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雅贿和俗贿

 jimmyliusss 2018-03-16


   

金钱美女之贿,是是常见之贿赂,古往今来,一个调调,愚夫愚妇都门儿清。可是,如果进贡的是古董字画,就不大一样了,尤其是书画和碑帖,自是雅人才懂,雅人才识货的,放在俗人手里,每每一钱不值。如果说,后者是雅贿,那么,前者就是俗贿。

清朝的食盐销售,是盐商到官府购得盐引,然后到指定地点专门销售。也就是说,盐商从官府购买销售特权,垄断经营。这一点,跟对外贸易一样,只是,当年对外贸易规模小,而食盐是人不可或缺的。贩卖私盐,有是严重违法行为,所以,无论食盐卖得多贵,老百姓都得认账。

清朝的盐政管理体制,是在产盐之地设置盐运使,在盐运使之上,再按一个盐政大臣。盐政大臣是满员,盐运使一般则是汉员,意思是让两者互相监督。但是,满员多不干事,所以,盐运使基本上包揽一切。不过,盐政大臣尽管不干事,但弄起钱来,却一点不偷懒。由于盐业是商人购买垄断特权的经营方式,所以,负责衙门具体怎样操作,直接关系到垄断利润的大小薄厚。盐引给哪个,不给哪个,以多少价钱给,准你在什么地段销售,都有很大的名堂,由盐政官员说了算。所以,盐商们,千方百计要干的一件事,就是伺候好盐政大员,不仅要什么给什么,而且专门研究这些大员的嗜好,投其所好。反正无论花多少钱,最后总可以在吃盐人的身上找回来。

清季两淮之盐,富甲全国。而两淮盐政大臣和盐运使,是天下最肥的肥缺。卢见曾是乾隆年间的一个能臣,长期担任两淮盐运使。此人乃风雅之士,诗文独步,堪称当年的诗坛领袖。不爱金帛,独爱古代书画碑版。而多年跟卢见曾共事的盐政大臣满人高恒,则就爱金钱美女,来者不拒。所以,盐商们孝敬卢见曾的,就是古玩字画和碑帖,孝敬高恒的,就是大把的银子,时不时的,还有美女。即使看上了古玩,也是金玉之类。两淮盐政,一个雅贿,一个俗贿。据说,高恒还对卢见曾说,以后归田,你可以开个古董铺子,我派人来买,不愁没饭吃。继高恒任盐政大臣的普福,也跟前任一个样。只是饱肚子的走了,来了空肚子的。

盐商为了讨好高恒、普福,很是舍得,卢见曾,更是舍得。只要卢见曾看上的,他们千方百计,也要给弄到。绝世精品,得之不易,往往很费周折,尽管如此,像宋人赵千里的《仙山楼阁图》,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也都进了他的囊中。

然而,两淮盐政的官儿,是全国官僚们盯着的。而且像高恒、普福这样的人,又不大懂得吐出来一些,打点一下左邻右舍,仗着自己来头大,谁也不放在眼里。所以,终有一日,东窗事发。乾隆老儿派人来密查。这一查,当然会牵连到卢见曾。当时纪晓岚是乾隆身边的近臣,正在走红。他跟卢见曾,不仅是好朋友,还是亲家。所以,顶着天大的干系,偷偷给卢见曾寄了一封信,里面什么都没有,只有一点盐和一点茶叶。意思很明显,上面要严查了。卢见曾接信之后,立刻把相关的物证都藏起来了。但是,皇帝要查你了,想跑也跑不掉。况且,那个傻乎乎的高恒,什么准备都没有,一查一个准,高恒招了,卢见曾也跑不掉,逮进北京,刑部大牢,三木之下,和求不得!

结果,不仅贪污的银两进了内务府,古人字画碑帖都归了皇帝,连纪晓岚也吃了挂捞。幸好,皇帝看在平日的面上,只把纪晓岚发配新疆(不久又起用了),而高恒、卢见曾则丢了性命。卢见曾辛辛苦苦这么多年收罗的藏品,都成了乾隆的把玩之物。

无论俗贿还是雅贿,最后收割的,都是皇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