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会宁县陇西县临洮县渭源县名胜古迹简介

 昵称VChmUhmv 2018-03-15

天天美文网
【今日美文】  ☆ 【3-13】 马云:没有那29天,我永远也不会像今天这样思考:记得这三个Q  ☆ 【3-13】 邓兴东:保持一颗谦卑的心  ☆ 【3-10】 爱上那一秒,风景都美了,从来不知道,未来每一秒,想紧紧抓牢  ☆ 【3-10】 向着远方,和种子一起出发  ☆ 【3-6】 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那些珍藏在书房的宝贝,你读了几本?  ☆ 【3-6】 酷谁不会啊?这件事才难!  ☆ 【2-26】 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那些珍藏在书房的宝贝,你读了几本?  ☆ 【2-26】 傅玉善:春天那一轮月亮哟  ☆ 【2-24】 本性就是你的天堂:不错,一切的美好,源头往往都是我们的心性  ☆ 【2-24】 与别人斗气,不如自己争气  ☆ 【2-20】 没有试过,你一定不知道自律的人生有多爽!啊,真的是爽爆啦!  ☆ 【2-20】 别输给自己的懒  ☆ 【2-14】 很轻,很暖,春来了——蛰伏的心事,盈了一眸绚烂,轻舞飞扬
  【会宁会师遗址】

  在甘肃会宁县城。现保存城西门(西洋门)及南北城墙各47米。城门底座上有城楼两层,为清代建筑。1936年10月8日清晨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第二方面军、第四方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于此,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至此胜利结束。会宁城楼人称会师楼。

  【威远楼】

  旧名雄镇楼,俗称钟鼓楼。在甘肃陇西县城内十字街中心。

  建于元中统二年(1261年),至正元年(1341年)“设置铜壶滴漏,夜击更鼓”。明洪武元年(1368年)重建,“置五楹,四面明窗”,悬“巩昌雄镇”匾额。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废五楹为二十四住,建砖基三层木楼,座基高11米,楼高15米,通高26米,四周飞檐,雕梁画栋,歇山顶,20里外可遥见。道光十六年(1836年)又加修葺,在楼合东南角置石晷,移宋时铜钟于楼上,无事报时,有事报警。登楼俯瞰,九里城廓在目,陇山渭水,尽收眼底。

  【马家窑遗址】

  在甘肃临洮县城南10公里洮河西岸,巴马已沟口北面的巴郎坪瓦家坪上。包括新石器时代较早期的马家窑文化和较晚期的齐家文化,还有更晚期的寺洼文化。下部迭压着庙底沟类型文化层。南北宽约280米,东西长350米,巴廊沟从遗址中穿过,沟沿一带被水冲刷,文化层暴露在外,层厚0.3—0.5米,内涵丰富。房屋有方形、圆形,多为半地下穴式,居址旁有公共墓地。仰身直肢葬。随葬彩陶较多,占百分之三十。底色橙黄,表面光泽,多施黑彩,以线条为主,有横、平、斜纹、同心圆、方格网纹、弧线纹、圆点纹、锯齿纹和鱼钩纹等。石器有石铲、石刀、石镰、石磨等,也有盘状器、铲形器,磨制较细。还出现了铜刀。

  【灞陵桥】

  又名卧侨。在甘肃渭源县城南门外百米的清源河上。建于明洪武年间,后被洪水冲毁。1919年改建。桥长44.5米,高15.4米,跨度29.4米,面宽6.2米,配有栏杆扶手,可凭栏眺望。桥底部以每排十根粗圆木并列十一组,从两桥墩逐次递级、飞挑凌空卧起,悬妙陡险,桥身高耸。两端建有檐式四角斗起、脊耸寿飞的桥头屋,桥上廊房每间3米余,对柱,共十三间六十四灞陵桥柱,灰瓦顶,纯木结构,精巧壮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