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反季食物,到底该不该吃

 纪勇 2018-03-18

  很多人都听到这样的话:反季节的蔬菜水果有害健康,吃了催熟剂的水果会让孩子提前成熟。还有很多人问:哪些蔬菜是应季的?哪些水果是反季节的?不吃它们,我们是不是就能更健康?
  按照一些传统说法,“不时不食”,也就是说,食物得天地物候之气,它的性质与气候环境的变化是密切相关的。如果不是应季的食物,它就没有那个季节的特性,那么它的健康价值就会因此改变。因此,古人提倡吃应季的食物。在我们的东邻日本也有类似的说法,人们热衷于吃“初物”,就是到了季节新鲜上市的食物,从食物当中感受到四季变化,体验到人与自然协调的美感和幸福。
  从农业生产角度来说,应季的产品品质优于反季节的产品。番茄长在冬天的大棚里,其中维生素C的含量只有夏天露地种植产品的一半;刻意选育和栽培的早熟果实,口味和营养价值通常不如自然晚熟的水果。

  反季食物也有营养价值
  
  但是,我们不能不承认,发达社会中的居民的确已经被反季节的蔬菜和水果所包围,而且已经没法再离开它们了。
  每当北方的寒冷冬季来临,天地间一片荒凉,寸草不生,枯叶凋零。从11月到次年4月之间,几乎没有什么办法种植“应季”的蔬菜和水果。也就是说,如果一定要吃“应季”食物的话,有5个月的时间,只能吃豆芽之类的芽菜,而且几乎没有任何新鲜水果。
  30年前,北方冬天的蔬菜品种少得可怜。家家户户挖地窖,储存白菜、萝卜、胡萝卜、马铃薯等几样过冬菜,同时还要渍酸菜、做泡菜、腌咸菜,应付寒冬季节的菜肴需要。苹果可以存到春节前后,而2~4月之间就是“青黄不接”的时节,人们的食物品种少得可怜,营养供应水平降低到一年当中的最低点。
  这就是所谓只有“应季食品”的生活。那时候,人们在冬春季节的维生素C、胡萝卜素、维生素B2等营养素供应普遍不足,靠腌菜来维持生活,又增加了亚硝酸盐的摄入量,不利于饮食安全,更不要说食物多样化和美食的享受了。
  相比之下,无论哪个季节,多吃点蔬菜水果,才是最关键的健康问题。无数研究证实,蔬菜水果的总摄入量越大,癌症、心脏病的危险就越小,冬天吃蔬菜水果,总比不吃要好。如果反季节的蔬菜水果一律不吃,那么我们冬春是不是就只能吃大鱼大肉了?那样对健康会有什么好处吗?
  其实,现在很多反季节的蔬菜水果,并不一定是大棚的产品,其中也有来自南方的产品,甚至是来自国外的产品。比如说,在海南,一年四季都可以生产蔬菜水果,没什么应季问题,其营养价值也未必低于北方的应季产品。
  
  与反季蔬菜水果“和平共处”
  
  无论什么季节,吃蔬菜水果,总比不吃要好。大部分水果和蔬菜在5月到10月之间成熟,所以这时候可以多吃一些。但这并不是说,冬天就干脆不吃新鲜蔬菜水果。就算营养价值低一些,总比一点没有要好。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