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细品沈从文

 老刘tdrhg 2018-03-17

于沈大师,我一直是见字三礼,崇拜得是一塌糊涂,究其原因,除先生那斐然的文学成就旁人难以企及外,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先生只是一小学学历,这点更是令人感叹不已。观先生一生,张充和先生的撰联最为贴切:“不折不从,星斗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他就是沈从文,一个生前寂寥死后荣耀的写作者和思想者。

    在成都这难得清闲的时间中,把先生的书再次认真地品读了一下,这套沈从文文集买到手已三十多年了,除看过其中的几篇外,其它还一直就没有翻过,前一阵偶尔看一篇文章中有一段文字觉得特别的优美:“在青山绿水之间,我想牵着你的手,走过这座桥,桥上是绿叶红花,桥下是流水人家,桥的那头是青丝,桥的这头是白发。觉得眼熟,一查才知道,还是先生的大作。韵味无穷啊,直可与“再别康桥”媲美。

    读先生的文字就一个感觉,优美,恬静,静得就象进入一个世外桃园,没有仇恨,没有哀怨,一切都是那么地平和,那么地静谧。当兄弟俩同时爱上翠翠时,一人选择的是离开;当过渡人要给老船夫船钱被拒时,选择的是将铜板往船上一散,这一幕幕又使人仿佛到了君子国,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同迷人的景色交织在一起,共同绘就出一幅湘西凄美的水墨画。他是用一种超越世俗爱憎哀乐的方式,探索人的灵魂深处或意识边际,即使是描写死亡这一残酷现实时也是如此,如老船夫是在一个雷电交加的夜晚,安静的睡去的;如巧秀娘在被沉塘时最后给女儿留下的话是:“长大了,不要记仇。”从这里可以看出,先生的内心,是有一个充满爱的精神世界的。他是一个独立的自我,正如先生所言: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细品沈从文

    同传统文学注重矛盾冲突不同,先生的作品淡化的是情节,突出的是情感,注重的是人内心感受,所以,读时要边阅读边思考,从那平淡的叙述中来体味现实的悲凉。如《雪晴》,一方面描写出湘西自然风光的瑰丽神奇,另一方面也在清丽柔婉之外平添了一种原野的豪放;而《边城》则是一曲田园诗般的牧歌,一切都是那么的和谐,语言如诗,情感如水,叙述如歌,一派天籁,以其恬静平淡的风格.小品散文的笔调,同略带苦涩的结局一起,建构了一个属于沈从文的“湘西世界”。令人回味无穷。

    沈从文被拍成电影或电视剧的作品不多,仅有《边城》和《湘女潇潇》,这是因为先生著作的特色是一个淡,缺乏冲突,悬念,激愤等电影的吸睛元素,但从《边城匪事》《血色湘西》这类电视剧中,都可以看见先生著作的借用,或者叫影子,只是加了些其它乱七八糟的情节而已,写湘西的人文风情是绕不开先生的。

品先生的作品如品茶,需心静,细啜慢品,方能品味出滋味来,要看那些所谓激动人心的神剧,那不叫品茶,就如妙玉损宝玉的说法,应该叫驴饮了。细品沈从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