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俞佳铖 出品:婚姻与家庭杂志(id:hunyinyujiating99) 前不久,《儿行千里》的舞台上迎来了导演郑若行,她不仅晒出爸爸郑安全精湛的手艺和卓越的创造力,让见多识广的何炅都大呼:“全世界欠我一个这样的爸爸!”还拿爸爸妈妈的爱情故事暗戳戳地撒了一把“狗粮”,让网友们看得又感叹又羡慕! 一起来看看这家人为何让大家如此羡慕嫉妒吧~ 老婆想要什么, 他就用木头雕刻出什么 明明是体验做筷子,郑安全却做成了两只发簪,待晚上大家吃饭时,他悄悄拿出来献给妻子,引来一片感叹和羡慕声:“老郑真是个暖男啊。”“金大姐真幸福……” 金元晓被丈夫的这个意外惊喜感动得热泪盈眶。 妻子退休后重新开始练习舞剑,但市面上又没有中意的剑。看到了妻子的纠结后,郑安全竟悄悄“变”出一把来,木质轻巧,模样雅致,还在剑柄上雕刻了一个狗,是妻子生肖。 这款木剑让广场上很多阿姨羡慕不已,纷纷问金元晓是在哪里买的。金元晓却很不好意思地笑着说:“买不来的,这是我老公亲手做的。” 搬家时,金元晓舍不得一屋子的家具,但又因为木质老化,无法搬动,郑安全便按照比例,造出它们的缩小版。 当迷你家具摆放在金元晓面前时,她激动地捂着脸哭了:“真是太意外了,为什么我心里想什么你都知道啊!” 金元晓抱怨每次做饭量不好米,第二天一早,就看到厨房的灶台旁边多了一个崭新的小木桶,里面不多不少刚好可以放三两米。 这是郑安全花了大半个晚上做的。 金元晓每次用小木桶时都会感觉很暖心。 丈夫不太会说甜言蜜语,但他为自己做的每件事、每个小物件儿都在她身边默默无声地示爱。 一把木剑定终身 那一年,郑安全17岁,金元晓16岁。 金元晓家里请郑安全帮忙打造一批家具。那天,金元晓恰巧走进院子里,她看到郑安全专注干活的样子,不由得驻足看了好一会儿。郑安全碰巧一偏头,撞上了金元晓微笑着的眼神。 多年后,郑安全回忆起两人初见面的那一刻时还会情不自禁地唱起《红楼梦》里贾宝玉第一次见到林黛玉的唱词:“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似一朵轻云刚出岫……”
金元晓自幼身体较弱,一直跟着一个武术师傅学练剑。郑安全知道这件事后琢磨了好久,想为心上人做点儿什么。因为没见过真正的剑,郑安全只能凭感觉摸索制作了好几天。 这把木剑成了金元晓最宝贝的东西,珍藏至今。 郑安全29岁那年,两人结婚了。结婚用的床、柜子、桌子和凳子,都是新郎官亲手打的,款式和颜色也是成套的。 而那把木剑,就挂在卧室的墙上。大家都以为是用来辟邪的,其实他们看不到,那剑身上,缠绕着许多只有夫妻俩才能看到的丝丝红线。那剑,是他们结下缘分的信物。 小木匠做发簪,只为将那青丝绾 “我做的一切木工活,都是从爱出发。”郑安全经常会仔细观察家里各种家具的使用状况,来判断妻子会不会使用不便。
郑安全就是想让妻子知道,世界上最大的安全感,不是一句简单的“我爱你”,而是我把爱你的心思随时围绕在你身边。 收到簪子那天晚上,金元晓对着台灯一遍遍端详、抚摸这两只精致的簪子,怎么也看不厌。 郑安全躺在被窝里,假装已经睡着的样子,眼睛眯成一条缝偷偷瞄到妻子脸上愉悦的神情,他开始想象妻子第二天用簪子挽起秀发的样子一定很美。 然而,第二天起床,郑安全却看到忙着准备早餐的妻子并没有戴簪子。“元晓,你怎么不用簪子,不喜欢吗?” “唉,我是怕戴出去,万一丢了多可惜呀。”妻子笑着答道。 郑安全有点儿小焦急:“丢了怕什么,我再给你做呀,只要你喜欢,我给你做一辈子的簪子,每天戴不同的款式出门。” 说完,郑安全拉着妻子坐到梳妆台前,用自己给妻子做的精致木梳梳起她的秀发,再用簪子挽起一个漂亮的发髻。 他们夫妻的感情好像佳酿一样,越陈就越香。 爸爸教会我,单纯地做事最快乐 从小到大,郑若行听妈妈说过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没有你爸爸修不好的东西。如果有东西连你爸爸都修不好,那说明这个东西只能丢掉了。” 郑若行点点头,她也觉得,爸爸就是万能的。 和妈妈一样,郑若行也收到过许多爸爸的礼物。 小时玩的木马 带锁的首饰盒 冬天暖手的手炉 也许是受上一辈的影响,几十年来,郑安全对女儿也是采取“倾力支持、绝不打击”的教育方式。喜欢发明、喜欢动手、喜欢思考,似乎成了郑家父女的基因。 春分的风筝 芒种的榫卯鸟窝 霜降的湖蟹蒸架 “我的爸爸话不多,但他会陪我一起埋葬宠物螃蟹,用罐子养幼虫,在停电的雨夜里用蜡烛雕各式各样的小动物。他似乎无时无刻不在思考事物的构造和运作原理,也无时无刻不在回答我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 宇宙、河流、火车、电梯、外星人、梦境、声音、重量……只要女儿觉得好奇,郑安全就必定耐心又和蔼地为她天马行空的思维当向导,他会为她做任何事情,除了逼她一味看书学习。 “爸爸给我上的最重要的一课,就是要学会享受单纯地、义无反顾地做一件事本身的快乐。”木匠这个工作很少人会喜欢,因为比起反复雕琢和打磨,人们更喜欢看到成品; 而拍纪录片费时费力费钱,却远远没有爆米花电影受欢迎,可是郑家父女却都能静下心来,纷纷万事,却心无旁骛。 当然,除了制作与发明之外,郑安全这辈子做的最专注的事情,可能就是“宠老婆”了。 情意绵绵,岁月悠悠,午后的江南老宅里坐着一对老夫妻。 60年过去了,郑安全还是个木匠,闷头不语地鼓捣着木头,金元晓偏头看着专注的丈夫,她还没猜到丈夫下一个作品会是什么,但她知道,肯定是送给她的爱之礼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