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昆明小升初数学考点专题:行程问题的五大考点规律及答题方法

 政二街 2018-03-16

行程问题的五大考点:

相遇问题、追及问题、多次折返问题、上山下山问题、流水行船问题。

基本公式:

路程=速度×时间;

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路程;

速度差×追及时间=路程差;

顺水速度=船速+水速

静水速度=(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

典型例题一(相遇问题):

杨洋和黄强同时从家里出发相向而行。杨洋每分走52米,黄强每分走70米,二人在途中的A处相遇。若杨洋提前4分出发,且速度不变,黄强每分走90米,则两人仍在A处相遇。杨洋和黄强两人的家相距多少米?

解:因为杨洋的速度不变,相遇的地点不变,所以杨洋两次从出发到相遇行走的时间不变,也就是说,黄强第二次走的时间比第一次少4分钟。(70×4)÷(90-70)=14分钟可知小强第二次走了14分钟,他第一次走了14+4=18分钟; 两人家的距离:(52+70)×18=2196(米)

典型例题二(追及问题):

张老师、李老师的开车速度分别为 52千米/时和 40千米/时,他们同时从家家乐总部出发到大理,出发后6时,张老师遇到一辆迎面开来的卡车,1时后李老师也遇到了这辆卡车。求这辆卡车的速度(假设都是匀速)。

解:张、李两位老师最初的行车过程可以用追及问题解决,速度差×追及时间=路程差;路程差为72千米;72千米就是1小时的张车和卡车的路程和,速度和×相遇时间=路程和,得到速度和为72千米/时,所以卡车速度为72-40=32千米/时。

典型例题三(多次折返问题):

一只圆筒的周长为1.26米,两只蚂蚁从一条直径的两端同时出发沿桶边相向爬行。这两只蚂蚁每秒钟分别爬行5.5厘米和3.5厘米,在运动过程中它们不断地调头。如果把出发算作第零次调头,那么相邻两次调头的时间间隔顺次是1秒、3秒、5秒、……,即是一个由连续奇数组成的数列。问它们相遇时,已爬行的时间是多少秒?

解:两只蚂蚁相距1.26÷2=0.63米=63厘米,相向爬行1秒距离缩小5.5+3.5=9(厘米),

如果不调头需要63÷9=7(秒)相遇。

第1轮爬行1秒,假设向前半圆方向爬,距离缩小9×1厘米;

第2轮爬行3秒,调头向后半圆方向爬,距离缩小9×(3-1)=9×2厘米;

第3轮爬行5秒,调头向前半圆方向爬,距离缩小9×(5-2)=9×3厘米;……

每爬行1轮距离缩小9×1厘米,所以爬行7轮相遇,时间是7×7=49(秒)

典型例题四(上山下山问题):

张老师和李老师相约同时从山脚开始爬西山,到达山顶后就立即下山,他们两人的下山速度都是各自上山速度的1.5倍,而且张老师比乙速度快。两人出发后1小时,张老师与李老师在离山顶600米处相遇,当李老师到达山顶时,张老师恰好到半山腰。那么张老师回到出发点共用多少小时?

解:张老师如果用下山速度上山,李老师到达山顶时,张老师走过的路程应该是一个单程的1×1.5+1/2=2倍,就是说张老师下山的速度是李老师上山速度的2倍。

两人相遇时走了1小时,这时张老师已经在返程路上,这段下山路李老师上山用了1小时,所以张老师下山要用1/2小时,张老师一共走了1+1/2=1.5(小时)。

典型例题五(流水行船问题):

一艘轮船顺流航行120千米,逆流航行80千米共用16时;顺流航行60千米,逆流航行120千米也用16时。求水流的速度。

解:两次航行都用16时,而第一次比第二次顺流多行60千米,逆流少行40千米,这表明顺流行60千米与逆流行40千米所用的时间相等,即顺流速度是逆流速度的1.5倍。将第一次航行看成是16时顺流航行了120+80×1.5=240(千米),由此得到顺流速度为240÷16=15(千米/时),逆流速度为15÷1.5=10(千米/时),最后求出水流速度为(15-10)÷2=2.5(千米/时)。

昆明小升初数学考点专题:行程问题的五大考点规律及答题方法

升级版:

江上有甲、乙两码头,相距15千米,甲码头在乙码头的上游,一艘货船和一艘游船同时从甲码头和乙码头出发向下游行驶,5小时后货船追上游船。又行驶了1小时,货船上有一物品落入江中(该物品可以浮在水面上),6分钟后货船上的人发现了,便掉转船头去找,找到时恰好又和游船相遇。则游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每小时多少千米?

会做本题的请在留言板留下你的答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