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慢性肺心病的治疗

 子孙满堂康复师 2018-03-17

  由于绝大多数肺心病是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并发肺气肿的后果,因此积极防治这些疾病是避免肺心病发生的根本措施。对已发生肺心病的患者,应针对急性期和缓解期分别加以处理。呼吸道感染是发生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的常见诱因,故需要积极控制。

(一)急性加重期:

治疗积极控制感染;通畅呼吸道,改善呼吸功能;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控制呼吸和心力衰竭。

1.控制感染:参考痰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选择抗菌药物。在还没有培养结果前,根据感染的环境及痰涂片革兰染色选用抗菌药物。院外感染以革兰阳性菌占多数,院内感染则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一般主张联合用药。常用的有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及其加酶抑制剂的复方制剂、氟喹诺酮类、新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等抗菌药物。选用广谱抗菌药物时必须注意可能继发的真菌感染。一旦真菌已成为肺部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应调整或停用抗菌药物,给予抗真菌治疗。

2.改善呼吸功能:抢救呼吸衰竭要采取综合措施包括缓解支气管痉挛,清除痰液、通畅呼吸道、持续低浓度(24%~35%)给氧、应用呼吸兴奋剂等。必要时施行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和机械通气治疗等。详细参阅本篇“呼吸衰竭”。

3.控制心力衰竭:肺心病心力衰竭的治疗与其他心脏病心力衰竭的治疗有其不同之处,因为肺心病患者一般在积极控制感染、改善呼吸功能后心力衰竭便能得到改善。但对较重或以上方法治疗后无效或较重的患者可适当选用利尿、正性肌力药和血管扩张药。

(1)利尿剂:有减少血容量、减轻右心负荷、消除浮肿的作用,同时也可引起血液浓缩,导致和加重电解质紊乱(如低钾、低氯性碱中毒),使痰液黏稠加重气道阻塞的不良作用。一般以间歇、小量使用,如氢氯噻嗪(双氢克尿塞)25mg/次,1~3次/d,口服,一般不超过4d;尿量多时需加服10%氯化钾,10ml/次,3次/d,口服(应根据血钾化验结果补钾);或加服保钾利尿剂,如氨苯蝶啶50~100mg/次,1~3次/d,口服。重度而急需利尿的病人可用呋塞米(速尿)20mg静脉注射、肌内注射或口服(利尿作用强注意补充电解质)。

(2)正性肌力药:肺心病人由于慢性缺氧及感染,对洋地黄类药物耐受性很低,疗效较差,且易发生毒性反应,出现心律失常,这与处理一般心力衰竭有所不同。洋地黄类药物的剂量宜小,一般约为常规剂量的1/2或2/3,同时选用作用快、排泄快的洋地黄类药物,如毒毛花苷K(毒毛旋花子苷K)0.125~0.25mg,或毛花苷丙(西地兰)0.2~0.4mg加于10%葡萄糖液内静脉缓慢推注。用药前应注意纠正缺氧,防治低钾血症,以免发生药物毒性反应。低氧血症、感染等均可使心率增快,故不宜以心率作为衡量洋地黄类药物的应用和疗效的考核指征。应用指征是:①感染已被控制,呼吸功能已改善,利尿剂不能取得良好的疗效而反复浮肿的心力衰竭病人;②以右心衰竭为主要表现而无明显急性感染的病人;③出现急性左心衰竭者。

(3)血管扩张剂的应用:血管扩张剂可减轻心脏前后负荷、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肌收缩力,对部分顽固性心力衰竭有一定效果,但并不像治疗其他心脏病那样效果明显。

如酚妥拉明10~20mg加入5%葡萄糖液250~500ml中缓慢静脉滴注,1次/d;另外钙通道阻止剂、硝普钠、消心痛、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中药川芎、一氧化氮(NO)等都有一定的疗效。具体药物和方法可参阅第三篇第二章。

血管扩张药在扩张肺动脉的同时也扩张体动脉,往往造成体循环血压下降,反射性使心率增快,血氧分压下降、二氧化碳分压上升等副作用,特别对血压偏低的患者有一定的限/制。

(4)控制心律失常:一般心律失常经过治疗肺心病的感染、缺氧后可自行消失。如果持续存在可根据心律失常的类型选用药物,详见第三篇第三章。

(5)加强护理工作:本病多急重、反复发作,多次住院造成病人及家属精神上和经济上的极大负担。加强心理护理,提高病人对治疗的信心,配合医疗十分重要。同时因病情复杂多变,必须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宜加强心肺功能的监护。翻身、拍背排除呼吸道分泌物是改善通气功能一项有效措施。

(二)缓解期治疗:

原则上是采用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措施,目的是增强病人的免疫功能,去除诱发因素,减少或避免急性加重期的发生,希望逐渐使肺、心功能得到部分或全部恢复。如长期氧疗,调整免疫功能等。具体做法可参阅本篇第三章“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三)营养疗法:

肺心病多数有营养不良(占60%~80%),营养疗法有利于增强呼吸肌力及改善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热量供应至少为30kcal/(kg·d)(1kcal=4.184KJ),其中糖类不易过高(一般≤60%),因为糖的呼吸商高,过多二氧化碳生成会增加呼吸负荷;蛋白质的供应为1.0~1.5g/(kg·d)。

预后:

肺心病常反复急性加重,随肺功能的损害病情逐渐加重,多数预后不良,病死率为10%~15%,但经积极治疗可以延长寿命,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预防:

主要是防治引起本病的支气管、肺和肺血管等疾病。包括:①积极采取各种戒烟措施(包括宣传、有效的戒烟药)。②积极防治原发病的诱发因素,如预防呼吸道感染、避免各种变应原和有害气体的吸入、加强粉尘作业的防护工作和个人卫生的宣教。③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性体育活动和卫生宣教,提高人群的卫生知识,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