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年阅读计划之48:无条件的快乐

 addccde 2018-03-15

在谈无条件快乐之前,谈说说什么是有条件的快乐。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如果你喜欢看体育比赛。你喜欢的球队赢了之后,你欢天喜地。但是输了呢?有些极端球迷甚至要砸电视。他的快乐就是建立在有条件基础上的,但这个条件是他所能控制的吗?不是。取决于那个球队的输赢。


无条件的快乐则把快乐建立在自身,跟外界关系不大。比如,有人看球赛,并不关注输赢,他关注的是为什么输,为什么赢。他研究背后的战术奥秘。在这个研究过程中得到乐趣。而一旦有所发现,也会获得类似赢球那样的高峰体验——狂喜。


再如学习英语的过程中,逐渐能够听懂外语故事了。这也是一种快乐。那种幸福感是连绵不绝的。还有学习唐诗,随着唐诗记忆数量的增多,语感不断增强,自己能够写出一些美文了。这也是一种快乐。而且写作的过程,一旦想起一个绝佳的比喻,漂亮的排比,也有一种狂喜的体验。在心理学上,这种狂喜,也被称之为心流体验。


上述这些快乐都是自身创造出来的,不依赖于外部条件。在孩子的教育中,我们要特别注意培养这种无条件快乐的能力。那种靠输赢,靠刺激获得的快乐能力,不需要学,本能就有。而这种自身创造出来的快乐能力,则需要一定的门槛,需要学习。


本能的东西是没有办法消灭的。我们不是说因为看球是有条件的,我们就不要看球了。而是说,我们的快乐能力,应该是多元的。这样一旦那个外部条件不存在了,我们还有能力自得其乐。


最为重要的是,这种无条件的快乐,使我们成为自己的主人,我们是真正自由的。如果我们自己能够创造快乐,我们就不会依赖,不会被别人牵着鼻子走。比如玩游戏这个事情,有能力自己创造快乐的,就不容易沉迷。而那些依赖型的,除了游戏再无其他快乐能力而言的人,很容易沉迷。


从这个角度讲,把快乐分为低级和高级是有道理的。


教育最重要的一项使命就是帮助孩子获得幸福的能力、快乐的能力。所以孩子在学习的时候,要引导他从研究的角度看待学习,不要过于计较分数。从分数得到的快乐是依赖型的,有条件的,而通过研究获得的学习乐趣,这是无条件的。我自己是一个特别怕枯燥的学生,所以我后来对付学习就采取研究的方式。在研究中得到了很多快乐。


除了学习这块,特长的培养也可以从快乐能力的角度切入。比如学琴不要整天以考级为目标。而是从快乐能力的角度。研究音乐背后的一些奥妙。画画、英语、写作等特长的培养也是这样的思路。从快乐能力的角度切入,孩子会终身受益。


萧愚  2018-3-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