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不过百元的木剑,63岁的金元晓却视若珍宝。 自17岁起,她就把它留在身边,一过就是46年。 这是丈夫郑安全亲手制作,送给她的第一份礼物。 因撞脸宫崎骏,65岁的郑安全突然火了。 以他为主角的纪录片《爸爸的木匠小屋》,播放量破千万,豆瓣评分高达9.2。 但其实,木匠只是他的业余爱好。只不过,他一干就是40多年。 ▲郑安全做的微缩家具 自相遇起,“木匠”郑安全没送过妻子多贵重的东西,都是“便宜货”: 情人结项链、木簪、痒痒挠、量米杯...都是自己亲手做的。 木工,并非他的本职工作,但因为爱情,这成为了他一辈子的事业。 ▲情人结项链 ▲簪子 说起来,俩人的相遇相知,颇有些偶像剧的浪漫。 1972年,为了谋生,郑安全来到金元晓家中,帮忙制作一批家具。 彼时,一个16岁,是有钱人家的女儿;一个17岁,是初中毕业的下乡知青。 ![]() ![]() ![]() 第一次碰面,金元晓被郑安全的大个子吓到,却也瞧上了眼。 “印象最深的是,跟墙门上一站,这个人很高,比我平时看到的人都高,蛮英俊的。” ![]() 而金元晓的青涩模样,也让郑安全彻底着了迷。 “第一次看到她,就觉得她跟其他的孩子有那么不一样”。 ![]() 在金元晓家帮工的一个月里,俩人渐渐熟了起来。 听说,金元晓体质弱,要学舞剑锻炼身体,郑安全就亲手做了把木剑。 由于没见过真剑,剑做得有点粗糙。但金元晓却很喜欢,一直留到了现在。 ![]() 后来,每逢过年过节,郑安全就带着点小礼物,到金元晓家串门。 相知10年,懵懂的俩人仍旧保持着互相爱慕的朋友关系。 ![]() ▲高达百宝箱 ![]() ▲渔网果盆 ![]() ▲便携酒盒 26岁,俩人分隔两地,见不着的日子,就彼此写信给对方。 几十年后,被问到书信内容,郑安全红着脸答道:“这个不能透露”。 ![]() ▲厚厚一叠的书信收藏在书柜里 到了29岁,俩人开始考虑婚嫁问题。 郑安全,是个实诚人,提着火腿、香烟和茅台,就到了金元晓家里提亲。 好在,老丈人看他踏实能干,就答应了这门婚事。 ![]() ▲首饰盒 ![]() ▲机关盒 ![]() ▲梯田笔筒 新婚时,家里的结婚家具,从设计到制作,郑安全一个人全包。 后来搬家,老家具带不走。他还照着原来的模样,做了套微缩模型,留作纪念。 ![]() ![]() ![]() ![]() ![]() 提起新婚的事,金元晓依然记得,当时家里请人装灯。 愣是半天没搞定的事,郑安全一声不响地干完了。 “那时我就知道,她爸是靠得住的。” ![]() ▲折叠圆桌 ![]() ▲伞架 ![]() ▲鸟屋 结婚30多年,郑安全用行动证明,当年她没有看走眼。 金元晓大大小小100多件日用品、首饰,都是他亲手制作。 ![]() ![]() ![]() ![]() ![]() 和本职工作水环境治理相比,木匠仿佛成了他一生的大事业。连公司的旁边,也安了个木工室。 装修剩下的、大街上捡的,凡是品质好的木头,他都会带来做东西。 ![]() 比如,金元晓把握不好淘米量,他就做了量米杯,刻了“叁两米”,俩人吃刚好。 ![]() 塑料柄刀具用着不顺手,他就改成木制的。贴心地把手柄做得长了些,让金元晓使力方便,用着舒服。 ![]() 藤制的被敲坏了,他做个木制的;痒痒挠用着疼,他就做个没有“手指”的柔和版。 ![]() ![]() ▲被敲、痒痒挠 渐渐地,郑安全成了家里免费的维修工,什么东西坏了,就找他。 “我已经习惯了,东西坏掉了就找他,他会默默给我弄好的。” 