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极端性格的人必然会做出极端的事

 窦旭民图书馆 2018-03-16


 

何为极端性格的人?就是指人的性格比较偏激。通常表现为偏执、固执,乃是一种挖掘人性极端的个人原则和思想主张。类似于“不做唯一,就做第一”,主张个性的高度发挥。这种人往往 “以自我为中心”,主观臆断性较强,很难听取和听进旁人的意见;且暴躁易怒,孤独自闭,有一些社交障碍,其行为举止不计后果,属于轻度精神问题。

这种性格的人认识、看待事物比较偏激,是典型的“唯我论”(自私)思想,想问题爱钻牛角尖,总喜欢向消极的一面着想,故而,做事不计后果,时常做出一些令人料想不到的极端事来。他们经常会把个人的主观意愿强加于别人,如果自己的意愿未被认可,即会产生过激反应,做出过激行动,甚至施展“冷暴力”。凡事只要稍不随心,便情绪激动,动辄就对人施暴,即使亲人亦是如此。极端的程度相当可怕,有的甚至使人感到某种恐惧。

从现实情况来看,一般脾气倔强的人容易走向极端,人们可以通过从否定其的想法或行为之后的基本反应,看出他是否具有极端的性格或者情绪。

所谓的偏激或者偏执,就是性格极端化的体现。偏激者——正是人们所见的“固执己见,并且善于回避自己本身存在的问题,将个人的缺点无限缩小,优点无限扩大,总是以不满或愤怒对付别人的批评及指正”。

偏执者——恰如人们所说的“从不顾及别人的想法,一切均按个人的想法去做,不在乎社会和他人的意见,言行不够沉稳,容易为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激动暴躁”。

对于性格极端的人,社会应该宽容,环境可以改善,但真正能否予以改变的因素还是取决于本人。

首先,必须正确认识自己,克服私欲的侵蚀。人都是有点私心的,这是无争的事实。关键是要端正私与公的位置。不能满脑子的私字,也不能私字当头去做工作。正确的做法是:以公为先,先公后私;为了大公,牺牲自我。只有彻底否定“以自我为中心”的理念,才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其次,真正消除贪婪的欲望,建立保证清正廉洁的屏障,堂堂正正做人,清清楚楚做事。贪婪是恶魔,一旦打开这个魔盒,就会损人毁己,就会家破人亡,就会走上一条不归之路。大凡一切贪官,无不贪婪成性,即使家居别墅,室藏万金,还在到处搜刮民财;明知金钱已经几代使用不完,却一心仍在想着继续敛财。这难道不是极端的性格所致吗?!

再次,加强修养,陶冶性情,向急躁、倔强、多疑、冷酷、吝啬、孤僻和喜欢妒忌等有害习惯及不良情操开战,争取彻底击溃这些藏在心底里的“敌人”。人的心理是不断变化的,而世上任何事物又都具有两面性,人只能去拚弃坏的东西,才能倾向于或者树立起好的东西。人生修养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办法。无论是政党的政治学习,还是所有宗教的教义宣传,都是教导人们学好,要有好的品行。一个性格健全的人,自然会遵纪守法,亦能善解人意,能够自觉地做到“我为大家,大家为我”,能够与社会成员和谐相处,友善待人。换句话说,也就是不会轻易做出极端的事情,更不会以极端的手段对付他人。

国家法律所禁止的犯罪行为,其实都是某些人极端行为的结果。谁个触犯了它,当然就得付出一定代价,就得为此负责。

固然,有些人的极端性格尚未触犯法律,但绝对是道德范畴所不能允许的,仍需认真对待。因为,二者之间并没有多大距离,犹如“天堂与地狱只有一步之遥”。有的人轻生,有的人自杀,有的人自残,有的人疯癫,应当说都与性格的极端关联,都是极端性格所惹的祸。

奉劝那些性格极端的人,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无论是男性,或是女性,也不论是出于何种原因,都不要再任性了,都该清醒了,都应直面人生,切实地做出抉择。克服极端,自我完善,冷静思考,沉稳处事,严以律己,宽容大度,诚实待人,愉悦心情。

 
 
 
 
 
 
 
 网络图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