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DAA初学者需要关注的几个细节

 百度见贤思齐 2018-03-15

              

        DAA入路因软组织损伤小、恢复快逐渐引起关节外科医生的兴趣。在本文中,来自中日友好医院的王卫国教授介绍了仰卧位无牵引床DAA的优缺点,针对术前准备及术中操作的注意事项及要点进行了详细讲解。并指出与传统入路相比,DAA长期结果可能没有差异,但早期结果令人鼓舞,符合ERAS理念;通过必要的知识储备、对THA理念的充分理解并严格选择病例可以减少学习曲线并发症。

        专家认为侧卧位做股骨的显露会更好一些,可以使劲后伸,但是会失去仰卧位的优势,美国有25%采用的是仰卧位,但是使用的是牵拉的牵引床。

仰卧位无牵引床优势:


        当然每一种入路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前入路术后也存在并发症。从后外侧入路转变为前入路,学习曲线会快一些。作者根据自己的经验给出了一些建议,可以在做DAA的时候少犯错误,少付出代价。

Part 1:术前准备注意要点

1.1 病例选择非常重要,严格的筛选病人,初学者按照这种选择会更容易些,给自己更多的信心。如图所示:DAA理想病例

 


1.2器械的准备:特殊器械还是髓腔锉的把持器双弯。手术中最好透视。


1.3术前计划非常重要,如果手术过程与术前计划出入很大,要考虑是不是操作出现了问题。(放大率最好采用1元硬币(25mm直径)进行参考)


1.4摆体位,尽量自己去摆体位,一定要把耻骨联合与手术床关节对应,这样才能有效的使髋关节后伸。


1.5切口的设计,切口向近端延长一点,操作会更方便一点。


如果被动将患肢髋关节内旋,可以很容易的看到阔筋膜张肌的具体轮廓,术者要通过阔筋膜张肌的基础部分进入关节。


1.6双侧消毒:1. 操作起来不是很容易;2. 若非双侧消毒,无法术中进行双下肢腿长的对照。


Part 2: 术中操作

2.1切口确认:确认画的线的准确的,反复确认髂前上棘的位置。在消毒、铺单过程中有可能髋关节会移动,移动后画的线就会不准确。



2.2 皮下游离:适当的皮下游离,阔筋膜层的活动范围会更大一些,向上可以摸到髂前上棘。


2.3切开阔筋膜张肌,进去的间隙是阔筋膜张肌和股直肌的间隙,但浅层是阔筋膜张肌和缝匠肌的间隙,进去后再往深层是和股直肌之间的间隙。阔筋膜张肌和缝匠肌的间隙很容易摸得到,但是不能直接从那个这个间隙进入关节,因为从这个间隙进入会损伤股外侧皮神经,所以要从肌副的地方切开阔筋膜张肌的肌膜,用手指即可进行剥离到达肌肉间隙。手向上很容易摸到股骨颈的上方,顺势放上拉钩即可。


2.4血管的处理:此处需要注意旋股外侧血管是由分支(升支,横支,降支)的,分支前找到血管做一次电凝或者是结扎就可以处理好,如果在分支之后找到血管,有可能出现切开后突然的出血,再去处理会耽误时间、增加出血量。



2.5髋关节屈曲,肌肉放松,拉钩安放会方便。


2.6拉钩的放置


2.7关节囊外脂肪的处理


保留VS切除关节囊的优劣势(保留和切除关节囊的脱位率都是很低的)


2.8股骨截骨的注意项


单次截骨VS两次截骨(后方关节囊的支持带松解好,两次截骨更好)


2.9下方关节囊松解方便显露和操作


2.10髋臼外展角和前倾角的确认


更换为前入路的时候,因为视野变化,确认横韧带的位置变得至关重要,如图X线片钉子植入不好,是因为没有确定好髋臼的位置。


2.11股骨的松解

松解分为几个阶段:刚开始不太敢松解,担心伤到外旋肌,后期松解会全面一些,松解后很容易暴露,最好选择性松解,防止松解大了。

2.12股骨扩髓前准备 


2.13扩髓方向一定要保持一致(无论是后入路还是前入路)


2.14复位与脱位


2.15前方稳定测试:后伸位30°,不脱位,比“4”字更能确认脱位情况。


2.16关闭切口


总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