除了些实用的东西,郑安全还会来点小浪漫。 ![]() ▲搬家时,郑安全送给金元晓的紫苏手镯 退休后,金元晓开始重新舞剑。 担心她年纪大了,之前那把用着不舒服,伤着身体,郑安全就为她做了把新的。 因为金元晓属狗,他特意在木柄处刻了个狗头。 ![]() 有一年,他俩和朋友去参加筷子体验活动。别人都在专注地做筷子,只有他偷偷地做了2支发髻。 到了晚上吃饭时,他突然拿出做好的发髻,祝金元晓生日快乐。 连金元晓自己都忘掉的生日,他却始终牢牢地记在心里。 ![]() 平日里,金元晓都舍不得拿出来戴,生怕弄丢。 郑安全就急了:“弄丢了我会再给你做的,你着什么急。” 果然,郑安全随后给她做了4款形态各异的发髻,如意状的、生肖狗状的... ![]() ![]() 七夕情人节那天,恰逢他俩结婚30周年。 郑安全别出心裁地做了个情人结项链。样子看似简单,但工序和结构却不马虎。 被雕刻成波浪形的6根小木条,交错穿插,配合榫卯,一旦成型就不会分散。 ![]() ![]() ![]() 戴上的时候,金元晓眼眶一下子就湿了。 郑安全却在一旁得意:“我就觉得做对了。这个东西好,她心里开心,那我自然心里很舒服。” ![]() 郑安全做木工有个规矩,绝不重复。 2000年,40多岁的郑安全当起了学生,学习新技术:CAD(计算机辅助技术)、MAYA(三维计算机图形软件)... 他不停地查阅资料,一遍遍地尝试画新的图纸。有时候,碰到难搞的结构,也会头疼得不行。 ![]() 传统家具采用“紧配”的连接法,随着气候变化,容易散架。 他就反过来,搞了个“松配”法,故意把家具做“松”。 比如纸巾盒,用一块固定销把7块松散的木板固定起来。 ![]() ▲纸巾盒 ![]() ▲便携式小板凳 “古时的东西不一定是最好的,传统的家具也是在革新中不断创造出来的,很多东西我们可以有新的变化”。 ![]() 小东西不放过,大东西他也搞得定。 在杭州的房子,整个家装设计就是他用Excel搞定的,藏了不少小心思。 女儿房间里的门被隐藏在照片墙里,以防家里来了坏人,发生意外。 ![]() 插座被做成了暗格,一环接一环。拉出来看是个抽屉,而下面却还藏着个隐蔽空间。 ![]() 连房门都被他做成了个收纳柜。 ![]() 退休后,郑安全又花了一年时间,重新改造了一遍塘栖的老宅子。 从地窖、楼梯到阁楼,全是实木制成。 连阁楼的楼梯,也是实木榫卯结构,完全按照金元晓的身材量身打造。 ![]() 有时候,郑安全认真起来,连金元晓的话也听不进去。 偏偏,金元晓很喜欢这个样子的他: “很专注地坐在那里,你叫他都听不见。我很欣赏这样的画面,我就很奇怪,我也觉得自己是不可思议”。 ![]() ![]() ![]() 几十年来,她成了郑安全最大的迷妹。 连他做木工时剩的刨花屑,她都珍藏起来,做成玫瑰花放在家里。 ![]() 郑安全就笑她:“你这么傻,刨花屑留它干嘛?” 听了,金元晓可不乐意。她可喜欢这些没用的东西,代表着他们的感情。 ![]() 结婚30年,俩人没说过什么情话、也没送过多贵的名牌。 就是踏实地过日子,把细水长流的感情放入生活里的家长里短。 “对他来说,有我在身边,他就踏实;我呢,有他在身边,我就胆子很大。” ![]() 资料来源:纪录片 《爸爸的木匠小屋》央视 《讲述:木匠大叔》 央视 《道德观察:物·语 塘栖木语》央视 《中国手作:古木新生》 一条 《世上最深的爱情,只有平凡夫妻才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