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天津沈阳道捡漏有哪些技巧?

 行者无忌图书馆 2018-03-17



我是讲堂空空--珠宝玉石收藏知识传播者,关于这个问题,空空我觉得自己还是相当有发言权,要知道自己在十几岁的时候就经常去到这些地方,然后还会时不时的在古玩市场淘到那么一两件好物,关键是在这个过程中也收获到了满满的快乐。那么,接下来空空我就来给大家分享分享关于这方面的知识。


古玩行当里有这么一句话"先有沈阳道,后有潘家园",虽然已经无从证实这句话的由来,但遍寻整个古玩圈,无论是玩瓷器,还是藏玉器的,无论是跑道儿的,还是包袱斋,普遍认定这句话就是真理。沈阳道,本是劝业场身后的一条小街,却在每周四天不亮的时候就开始人声鼎沸,始于1987年的沈阳道古玩市场从金石玉器、古瓷、钟表到文玩杂项包罗万象,琳琅满目。

地摊儿就是沈阳道的精气神

近十年间,从去普通人家中“淘宝”,到各种鉴宝节目充斥荧屏,中国的古玩市场经历了最好的时光,全国各地也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古玩交易中心,生意越做越大,争先恐后将行商、地摊搬进了高楼大厦。而位于天津和平区的沈阳道,近20年的时间,却依旧是一块破布挨着一块破布,买家和卖家都知道,地摊,才是这里的精气神。

每个周四,天津卫的老的哥不用看路况信息也知道要绕开沈阳道这片地方,近十几年这就是个约定俗成,在周四这一天,沈阳道不在是个地名,而是汇聚古董贩子、行家里手、凑热闹的、捡漏儿的文玩江湖。

沈阳道在哪里?这条长不过2公里的小道就位于天津和平区,被山西路、锦州道包围着,虽处市中心,周围却未见高楼,最窄处不足2米宽。而眼下这片市井之地,在民国时期曾是日本租界,向南毗邻英法租界,向北则是民族资本家聚集的老城区。

话说在解放前,住这的人算是天津市比较富裕的一波,大概在80年代中期,沈阳道居委会办起了旧物交换大会,这大概就是今天沈阳道市场的前身了,那会儿市场上有不少的古董、文玩。绝大多数人还不识货,捡漏儿成了当年沈阳道在全国古玩市场一炮走红最重要的关键词。

“这碗什么年代的?什么价?”

“明宣德的,一看您就是懂行的,交个朋友3000块钱。”

“跟你交朋友也太贵了,我对这个一点也不懂,100行吗?”

“太低了,您再添点,200给您。”

“150吧,我对这个不懂,买不买无所谓。”

“成,就交您这个朋友了。”

每周四的沈阳道,这样的对话不绝于耳,到底谁是赢家,或许只有时间才能证明,不过甭管打眼还是捡漏,但凡一个大件的交易成功,总能招来一大群人有看热闹的,也有等着拉生意的。最终成交的价格越高,来拉生意的人就越多,这些摊主会想法设法把买主拉到自己的摊位上推销。

常年混沈阳道的文玩虫儿大多都会在周边的老楼里租个小屋,把把一些自认为的真品或体积大的物件存在那里,但如果您真赶上非拽您去家里看“压堂货”的可一定要掂量掂量,且不说进屋如果不懂行,辨不出真假打了眼,万一赶上个碰瓷儿的,就只能自认倒霉了。

如果只是凑热闹,那拿个手电、带块放大镜,倒显得有点煞有介事了,还容易被摊主当成懂行的宰一笔。无论看没看出真伪,都忌讳在卖家面前“断代”,倒是可以用“看不好”一言蔽之,进了店铺,千万别问是真是假,否则店家十有八九会白你一眼。看到三五成群围观的摊子,记得要绕道走,里面很可能有防不胜防的陷阱。爱讲故事的摊儿,你也得防着点儿,小心着了忽悠的道儿。

到沈阳道的逛的人没有一个人心里不想捡漏,但真的抄着大漏儿发家致富的空空还真没瞧见过,所谓“捡漏儿”,说的是在仿冒赝品中靠自己的眼力发现“金子”。

这也正是沈阳道的魅力所在,没见过到百货商场捡漏儿的,这事只能在地摊儿上实现,以至于有的古玩贩子即便生意做大了,也仍然坚守着地摊儿,不愿进店。

但即便如此,捡漏儿也是件稀罕事儿,反而“打眼”的机率更高。所以,不妨抱着“玩玩”的心态去逛这个古物市场,把所有物件都当成工艺品,买了便宜的心头好,那当然最好,如果买贵了,那就当是交了点学费,这样从心理上,自然永远不会上当。

空空我觉得,在文玩市场上淘东西或者说想去捡漏其实是件非常好玩的事情,也很有趣,但是千万不能抱着功利心去做这件事情,倘使自己交了学费,那伤心难过的不还是自己呢吗?


回复几个有趣的评论:

嗯,是的呢,但是沈阳道的商户还是在沈阳道,希望你不要被绕晕哦

你讲的很专业哦,应该也是行业里的“老人吧”,欢迎随时来交流沟通,嘻嘻。空空我是觉得捡漏这事儿不是那么简单的,不是行业里的人的话最好是不要轻易尝试,交学费学东西,还是要向专业的人去学是更为稳妥咯。


苐一,常逛古玩市场,第二,心态要好,东西好,价高,讲价讲不下來,走人。干万别因太喜欢多花钱买。第三,遇到好东西,价钱稍高,可买,因为好的这件古玩,可能一生遇到仅此一次,价稍高也买,因为好的东西有缘,仅此一次,不买后侮一生!我二十年前,在山西遇到一八宝嵌画桌,珠光宝气,一看就是皇家,贵族所用,因太远,远输费事,错过了,現在还后悔。好东西一定买,稍贵一些也买。过这村,没这店。还有一句,走过路过别错过。这老是老磕,金玉良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