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牛!这名从福田走出去的“学霸”一天两登全球顶级科研刊物《Nature》,研究成果引发学界轰动!

 Derek9988 2018-03-15


3月5日

全球顶级科研刊物《自然》(《Nature》)

杂志连刊两文报道了石墨烯超导性的研究新突破

引发学界轰动!

而这两篇论文的第一作者

均是年仅22岁麻省理工学院博士生曹原

这名从深圳福田走出的青年科学家经历不凡

他曾用两年时间读完初高中六年课程

并考上中科大少年班

△ 曹原近照(来自其Facebook主页)



第一作者:Yuan Cao

通讯作者:Pablo Jarillo-Herrero

第一单位:MIT




第一作者:Yuan Cao

通讯作者:Yuan Cao,Pablo Jarillo-Herrero

第一单位:MIT

有科学家指出

随着他这组重磅论文的发表

这颗冉冉升起的“科学新星

可能正在做出改变人类生活的重大发现!



石墨烯超导电性研究震动学界


1911年,荷兰物理学家Heike Kamerlingh Onnes 发现,当汞被冷却至接近绝对零度(零下273.15摄氏度)时,电子可以通行无“阻”。他将这个“零电阻状态”称为“超导电性”。他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从那之后,物理学家就不断地想要找到高温超导材料,以应用在日常生活之中。然而,大多数材料只有在接近绝对零度时,才会转变为超导体。如果有哪种材料能够在室温下表现出超导电性,就可以为能量传输、医用扫描仪和交通领域带来革命性的改变。


而这一期《自然》杂志的论文则指出,当两层石墨烯以一个“魔角”扭曲在一起时,就能在零电阻下导电。尽管该系统仍然需要被冷却至绝对零度以上1.7度,但结果表明了它或许可以像已知的高温超导体那样导电。一旦该结果被确认,此次的发现对于理解高温超导电性至关重要。


不同角度扭曲的双层石墨烯  图来自《自然》杂志



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后

学界非常兴奋

马德里材料科学研究所物理学家 Elena Bascones

如果这一发现得到证实,可能对理解高温超导十分重要。


斯坦福大学的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 Robert Laughlin

我们可以期待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会有疯狂的实验活动来填补蓝图中缺失的部分。



论文刊发后

1996年出生的第一作者曹原

也因此成为学术界关注的对象

下面

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位

从福田走出去的“科学新星”吧!



用两年时间读完六年中学课程

曹原来自深圳,小学、中学均就读于深圳市田区的耀华实验学校。据他的中学老师回忆,他在基础教育阶段就已经展露出了非同寻常的科学天赋与才华。

△ 曹原近照(来自其MIT主页)


在中学时,曹原与学校另外两名“天才少年”王嘉乐、范紫藜组成了一个小小班,他们用两年完成初中、高中课程,比普通学生提前四年参加高考。学校为他们腾出了一间校长办公室,并安排了6位老师,专门为他们授课。


“这样的教学模式我们在之前也没有尝试过,但家长和学生有这样的需求,校长也希望在超常教育上做一些探索。”耀华学校副校长黄莹告诉记者,她当时为曹原他们教生物,对于这些聪明过人的少年,老师上课只提示教材的重点,其他时间由同学们自主讨论、发现,有疑问再进行解答。

▲曹原荣获郭沫若奖学金时的照片(右二)


期间,这些孩子展现出了强大的主动探究学习的能力,这种能力也让他们在日后的学术生涯中后劲十足。例如曹原后来考入中科大少年班并入选“严济慈物理英才班”,在人才济济的少年班中依旧是“大神级”的人物,获得了2014年中科大本科生最高荣誉奖——郭沫若奖学金。



曾自己在家搭建实验室

曹原的中学物理老师黄佳堂则记得,中学阶段的曹原是个活泼淘气的男孩,喜欢动脑也喜欢动手,“他会把教室的讲台或桌子拆出来,就为了看里面是什么构造,我们都不知道他没有工具是怎么做到的。”出色的动手能力也是科学家的必备素质。中学阶段,曹原还在自己家里搭了一个小实验室,还购置了一批化学、物理的实验仪器,经常自己在家进行实验。

2014年5月17日、18日,曹原代表中国科大严济慈实验班学生参加在清华大学举行的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以下简称“拔尖计划”)学生学术交流会。


看到大洋彼岸的学生在超导研究中做出成果,黄佳堂难掩激动之情。“我给他讲过,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当温度降低到很低的时候就没有电阻了,这种状态叫超导状态。但是由于目前的技术要在-160摄氏度才行。这个问题是目前物理界的难题,如果能在常温下发现这种材料,你们将颠覆世界。当时,曹原还和王嘉乐商量以后问我:怎么样才能使常温下的材料电阻为零?改变材料性质的方法行不行?我说,这需要你们这一代人的研究啊,如果你们研究出来,那有很大可能会改变世界!”黄佳堂告诉记者:“这个问题我对每一届的学生都会提,但没想到曹原真的在这个领域做出了深入的研究,有了现在的成果,太不可思议了,我为他感到骄傲!”

曹原等中国科大第33届郭沫若奖得主与时任校长侯建国校长合影。郭沫若奖2007年后由新创基金会出资80%。新创基金会资助的郭奖得主走出了何江(0508,哈佛毕业典礼首位演讲的中国人)等青年才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