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印钞机?!山东这家企业一天纯利3000万!

 五星红旗bo73o4 2018-03-16

印钞机?!山东这家企业一天纯利3000万!

作者丨周伟

来源丨新财金观察

对好多A股公司来说,每年能赚几千万,可能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但对万华化学(6000309,SH)来讲,这都不叫事儿,因为他们一天纯利就3000多万!!

本周,万华化学发布2017年年报称,伴随化工行业复苏,公司2017年实现销售收入531.23亿元,同比增长76.4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1.35亿元,同比增长202.62%。

稍微拿手机一算,差点闪瞎小编的眼珠子:111.35亿元的净利润,除以365天,合计每天产生3050万元纯利润。

新财金观察注意到,这一净利润水平,打破了兖州煤业(600188,SH)于2010年创下的90.09亿元纪录,成为截至目前,山东上市公司实现的年净利润最高金额。

上市以来分红138.97亿元

万华化学是万华实业集团下属的上市公司,是中国唯一一家同时拥有MDI、TDI、ADI全系列异氰酸酯制造技术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

2017年,作为母公司的万华实业集团,实现销售收入656亿元,利润165亿元,居全国前列。这主要得益于上市公司万华化学的给力表现。

公司2017年实现销售收入531.23亿元,同比增长76.4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1.35亿元,同比增长202.62%。

从当初面临工资发不出的窘境,到今天发展成为中国民族企业的杰出代表、全球一流的化工新材料公司,万华化学董事长兼总裁廖增太体会最深的是:“登陆资本市场是万华历史性转折的开始。这不仅为万华带来4亿元的宝贵资金,更带来了体制机制的变化,助推了万华的高速发展。”

新财金观察梳理发现,万华化学2000年12月15日发行0.4亿股,募资总额4.5亿元,并于2001年1月份成功登陆上交所。18年间,万华化学累计向股东现金分红138.97亿元。

自2001年1月份上市以来,万华化学累计向股东现金分红138.97亿元。从投资收益计算,按上市首日开盘价28元/股购入且分红即买入,17年来投资者投资收益增长49倍。

对见惯了从不分红的A股公司的股民来讲,无论从累计分红与累计融资的比值看,还是从每股市值的增长幅度看,万华化学都是上市公司中的佼佼者。

其中,在2000年12月份第一次融资4.5亿元至2017年的第二次融资期间,向股东现金分红98亿元,是融资额的22倍;2017年第二次融资25亿元后,2018年就向股东现金分红41亿元。

当然,如此豪爽的分红,必然要依靠扎实的业绩增长。事实上,万华化学为长期持有股东们创造了高市值增长回报。

新财金观察小编算了这样一笔账:假如投资者以2001年1月5日上市首日开盘价28元/股买入,并且将每次现金分红立即买入万华化学,这样,在不再追加投资的情况下,当前市值为其投入资金的50倍,即17年间投资者收益增长了49倍。

一年研发投入十多亿

万华化学年报显示,2017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4.75亿;随着景气周期的延展和盈利的持续增加,下半年研发费用大幅增加到7.63亿。

以全年计,万华研发投入12.38亿元,同比增长70.67%,占营业收入的2.33%,占纯利润的11.15%。

新财金观察小编做了一个对比,这样的研发支出,不仅冠绝A股化工企业;就是和医药上市公司比较,亦不遑多让,而排在前列。

以A股化工企业沧州大化为例:2014年沧州大化研发投入169万元,2015年研发投入53.6万元,2016年研发投入73.4万元(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0.02%,研发人员21人),2017年半年报显示研发投入239万。

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万华化学的重视研发和行业地位是相得益彰的。当作为一家志在全球市场的中国化工巨头,我们还需保持相对清醒。

与国际巨头相比,万华化学研发开支仍有差距:2016年,拜耳、巴斯夫、杜邦、陶氏研发费用分别为44.4、19.14、17.43、14.68亿欧元。

“中国需要一批‘脊梁’,万华化学应在化工制造业中成为中国的脊梁。”廖增太说,“我们要成为一家有理想、有梦想、有抱负的企业。希望到2025年,公司能够成为全球化工企业10强。”

万华化学的抱负,当然有自己的底气。如今,万华化学ADI、HCL氧化等一大批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世界级自主研发技术相继实现产业化,成为中国唯一一家同时拥有MDI、TDI、ADI全系列异氰酸酯制造技术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

曾发生8人死伤事故

即便业绩如此亮眼,但多条腿走路显然会更加平稳。但万华化学却习惯了单条腿走路:MDI业务作为公司的现金奶牛,贡献了上市公司75%以上的利润。

根据公万华化学公告,2017年公司聚氨酯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98.3亿元,同比上涨81.72%;毛利率为55.4%,去比年同期上涨近15个百分点。

新财金观察注意到,在过去的2017年,万华化学的MDI装置更是开足马力。烟台PO/AE一体化装置179万吨产能,产能利用率更是从2016年的75.18%提高到2017年的98%,可以视为全年都是满负荷运转。

不过,对化工企业来讲,高负荷运转无疑也在增加安全隐患。而在两年前,万华化学就发生过8人死伤的事故。

据烟台市安监局通报,2016年9月20日17时22分左右,位于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MDI装置在停车检修期间,一个12立方米中间产品储罐发生爆裂,造成8名工作人员受伤。受伤人员被迅速送往医院救治,但其中3人经抢救无效死亡。

对于事故的直接原因,万华化学在将近10个月后才做出解释。该事故也被安监部门认定为是一起较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

根据烟台市人民政府批复的《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烟台工业园“9.20”较大爆炸事故调查报告》的建议,公司对9名相关责任人给予相应责任追究,包括解除劳动合同、撤职、留厂查看、降级、记过、警告等处分;烟台市安监局对万华化学负责人处上一年收入40%的罚款,对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处以80万元罚款。

虽有了前车之鉴,但在MDI价格在2017年的暴涨,显然成为万华化学难以割舍的诱惑。

根据卓创资讯,2017年纯MDI市场均价为28083元/吨,同比增长58.3%;聚合MDI市场均价为27011元/吨,同比增长90.68%,产品价格大幅上涨。

对此,西南证券在研报中称,公司作为行业绝对龙头,拥有MDI产能160万吨,聚氨酯产品全球市占率高达20%,充分受益行业景气周期。

但是,事物总有两面性,MDI价格暴涨,既催生了利润的爆表,但也为行业今后价格战留下隐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