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素材运用技法之十八】主题七:多变运用:2、青蛙现象

 老刘tdrhg 2018-03-15


 

【教师例说】

【内容概要】

把一只青蛙放进冷水锅里,如果慢慢地加温,青蛙并不会跳出锅外,因为它还能够适应水温的变化。温水逐渐提高的最终结局是青蛙被煮死了,因为等水温提高到青蛙无法忍耐的地步,它已经来不及了,没能力跳出锅外了。相反,如果把一只青蛙放进热水锅里,它会迅速跳出。

19世纪末,美国康奈尔大学做的一个著名实验。青蛙虽然可以感觉外界温度慢慢变化,却因惰性和没有立即往外跳的迫切动力,最后被热水煮熟而不自知。企业竞争环境的改变大多是渐热式的,如果管理者与员工对环境的变化没有疼痛的感觉,企业最后就会像这只青蛙一样,被煮熟淘汰了仍不知道。

【内容品读】

青蛙就好像是我们生活中的芸芸众生,当生活的重担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挫折、阻碍堵住了四面八方的通口,人往往能发挥自己意想不到的潜能,杀出重围,找出一条活路来;等到功成名就,志得意满,甚至顾盼自雄的当儿,结果反而阴沟里翻船,弄得一败涂地,不可收拾!

(适用话题:安逸、自满、适应性等)

【多变运用】

一、安逸

安逸的生活环境会消磨人的斗志,使人失去进取心。要避免出现“青蛙现象”,就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善于居安思危,未雨绸缪。不管你是求学还是工作,都要全力以赴、勇往直前。没有人愿意成为“温水青蛙”,但实际上还有不少人在贪图安逸、满足现状,不愿付出任何努力。古语说:“不进则退。”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如果只是一味追求生活的安逸,忽视了自身素质的提高和外界环境的变化,就会逐渐落伍,最终被时代所淘汰。所以,我们要谨记温水青蛙的教训,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居安思危。

二、自满

自满会使人缺少继续求知或工作的动力,不思进取,一旦自满,就会限制了自己进一步提高的动力;一旦自满,成功的大门就会关得越来越窄。自满会消耗你的壮志雄心;自满会让你在过去的成绩上睡大觉而被别人超过;自满会让你去要求本不该是你享受的事物,自满会在一段时间以后彻底毁掉你。放进冷水锅里的青蛙满足于环境,放松了警惕,所以在水温逐步加热的时候浑然不知,等到觉察为时已晚。要避免做温水中的青蛙,最根本的是要消除惰性,增强危机感和责任意识,主动自我加压,始终保持拼搏奋进的锐气,以积极的姿态面对工作和人生,努力跟上时代发展和社会变化的步伐。特别在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的今天,从“温水”到“烫水”的变化速度越来越快,为免受被“烫”之苦就得尽量缩短适应周期,善于“知不足而后学”,使自己的能力和素质适应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形式。人要吸取温水青蛙的教训,避免自满情绪。

三、适应性

应该辩证地看待适应性问题。“适应”与“不适应”是相比较而存在的,是交替变化、螺旋式上升的,人总是处于一种既“适应”又“不适应”的动态过程中,有些东西是我们应该适应的,比如生活中总会遇到一些无情的冰水,一次又一次地浇灭我们的生活之火、不断遭受挫折我们是应该适应的。但适应不等于屈服,我们要敢于和挫折作斗争,在挫折中奋起。青蛙被放进锅里,无论锅中是冷水还是热水都不是青蛙应该待的地方,所以青蛙应该奋起反抗。但是冷水锅里的青蛙适应了锅中的环境,不早做打算,最终失去了性命。所以,适应不等于屈服和迎合,适应的同时还要学会改变。

 

【实践活动】

根据【教师例说】的方法方式对下列两则材料进行“内容品读”和“多变运用”分析。

1.木桶原理

【内容概要】

“木桶原理”也叫短板理论,木桶短板管理理论,它是指一只木桶想盛满水,必须每块木板都一样平齐且无破损,如果这只桶的木板中有一块不齐或者某块木板下面有破洞,这只桶就无法盛满水。这是说一只木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也可称为“短板效应”。

“木桶原理”是由美国管理学家彼得提出的。说的是由多块木板构成的水桶,其价值在于其盛水量的多少,但决定木桶成水量多少的关键因素不是其最长的板块,而是其最短的板块。这就是说任何一个组织,可能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即构成组织的各个部分往往是优劣不齐的,而劣势部分往往决定整个组织的水平。

 

2.羊群效应

【内容概要】

在一群羊前面横放一根木棍,第一只羊跳了过去,第二只、第三只也会跟着跳过去;这时,把那根棍子撤走,后面的羊,走到这里,仍然像前面的羊一样,向上跳一下,尽管拦路的棍子已经不在了,这就是所谓的“羊群效应”也称“从众心理”。羊群是一种很散乱的组织,平时在一起也是盲目地左冲右撞。如果一只羊发现了一片肥沃的绿草地,并在那里吃到了新鲜的青草,后来的羊群就会一哄而上,争抢那里的青草,全然不顾旁边虎视眈眈的狼,或者看不到其他还有更好的青草。事实上“羊群效应”就是一种跟风行为,它表现了人类共有的一种从众心理。这种从众心理很容易导致自我盲从,而盲从往往容易导致失败。“羊群效应”的出现一般在一个竞争非常激烈的行业中,而且这个行业中有一个领先者(领头羊)占据了主要的注意力,那么整个羊群就会不断摹仿这个领头羊的一举一动,领头羊到哪里去“吃草”,其他羊也跟去哪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