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陂洋人的回忆:原始打砖头,你见过吗?

 海陆丰文化遗产 2018-03-17


泥砖房在农村很是普遍,这种房子最大的优点就是冬暖夏凉。在农村,寿命达上百年的泥砖房不难找到,有些至今还保存完好,现在看来不仅古董,而且还很有亲切感和年代感。

泥砖的做法

第一步取泥:黄泥土与田地里的灰泥土、晒干的禾草混在一起,用水浸泡,保持一定的湿度堆放一段时间后,等这些泥巴和禾草均匀混合在一起。

第二步搅拌:用耕牛在上面不停的踩踏,使泥土、禾草完全混合在一起,使得其具有很好的粘稠和韧性。

第三步:制泥砖的专用模具——砖窦。用木头做成一个长方形的镂空形状,在我们紫金也叫砖窦。ii

第四步:成型。将踩踏好的混合泥,放入成形木框架里,并用手、脚捣实拍平后,将木框提起来,就形成了泥砖坯,放在平地上晾干。

最后一步:晾晒,泥砖坯放置大概一个星期后,用手搬动,如果不出现散裂,就将所有摆放在平地上的砖坯码起来,直到充分晒干,不能有一点水分,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证使用寿命长。

相信很多60.70后的人都有过做泥砖的体验,80后以后的人就相对少了,甚至没有听说过有这么一种做法,今天科普给大家,希望能唤起你的记忆和年代感。

 

 来源:紫金热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