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赶上所有风口,便利蜂却倒在人性上,因为花钱也换不来数据

 besunnyaR 2018-03-17

文/吹牛(niubsir)

欢迎转载,但请务必保留出处。

去哪儿创始人二度创业的“便利蜂”也许是2017年唯一追上所有风口的创业公司。从“共享单车”到“便利店”再到“无人货架”,便利蜂一个都没有落下。

但是,最近的便利蜂却过得并不开心。

3月15日,相关媒体爆出便利蜂大规模撤掉无人便利架,将会从“全国38已铺设简易货柜的城市撤站,预计将会导致1000—2000名在职员工失业,造成40000个点位流失。”同时,给予员工1.5倍工资补偿。

这个追了一年风口的明星创业公司,终于受到了风口过后带来的后遗症了,而这也许仅仅只是开始。

从新零售到共享经济,便利蜂一直在风口上

从去哪儿离职后,创始人庄辰超创立了斑马资本,而之后斑马资本全资投资了便利店品牌便利蜂,早已实现财务自由的庄辰超称这次创业是希望“找到一个在中国还没有被人做成的,带有实验性质的事。”而便利店便是他所说的带有实验性的趣事。

在整个2017年,便利蜂一共做了三件事:便利店、共享单车、无人便利货架。分别对应的是三大风口:“新零售”、“共享经济”、“无人自助”。

而后两个业务,在庄辰超看来也许都是为获得数据服务。

在做便利店这件事上,庄辰超想做的是用数据来驱动产品,最后是为了做到”千店千面“,在庄辰超看来,便利店是一个能用数据和算法让他变得更好的生意。同时,便利蜂还研发了两种套产品,分别负责店铺的ERP系统和APP的研发,ERP系统涵盖了从门店选址到进货、上架的个各个环节,而App则负责收集高频用户使用数据。通过这些高频数据的,来指导门店的选品和前端供应链生产。

而为了获得更多的用户数据,便利蜂订上了火热的共享单车,在2017年四月底,便利蜂在中关村门店附近投放了一批共享单车,在相关媒体的采访中,庄辰超透露,做单车并不是为了扩大辐射面积,引流做广告,而是,希望进一步的收集用户数据。

在庄辰超看来,要做到千店千面最关键的就是足够多的数据,而所有的布局都是为收集数据服务。而通过这个角度来看便利蜂切入无人货架便显得特别顺畅了。

作为一个离白领最近、切消费频率最高的场景,办公室成了希望用数据改变中国便利店现状的庄辰超的必争之地。

但是,无人货架也许并不是最好的切入方案。

挑战人性的无人货架,获取数据的成本太高

在2017年11月,便利蜂启动无人货架业务,据媒体报道,当月便完成了全国5万个货架的投放。随后的12月,单周投放货架数量超过一万个,与此同时还并购了无人货架运营商领蛙。

而对于便利蜂来说,有着便利店做运营节点支撑,看似是一个很顺畅的生意,同时对于愿意话千万资金给用户免费骑车的庄辰超来说,无人货架还是一门有可能赚钱,又能获得更多数据的生意,但是,挑战人性的商业模式往往存在缺陷。

从2018年,就传出明星公司裁员的消息,其中最受关注的便是“猩便利”,据相关媒体消息,猩便利欠款供应商多达数亿元,其员工爆料,猩便利的每个货架的平均货损约为33%,个别点位达50%。

而据相关内部人士透露,如果每个无人货架月均销售额在1500-2000元左右,那么,毛利润应在25%-30%,道德损耗率在3%-7%,物流成本10%左右,运营成本5%,才会保本,但是很多公司的盗损率7%都很难达到,一般在20%-30%,最高货损达50%。

而如此高的货损率,也意味着用户没有付账,没有贡献数据,面对一个赔本什么都不赚的生意,便利蜂砍掉业务显然是显而易见的事情。

但是,在便利蜂的公告中我们可以看出,便利蜂并没有完全放弃办公室业务,智能便利货柜成了他们转型的方向。

智能货柜也许才是最优解

从目前来看,智能货柜有两种发展趋势:

  1. 运用图像识别技术,扫码开门,自动付费

  2. 传统冰柜模式,既拿既走

而目前来看,便利蜂处于第二种状态的可能性较大,原因在于第一种产品不仅技术还不够成熟,还会涉及到高额的成本,而第二种冰柜式的产品,成本只有3000元~5000元甚至更低,再就是,立柜式的冰箱,对空间要求比较小。

但是,从目前的头部产品CityBOX来看,如果运用第一种技术的智能售货柜,其损耗率几乎能控制在3%左右,而作为鲜食产品则有超过50%的利润,而这笔帐便是能算通的,这也势必会成为未来无人货架玩家们所要考虑的方向。

从目前来看,便利蜂砍掉简单的无人自助货架显然是一种明智的决定,对于一个对于数据极度渴望的庄辰超来说,其获取数据的关键点在于调整便利店中的货物,而办公室场景和楼下场景是否具有重合性才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