

 

 在这里,我们为您找到了以下内容:

 

没有审美,世界与你无关 | 走寻

中国式审美:社会精英正在一步步毁掉我们的城市 | 走寻


八大山人:放下便是自己丨走寻

杨开慧的书法,字比人老 | 走寻

老树画画:艺术是唯一让我们内心柔软的东西丨走寻

 

名家临名帖:胡抗美临王羲之《十七帖》| 走寻         

北辰为你读画:诗仙和道士,哪个才是李白 | 走寻


在这里,我不需要您作任何的思考和对艺术的渗透,您只需慢慢评品,慢慢感受,感受的过程就是发现美的过程,就是培养灵魂的气质和高度的过程,就是摆脱平庸的过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