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路在建设者的脚下延伸!

 云阅123 2018-03-15

——观《厉害了,我的国》有感 

大型记录电影《厉害了,我的国》贯穿着这样一个命题:中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的处境及其不断超越的可能性。这可能性从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桥、中国路、中国车、中国港、中国网等一项项伟大工程建设之中得以集中衍射。十九大报告中也明确指出:实现伟大梦想,必须建设伟大工程。近五年来,但凡国家伟大工程建设的背后,都离不开劳动人民浸染的血泪与经验。甚至古往今来,正是因为劳动者、建设者这一渺小而顽固的历史存在,才铺就出了国家事业发展的康庄大道,托举起了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

影片细数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等方面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其中在介绍港珠澳大桥建设的时候,给予了相对较长的纪实镜头。港珠澳大桥总工程师林鸣在讲述建设者们为工程施工所付出的心血和智慧时,我突然泪凝于睫。同样作为一名国家基础设施建设者,同样从事建筑施工行业,他所叙述的现实和亲历的故事,在我们身上得到了验证,并将延续更长的后文。“再渺小的人物,也会让历史发出沉重的叹息”,我想,假如各行各业的建设者们都在埋头苦干、实干、撸起袖子加油干,在不久的将来,整个时代的宏伟蓝图和历史画卷就会在我们手中慢慢铺展开来。

观影过程中,我又想起了1月30日川藏铁路成都至蒲江段铺轨的情形。当天,中铁二局摄影协会联合成都铁路局摄影协会、中铁二院摄影协会深入成蒲铁路工地进行采风创作,其中几张工人在寒风中吃盒饭的画面,被真实记录在了摄影师们的镜头下,也永远定格在我的脑海。刚到项目部时,我曾跟随专人爬上高高的连续梁,目睹了一名铁路工人工作的情形,但每当我摘下相机准备拍照的时候,他总是背对着我,神情略微紧张。后来,每当我无事翻到那张背影图时,总会暗自揣摩那个正面形象当时夹杂的复杂情绪。“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确,一代代铁路建设者们就是这样坚守“本职”、忠于“本分”、不改“本色”,才熔铸出了延续民族血性的路魂。

影片在一首《新的天地》之中缓缓落下帷幕,在韵味深远而又催人奋进的歌声中,我仿佛看到了亿万民众正面向新时代的大门庄严朝圣,看到了这个时代奔腾前进的洪流,它是那样汹涌澎湃、浩浩荡荡,我也在无形之中感到一种力量在极力催促我们接引上去。我们这个民族,在历经了近代的屈辱史、十年浩劫之后,正沐浴着新时代的春风缓缓起身。现在整个民族也终于开始认真思考了,思考我们这个国家的过去和未来,思考我们为之付出的带着血迹的学费,思考契合我们国情的社会制度及其优越性,思考万千人往及其始终探索追问的终点......十三亿人民的思考,肯定会对国家发展、历史朝向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进步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我们历史的底本不在将来,而在当下!当建设者和筑路人用皱巴巴的双手铺就出一条条引领我们走向新时代的“天路”,我们看到的将会是一部部厚重的人文史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